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芯冷却,具体涉及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
背景技术:
1、电芯是模组和电池包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模组是由单个或多个电芯串联或并联而成,通常包括保护电路板、连接器和绝缘材料等;模组可根据需求,进行增减电芯,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而电池包是由多个模组按照一定方式连接,形成整体。
2、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公开号为“cn2185860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电池用侧面冷却模块”中描述冷却水路设置于相邻两列之间的电池侧面之间,此种冷却方式仅可对电池的一侧边进行冷却,而热量主要的来源的电芯无法得到及时冷却,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依然会形成安全隐患,即此种方式仅可控制电池包的温度,而无法直接调节单电芯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通过折弯、焊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电芯,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均匀布满所述本体内部,通入冷却介质,可及时对所述本体内的电芯进行加热或冷却,通过本体将单个的电芯单独隔开可对单个电芯进行点对点的精准散热,可在源头对电芯进行冷却,进而可在电芯发热时降温,减少因散热不及时导致热失控,此外,可在极冷的条件下对电芯加热,提高电芯的效率。
3、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包括介质入口、介质通道和介质出口,所述介质通道盘旋布满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介质入口和所述介质出口与外部管道连通,形成冷却通路,通过介质依次流入介质入口、介质通道和介质出口,可依次对流经的电芯部位进行散热或加热,此外,整布式的介质通道可流经电芯的各个方向,进而对电芯进行全面的降温或加热,使得整体温度梯度更小,也避免了热集中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热失控。
4、优选的,所述介质通道的截面呈半圆形、u形、v形或梯形。
5、优选的,所述介质通道通过冲压、cnc机加工或蚀刻加工成型。
6、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固定电芯,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均匀布满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通入冷却介质,可及时对所述内壳体内的电芯进行加热或冷却
7、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通过钎焊或热压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入冷却介质,可及时对所述内壳体内的电芯进行加热或冷却,通过在电芯的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置冷却通道,可精准在源头对单电芯进行冷却,进而可在电芯发热时降温,减少因散热不及时导致热失控,此外,可在极冷的条件下对电芯加热,提高电芯的效率;此外,通过介质依次流入介质入口、介质通道和介质出口,可依次对流经的电芯部位进行散热或加热,此外,整布式的介质通道可流经电芯的各个方向,进而对电芯进行全面的降温或加热,使得整体温度梯度更小,也避免了热集中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热失控。
1.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包括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通过折弯、焊接形成容纳腔(50),所述容纳腔(50)用于容纳电芯,所述本体(100)内部设置有冷却通道(40),所述冷却通道(40)均匀布满所述本体(100)内部,通入冷却介质,可及时对所述本体(100)内的电芯进行加热或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0)包括介质入口(201)、介质通道(202)和介质出口(203),所述介质通道(202)盘旋布满所述内壳体(10)和所述外壳体(20)之间,所述介质入口(201)和所述介质出口(203)与外部管道连通,形成冷却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通道(202)的截面呈半圆形、u形、v形或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通道(202)通过冲压、cnc机加工或蚀刻加工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内壳体(10)和外壳体(20),所述冷却通道(40)设置于所述内壳体(10)和所述外壳体(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0)和所述外壳体(20)通过钎焊或热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