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8  19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在钢性引锭杆的表面进行打磨作业时辅助工作人员对引锭杆进行夹持的装置,属于引锭杆设备。


背景技术:

1、引锭杆是连铸车间的生产设备之一,其用于将结晶器内凝固的钢水从结晶器内拉出;引锭杆分为柔性和钢性,其中,钢性的引锭杆在使用期间,其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由于钢性引锭杆的形状为弧形,其存在有弧形面,在对其进行打磨前,需要对钢性引锭杆进行固定,目前所采用的夹持机构较为简陋,在对钢性引锭杆的朝上端面打磨完成后,要对其他的端面进行打磨时,需要天车将其吊起,并进行翻转,将需要打磨的端面朝上然后再次夹持固定,此过程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影响了钢性引锭杆的打磨效率;故需要一种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对钢性引锭杆进行夹持的装置,要求它能够可靠地对钢性引锭杆进行夹持固定,且还能够快速翻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它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钢性引锭杆在打磨过程中的翻面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3、一种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包括旋转部分、平移机构和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平移机构上;所述旋转部分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平移机构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立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立柱设置在地面上,且升降机构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且夹持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4、上述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框式滑块、电机、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框式滑块套设在立柱上;所述电机的壳体设置在立柱的顶端,立柱底端设置有横板,丝杠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丝杠另一端与立柱底端横板轴接;所述丝杠螺母设置在丝杠上,且丝杠螺母与框式滑块连接。

5、上述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盘和固定板;所述转盘轴接设置在框式滑块靠近平移机构的端面中心;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框式滑块侧壁上,且其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设固定板的螺纹孔触压在转盘远离平移机构的端面上。

6、上述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夹板、螺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对立设置在转盘靠近平移机构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立板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且螺杆穿设第一立板的中心螺纹孔,螺杆的一端与夹板端面轴接,螺杆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夹板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夹板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且第一立板上设置有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穿设第一立板的导向孔。

7、上述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滑轨和滑板;所述滑轨设置在两侧的立柱之间,且两个立柱的中心点连接线与立柱的中心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滑板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8、上述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支撑部分包括第一液压缸、轴承座、转轴、第二液压缸、倾板和托举机构;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滑板的上端面,且其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座,转轴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倾板设置在转轴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壳体与轴承座侧壁上的铰接座铰接配合连接,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与倾板下端面的铰接座铰接配合连接;所述托举机构设置在倾板的上端面。

9、上述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托举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倾板上端面的两侧;所述托举机构包括垂直板、横推板、第二导向杆、弹簧和斜板;所述垂直板设置在倾板上端面的一侧,且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孔,垂直板的导向孔内穿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靠近倾板中心的一端与横推板连接,横推板与垂直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斜板设置在横推板的顶端,且两个斜板之间呈尖部朝下的v形。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部分带动了钢性引锭杆进行翻转,不再需要天车和人工的配合对钢性引锭杆进行翻面处理;还通过支撑部分对钢性引锭杆进行了支撑,确保钢性引锭杆在打磨的过程中其能够受到来自下方的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分、平移机构和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平移机构上;所述旋转部分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平移机构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立柱(1)、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立柱(1)设置在地面上,且升降机构设置在立柱(1)上;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且夹持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框式滑块(2)、电机(3)、丝杠和丝杠螺母(4);所述框式滑块(2)套设在立柱(1)上;所述电机(3)的壳体设置在立柱(1)的顶端,立柱(1)底端设置有横板,丝杠的一端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丝杠另一端与立柱(1)底端横板轴接;所述丝杠螺母(4)设置在丝杠上,且丝杠螺母(4)与框式滑块(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盘(5)和固定板;所述转盘(5)轴接设置在框式滑块(2)靠近平移机构的端面中心;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框式滑块(2)侧壁上,且其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设固定板的螺纹孔触压在转盘(5)远离平移机构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立板(6)、第二立板(7)、夹板(8)、螺杆(9)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立板(6)和第二立板(7)对立设置在转盘(5)靠近平移机构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立板(6)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且螺杆(9)穿设第一立板(6)的中心螺纹孔,螺杆(9)的一端与夹板(8)端面轴接,螺杆(9)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夹板(8)位于第一立板(6)和第二立板(7)之间;所述夹板(8)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且第一立板(6)上设置有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穿设第一立板(6)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滑轨和滑板(10);所述滑轨设置在两侧的立柱(1)之间,且两个立柱(1)的中心点连接线与立柱(1)的中心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滑板(10)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分包括第一液压缸(11)、轴承座(12)、转轴、第二液压缸(13)、倾板(14)和托举机构;所述第一液压缸(11)设置在滑板(10)的上端面,且其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座(12),转轴设置在轴承座(12)上;所述倾板(14)设置在转轴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壳体与轴承座(12)侧壁上的铰接座铰接配合连接,第二液压缸(13)活塞杆的端部与倾板(14)下端面的铰接座铰接配合连接;所述托举机构设置在倾板(14)的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倾板(14)上端面的两侧;所述托举机构包括垂直板(15)、横推板(16)、第二导向杆、弹簧和斜板(17);所述垂直板(15)设置在倾板(14)上端面的一侧,且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孔,垂直板(15)的导向孔内穿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靠近倾板(14)中心的一端与横推板(16)连接,横推板(16)与垂直板(15)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斜板(17)设置在横推板(16)的顶端,且两个斜板(17)之间呈尖部朝下的v形。


技术总结
一种适用于钢性引锭杆的辅助夹持装置,包括旋转部分、平移机构和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平移机构上;所述旋转部分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平移机构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立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立柱设置在地面上,且升降机构设置在立柱上;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且夹持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本技术提高了钢性引锭杆的加工效率,减少了引锭杆翻转换面时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新,周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泓智能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5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