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纠偏方法分为迫降纠偏和顶升纠偏两种,迫降纠偏是从建筑物地基入手,通过改变地基的原始应力状态,强迫建筑物下沉;顶升纠偏是从建筑结构入手,通过调节结构自身来达到纠偏的目的;顶升纠偏是将建筑物基础和上部结构沿某一特定位置分离,在分离区设置若干个支撑点,通过在支撑点安装顶升设备,使建筑物沿某一直线做平面转动,进而使得建筑物的倾斜得以纠正,通常情况下是在建筑物底层制作钢筋混凝土顶升梁,安置千斤顶,千斤顶顶升钢筋混凝土顶升梁以抬高建筑物,最终达到纠偏的目的。
专利公告号为cn20876344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阻尼装置不产生阻碍千斤顶顶升的阻力;顶升作业结束后,关闭油阀,阻尼装置将受力钢筋上、下两端连接成一体;松开油阀后,即可再次进行顶升作业。阻尼装置上下端与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受力钢筋通过双面角焊缝焊接于连接板两侧,千斤顶顶升过程中,阻尼装置不会产生阻碍千斤顶顶升的力,在千斤顶顶升结束或中断时,阻尼装置将建筑物受力结构上下两端连接成一体,起到抵抗水平荷载的作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千斤顶直接垫在垫板上,在千斤顶进行顶升作业时,可能出现一定的歪斜,当千斤顶出现歪斜时,顶升阻尼装置对建筑物的顶升效果将变差,而且由于千斤顶歪斜时,千斤顶与建筑物基础之间的接触将由平面接触变为线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局部载荷集中对建筑物基础产生二次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千斤顶工作时稳定性的顶升阻尼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包括千斤顶以及设于所述千斤顶下端面的垫板,所述顶升阻尼装置还包括用于稳定所述千斤顶的稳定组件;
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千斤顶周侧的限位环、分别铰接连接于所述限位环的多个支撑架以及铰接连接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限位环一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均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将千斤顶所固定,并且在支撑架和支撑脚的支撑作用下,使千斤顶在对建筑物进行顶升纠偏工作时不易倾倒,进而增加了千斤顶在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了因千斤顶歪斜而导致载荷集中的对地基的二次破坏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为:每一个所述支撑脚上端面均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短固定钉,且所述短固定钉一端呈楔形设置,另一端一体连接有向远离其周侧延伸形成的短钉钉头,且所述短钉钉头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固定钉可以将支撑脚固定在千斤顶需要工作的地方,进而完成对稳定组件的安装与固定,进一步增加了稳定组件对千斤顶的稳定效果,使千斤顶在进行顶升作业时不易歪斜,以增加千斤顶在进行顶升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短钉钉头周侧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起钉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起钉孔用于钉好的短固定钉取出,便于在千斤顶完成顶升工作之后将千斤顶取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板上端面开设有多个指向所述千斤顶处的安装槽,且所述短固定钉远离所述短钉钉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整限位环在千斤顶周侧的位置时,支撑架和支撑脚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安装槽方便在支撑脚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之后对短固定钉进行安装工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包括一对限位半环,且每个所述限位半环两端均一体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侧面贯穿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两个所述限位环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半圆形的限位半环扣合成一个圆形以套设在千斤顶外侧且通过耳板和螺栓相连接,可以通过拆卸螺栓调节限位环在千斤顶外侧的上下位置,以增加限位环套设在千斤顶外侧时的紧固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环上端面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长固定钉,且所述长固定钉一端呈楔形设置,另一端一体连接有向远离其周侧延伸形成的长钉钉头,所述长钉钉头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径,所述垫板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长固定钉穿设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固定钉可以将限位环固定在千斤顶需要工作的地方,进而完成对限位环的安装与固定,进一步增加了稳定组件对千斤顶的稳定效果,使千斤顶在进行顶升作业时不易歪斜,以增加千斤顶在进行顶升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钉钉头周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起钉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起钉孔用于钉好的长固定钉起开并取出,便于在千斤顶完成顶升工作之后将千斤顶取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下端面呈锯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状的下端面增加了支撑脚的抓地力,在支撑脚在光滑平面进行支撑时,使得其具有更好的支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定组件将千斤顶稳定,在千斤顶工作时防止其歪斜倾倒,提高了千斤顶在进行顶升作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短固定钉和长固定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千斤顶;2、垫板;3、稳定组件;21、安装槽;22、固定孔;31、限位环;32、支撑架;33、支撑脚;34、短固定钉;35、长固定钉;311、第二通孔;312、耳板;313、螺栓;314、限位半环;331、第一通孔;341、短钉钉头;342、第一起钉孔;351、长钉钉头;352、第二起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包括阻尼装置(图中未示出,详细结构参照专利公告号cn208763448u的专利),阻尼装置用于在顶升阻尼装置对建筑物进行纠偏顶升作业时,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在顶升阻尼装置停止作业时将建筑物的上下两端连为一体以起到抵抗水平载荷的作用。
参照图3,还包括千斤顶1、设于千斤顶1下端面的矩形垫板2以及用于稳定千斤顶1的稳定组件3。垫板2垫设在千斤端下端面用于承受水平载荷,且垫板2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六个固定孔22和四个安装槽21,四个安装槽21均指向矩形的垫板1的中心位置处。
参照图1和图2,其中,稳定组件3包括套设在千斤顶1周侧的限位环31,限位环31包括一对限位半环314,每个限位半环314均呈180度圆弧设置,两个限位半环314相互扣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形并套设在千斤顶1的周侧。每一个限位半环314端均一体连接有耳板312,耳板312的侧面贯穿开设有连接孔(图中未标示),且两个限位环31之间的相邻耳板31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孔共同螺纹连接有一个螺栓313。螺栓313用于将两个限位环31固定,并且可以通过扭开螺栓313调节限位环31在千斤顶1周侧的上下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每一个限位环31的上端面均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311,且第二通孔311沿千斤顶1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且每一个第二通孔311内均穿设有一个长固定钉35,且长固定钉35的顶端一体连接有长钉钉头351,长钉钉头351直径大于第二通孔311直径且长钉钉头351周侧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二起钉孔352。长固定钉35底端呈楔形尖端设置以方便长固定钉35的安装,且此端延伸至固定孔22内。在安装好千斤顶1之后,使用工作将敲击长固定钉35上的长钉钉头351,使得长固定钉35固定在千斤顶1所在的工作区域平面上,同时长固定钉35底端穿过垫板2将垫板2也固定,减少了千斤顶1在顶升过程中的因晃动而导致的歪斜,进而增加了千斤顶1在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
每个限位环31的周侧铰接连接有两个等间距排列在限位环31周侧的支撑架32,且支撑架32远离限位环31的端部铰接链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33。支撑架32的下端面呈锯齿状以增加支撑脚33与泥土等湿软地质接触时的抓地力以增加支撑脚33的抓地力,进而增加支撑效果。
每一个支撑脚33的上端面均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331,第一通孔331内穿设有短固定钉34,且短固定钉34顶端一体连接有短钉钉头341,短钉钉头341直径大于第一通孔331直径且短钉钉头341周侧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一个第一起钉孔342,短固定钉34底端呈楔形尖端设置且此端延伸至安装槽21内。在完成千斤顶1的安装之后,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调节限位环31在千斤顶1周侧竖直方向的位置,铰接连接的支撑架32和支撑脚33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此时支撑脚33在矩形垫板2上沿其对角线移动,使用工具敲击短钉钉头341,短固定钉34的楔形尖端穿过安装槽21并插入千斤顶1所在的工作区域平面上以完成短固定钉34的固定。通过支撑架32、支撑脚33以及短固定钉34,能增加对千斤顶1的支撑效果,减少了千斤顶1歪斜倾倒的情况发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千斤顶1在顶升过程时的稳定性,减少了因千斤顶1歪斜而导致的建筑物二次破坏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定组件3以将千斤顶1固定,并且通过长固定钉35和短固定钉34分别将限位环31、支撑脚33与垫板2相固定,并且通过螺栓313将两个限位环31固定住,以防止千斤顶1歪斜,在千斤顶1对建筑物进行顶升工作时,减少千斤顶1歪斜倾倒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千斤顶1在顶升过程中的稳定性,也减少了因千斤顶1歪斜而导致的建筑物地基局部载荷集中而导致二次破坏的情况发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1)以及设于所述千斤顶(1)下端面的垫板(2),所述顶升阻尼装置还包括用于稳定所述千斤顶(1)的稳定组件(3);
所述稳定组件(3)包括套设于所述千斤顶(1)周侧的限位环(31)、分别铰接连接于所述限位环(31)的多个支撑架(32)以及铰接连接于所述支撑架(32)远离所述限位环(31)一端的支撑脚(33),所述支撑脚(33)均与所述垫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脚(33)上端面均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331),所述第一通孔(331)内穿设有短固定钉(34),且所述短固定钉(34)一端呈楔形设置,另一端一体连接有向远离其周侧延伸形成的短钉钉头(341),且所述短钉钉头(341)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331)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钉钉头(341)周侧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起钉孔(3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上端面开设有多个指向所述千斤顶(1)处的安装槽(21),且所述短固定钉(34)远离所述短钉钉头(341)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1)包括一对限位半环(314),且每个所述限位半环(314)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耳板(312),所述耳板(312)的侧面贯穿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两个所述限位半环的螺栓(3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1)上端面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内穿设有长固定钉(35),且所述长固定钉(35)一端呈楔形设置,另一端一体连接有向远离其周侧延伸形成的长钉钉头(351),所述长钉钉头(351)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311)内径,所述垫板(2)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用于所述长固定钉(35)穿设的固定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钉钉头(351)周侧沿水平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起钉孔(3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纠偏的顶升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33)下端面呈锯齿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