一种抱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0  4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抱毛装置。


背景技术:

1、粘胶纤维的原料为再生纤维,有着原料丰富可再生,产品可生物降解等环保优势;同时具有吸湿性强、易染色、抗静电、易于纺织加工、穿着舒服等优良性能,使粘胶纤维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

2、粘胶纤维是将纤维素浆粕黄化得到纤维素黄酸酯,再经湿法纺丝在酸浴中成型得到粘胶纤维,该粘胶纤维还需经过后处理、精炼烘干、打包程序,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打包从原来的半自动化转化为全自动化,目前正是打包全自动化的开端,全自动化打包机经常出现故障,导致生产线停产,造成严重后果;为避免因全自动化打包机故障停产造成的巨大损失,通常在烘干机后接旁通管道,在打包机故障时,粘胶纤维经过旁通管道,输送到指定位置暂时存储,等打包机恢复正常时,人工抱毛再返投至烘干机,该方法使纤维飘散至室内空气中,现场环境较差,纤维粉尘较多,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并且抱毛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抱毛装置,其为工作流程短、操作简单、成本低的改进型的抱毛装置,大大减少现场操作人员的抱毛工作量,同时改善了现场生产环境。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用管道连接的第一纤维输送风机(1)和第一阀门(2),经过所述第一阀门(2)后,所述管道分为两路,第一路由所述第一阀门(2)的出口连接至第四阀门(8)的入口;第二路依次经过第二阀门(3)、纤维储存室(4)、第三阀门(6)、第二纤维输送风机(7)和第八阀门(14),连接至第四阀门(8)的入口;

4、所述第四阀门(8)的出口连接第三纤维送风机(9)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为第三路,另一路为第四路;第三路上设有第五阀门(10),第四路上依次设有第六阀门(11)、精开棉机(12)和第七阀门(13),随后第三路和第四路的所述管道合并后向外输出。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六阀门(11)和第七阀门(13)的设置原理为:当精开棉机(12)坏了时,第六阀门(11)和第七阀门(13)关闭,防止纤维从第五阀门(10)通过第七阀门(13)进入精开棉机(12)内,进一步造成故障,此时纤维从第五阀门(10)直接进入下一工序,工作人员告诉下一工序该批纤维未经过精开棉。

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储存室(4)的一侧上方开设窗户,所述窗户上设有可拆卸的滤网(5)。

7、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窗户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可拆卸的滤网(5)。

8、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滤网(5)的孔径0.4~0.8mm。

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储存室(4)的底板上覆有光滑薄膜。

1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第一至第八阀门均选自手动阀或气动阀。

1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第一至第三纤维输送风机均选自离心式风机。

1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管道的直径为35~70cm。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毛装置,其具有灵活多变的纤维收集转移路径,减少工厂环境中纤维的污染,降低工人人工抱毛的工作量以及纤维粉尘对工作人员身体的负面影响,且在工厂复杂的自动化生产环境中,能够解决打包机/或精开棉机故障时,导致生产线停产,从而造成产量下降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用管道连接的第一纤维输送风机(1)和第一阀门(2),经过所述第一阀门(2)后,所述管道分为两路,第一路由所述第一阀门(2)的出口连接至第四阀门(8)的入口;第二路依次经过第二阀门(3)、纤维储存室(4)、第三阀门(6)、第二纤维输送风机(7)和第八阀门(14),连接至所述第四阀门(8)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储存室(4)的一侧上方开设窗户,所述窗户上设有可拆卸的滤网(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可拆卸的滤网(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的孔径0.4~0.8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储存室(4)的底板上覆有光滑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八阀门均选自手动阀或气动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纤维输送风机均选自离心式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抱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直径为35~7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抱毛装置,包括使用管道连接的第一纤维输送风机1和第一阀门2,经过第一阀门2后,管道分为两路,第一路由第一阀门2的出口连接至第四阀门8的入口;第二路依次经过第二阀门3、纤维储存室4、第三阀门6、第二纤维输送风机7和第八阀门14,连接至第四阀门8的入口;第四阀门8的出口连接第三纤维送风机9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为第三路,另一路为第四路;第三路上设有第五阀门10,第四路上依次设有第六阀门11、精开棉机12和第七阀门13,随后第三路和第四路的管道合并后向外输出。本技术具有灵活多变的纤维收集转移路径,在工厂复杂生产环境中,解决打包机和/或精开棉机故障导致的生产线停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熊丁丁,倪青青,郑文轩,甘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得利(中国)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6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