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果树固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0  8


本技术属于坡地种植固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坡地果树固土装置。


背景技术:

1、山林地带坡地较多,由于坡地倾斜,因此不适于种植粮食,但却可以利用大面积的坡地来栽植果树。由于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只要一次栽植好以后,每年只进行适当的维护即可到期采摘果实。因此,利用坡地栽植果树能够尽最大可能发挥山林地带坡地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利用坡地栽植果树仍然存在颇多难以克服的缺点,首先,由于坡地较陡,土壤流失严重,甚至使果树根部裸露,影响果树生长;此外,由于坡地的蓄水能力差,因此在坡地上所栽植的果树也难以获得充分的水分,即便是采取时常对其进行喷灌等供水措施,也因为供水容易轻易的沿着坡面流向坡底,而难以充分的渗入果树根部,因此对坡地果树进行灌溉不但效果差,而且也会浪费水资源。

2、申请号为202120182561.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坡地林木栽培固土装置,该专利的坡地林木栽培固土装置,通过上坡面挡板、下坡面挡板及固土面板,能够对上位土壤进行阻拦,对下位土壤进行位置固定,对表面土壤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了坡地林木栽培的固土效果。该专利存在以下之不足,该专利的固土面板无法拆解,也就是说只能在林木幼小的时候将林木放置在中间的弹簧孔中,无法用于成年树木中;该专利的上坡面挡板、下坡面挡板设计重复,在同一等高线上只需要设计上坡面挡板或者下坡面挡板即可,因为该等高线上的上坡面挡板可以用另一个等高线上的下坡面挡板,或者该等高线上的下坡面挡板可以用另一个等高线上的上坡面挡板;该专利的上坡面挡板和下坡面挡板为固定式的垂直设置,只能挡土,不能固土,无法根据坡地的坡度来调整角度固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地果树固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包括平地面、坡地面、围堰、两个平面框架,平地面与坡地面之间通过高出平地面的围堰连接,平地面、坡地面、围堰上铺设有固土网,平面框架通过地钉压在固土网上且固定在平地面上,平面框架与固土网之间压接有防草布,平面框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穿接有滑杆,两个平面框架内穿接的滑杆之间铰接有坡面框架,坡面框架通过地钉压在固土网上且固定在坡地面上,平面框架上插接有两个渗透管,渗透管内插接有防涝管。

3、进一步的,平面框架一侧的中间部位设有半圆条,两个平面框架组合后的半圆条形成圆形,用以留出果树的生长空间,半圆条外侧设有两个耳板,耳板内设有贯穿的插孔,渗透管通过插孔插接在平面框架上,耳板的上顶面高度低于半圆条上顶面高度,耳板下底面与半圆条下底面平齐,耳板的插孔上设有卡台。

4、进一步的,平面框架、滑杆、坡面框架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以穿接地钉,平面框架、坡面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压条,坡面框架上设有挡板,挡板的高度高于围堰。

5、进一步的,地钉穿过平面框架的通孔并刺穿防草布再穿过固土网后插入到平地面上,用以将平面框架固定在平地面上。

6、进一步的,地钉穿过平面框架位于滑槽部位的通孔和滑杆上的通孔并刺穿防草布再穿过固土网后插入到平地面上,用以将平面框架固定在平地面上并且固定滑杆的位置。

7、进一步的,地钉穿过坡面框架的通孔并穿过固土网后插入到坡地面上,用以将坡面框架固定在坡地面上。

8、进一步的,渗透管呈管状,渗透管顶端敞口,渗透管敞口端设有挡环,挡环内设有卡台,渗透管底端设有漏板,渗透管和漏板上设有若干个渗孔,渗透管的挡环卡接于插孔上的卡台内,渗透管穿接插孔后贯穿防草布、固土网并插入平地面内。

9、进一步的,防涝管呈管状,防涝管顶端敞口,防涝管底部设有漏板,漏板上设有若干渗孔,防涝管顶端设有挡环,防涝管内部设有卡台,卡台上放置有防涝环,防涝环上设有贯穿的防涝孔,防涝环与漏板之间放置有防涝球,防涝孔的形状与防涝球相匹配,防涝管的挡环卡接于渗透管挡环的卡台内。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坡地果树的平地面、围堰、坡地面进行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涝,并能对果树进行根部的施肥浇水和透气从而促进果树的生长。

12、2.本实用新型的坡面框架通过滑杆连接在平面框架上,从而防止雨水对坡地面的冲刷导致固定坡面框架的地钉裸露松动,从而提高了坡地面上固土网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坡地面的固土效果。

13、3.通过在平地面上铺设固土网和防草布,在对平地面进行固土的同时满足果树下除草防止草争肥的要求。

14、4.通过将坡面框架铰接在滑杆上,从而能使坡面框架根据坡地面进行角度的调整,从而使坡面框架更加贴合坡地面。

15、5.通过将坡地改造成梯田型,同时采用防涝管、渗透管,从而增加坡地蓄水能力,对果树的根部浇水、施肥、透气,提高浇灌施肥效果,促进果树生长,同时防涝管能够防涝,防止雨水过大影响果树生长。

16、6.平面框架为两个,既能用于幼树也能用于成年果树,使用方便,平面框架和坡面框架能够拆分,方便运输。



技术特征:

1.一种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地面、坡地面、围堰、两个平面框架,所述平地面与坡地面之间通过高出平地面的围堰连接,平地面、坡地面、围堰上铺设有固土网,平面框架通过地钉压在固土网上且固定在平地面上,平面框架与固土网之间压接有防草布,平面框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穿接有滑杆,两个平面框架内穿接的滑杆之间铰接有坡面框架,坡面框架通过地钉压在固土网上且固定在坡地面上,平面框架上插接有两个渗透管,渗透管内插接有防涝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框架一侧的中间部位设有半圆条,两个平面框架组合后的半圆条形成圆形,用以留出果树的生长空间,半圆条外侧设有两个耳板,耳板内设有贯穿的插孔,渗透管通过插孔插接在平面框架上,耳板的上顶面高度低于半圆条上顶面高度,耳板下底面与半圆条下底面平齐,耳板的插孔上设有卡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框架、滑杆、坡面框架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以穿接地钉,平面框架、坡面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压条,坡面框架上设有挡板,挡板的高度高于围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穿过平面框架的通孔并刺穿防草布再穿过固土网后插入到平地面上,用以将平面框架固定在平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穿过平面框架位于滑槽部位的通孔和滑杆上的通孔并刺穿防草布再穿过固土网后插入到平地面上,用以将平面框架固定在平地面上并且固定滑杆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钉穿过坡面框架的通孔并穿过固土网后插入到坡地面上,用以将坡面框架固定在坡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呈管状,渗透管顶端敞口,渗透管敞口端设有挡环,挡环内设有卡台,渗透管底端设有漏板,渗透管和漏板上设有若干个渗孔,渗透管的挡环卡接于插孔上的卡台内,渗透管穿接插孔后贯穿防草布、固土网并插入平地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涝管呈管状,防涝管顶端敞口,防涝管底部设有漏板,漏板上设有若干渗孔,防涝管顶端设有挡环,防涝管内部设有卡台,卡台上放置有防涝环,防涝环上设有贯穿的防涝孔,防涝环与漏板之间放置有防涝球,防涝孔的形状与防涝球相匹配,防涝管的挡环卡接于渗透管挡环的卡台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坡地种植固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地果树固土装置。包括平地面、坡地面、围堰、两个平面框架,所述平地面与坡地面之间通过高出平地面的围堰连接,平地面、坡地面、围堰上铺设有固土网,平面框架通过地钉压在固土网上且固定在平地面上,平面框架与固土网之间压接有防草布,平面框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穿接有滑杆,两个平面框架内穿接的滑杆之间铰接有坡面框架,坡面框架通过地钉压在固土网上且固定在坡地面上,平面框架上插接有两个渗透管,渗透管内插接有防涝管。本技术能够对坡地果树的平地面、围堰、坡地面进行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涝,并能对果树进行根部的施肥浇水和透气从而促进果树的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陆玲,臧宝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6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