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墙体裂缝是建筑结构的墙体部分产生的开裂现象,按照材料自身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如下四种。一是混凝土墙体裂缝;二是砖砌体墙体裂缝;三是新型隔墙板裂缝,如grc板、石膏板裂缝等;四是不同材质墙体产生的裂缝,如混凝土与砖砌体间的开裂,此类裂缝常出现,如施工洞裂缝。

现有的裂缝修补装置通常采用外部设备通过灌浆管将泥浆灌入裂缝,这对于一些较宽的裂缝修补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位于较小较细的裂缝,灌浆管和灌浆管头通常无法将泥浆准确的压入裂缝,而小裂缝若置之不理,等其扩大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还需采用其他设备时间监控裂缝的发展,从而防止裂缝快速扩大,其明显耗时过长也耗费更多的人力。对于细小裂缝,也有工人采用直接用腻子抹平的方式,这种方式明显治标不治本,只是将裂缝从表明抹平,而墙体内部的裂缝依旧从而,反而留下了安全隐患。故急需一种能修补墙面细小裂缝的修补装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对细小裂缝有效修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无底的外壳,所述的外壳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隔离板,所述的隔离板上端固定连通有隔板管,所述的外壳顶面下端固定连通有水泥管,所述的隔板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泥管外,所述的外壳顶面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可和外接气动装置通过管道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顶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置于外壳外的真空吸盘,四个所述的真空吸盘一端均穿过外壳顶面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

优选的,四个所述的真空吸盘均通过软管和固定连接在外壳上的中转管相连,所述的中转管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外接气动装置为真空泵,所述的中转管和进气孔均和真空泵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后端开设有通槽,所述的通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和外壳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还包括可在通槽内前后滑动的刮泥板。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板后端下部开设有圆角,所述的刮泥板长边一端开设有圆角。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无法对细小裂缝有效修补的问题做出改进,在外壳内灌注泥浆,并通过外部气动设备向外壳内加压,从而将泥浆压入墙体细小裂缝中;增设真空吸盘,可将外壳牢固固定在墙面,从而防止气动设备加压的反作用力将外壳从墙面推开,从而导致泥浆从外壳和墙面的缝隙处泄漏;增设滑动板和刮板,使裂缝修补完毕后可通过刮板直接将外壳和其内部的泥浆刮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可有效的将墙面的细小裂缝修补,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中转管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中转管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管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刮泥板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6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为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底的外壳1,所述的外壳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隔离板2,在使用时,可将外壳1无底的一面压在墙面裂缝处,此时隔离板2、外壳1侧壁和墙面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工人可将泥浆注入其中,并通过压动隔离板2将泥浆压入墙面细小的裂缝中,所述的隔离板2上端固定连通有隔板管3,所述的外壳1顶面下端固定连通有水泥管4,所述的隔板管3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泥管4外,即在隔离板2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水泥管4随隔离板2同步上下运动且始终套设在隔板管3外,所述的外壳1顶面开设有进气孔5,所述的进气孔5可和外接气动装置通过管道相连,外接气动装置和外接电源相连,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工人在发现墙面裂缝后,将本装置外壳1压紧在墙面裂缝处,之后通过水泥管4和隔离管向隔离板2下部的封闭空腔内灌注泥浆,之后通过外接气动装置向隔离板2上部的空腔内充气加压,从而压动隔离板2向下移动,以此将外壳1内隔离板2下部的泥浆压入墙面裂缝中,需注意的是,为防止在隔离板2下压的过程中,为防止泥浆通过隔板管3和水泥管4回流溢出导致泄压,在水泥管4上端设置有阀门,在泥浆灌注完毕后,工人需将阀门关闭,以防止泥浆回流。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防止隔离板2下压带来的反作用力使外壳1和墙面出现缝隙,从而导致泥浆溢出泄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结构,使得外壳1可牢固压紧在墙面,具体的,所述的外壳1顶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置于外壳1外的真空吸盘6,四个所述的真空吸盘6一端均穿过外壳1顶面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当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工人将外壳1压在墙面裂缝处后,通过外接气动装置将四个真空吸盘6内的空气抽出,从而保证外壳1牢固紧贴在墙面。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外接气动装置分别四个气动装置相连通在工人使用过程中较为不便,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结构,以为工人在使用过程中提供便利,具体的,四个所述的真空吸盘6均通过软管和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的中转管7相连,所述的中转管7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所述的中转管7为一个五通管,其中四口分别和四个真空吸盘6通过软管相连通,剩下的一个口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通,中转管7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的底座上,用户可直接将外接气动装置接在中转管7上,并以此将四个真空吸盘6内的空气抽出。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的外接气动装置为真空泵,所述的中转管7和进气孔5均和真空泵相连通,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先启动真空泵将四个真空吸盘6内的空气抽出,之后向外壳1内灌注泥浆,再气动真空泵向外壳1内部加压,需注意的是,真空泵抽气时,真空泵在抽气时,隔离板2也会同步向上运动,为给隔离板2和外壳1顶面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隔离板2上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柱,隔离柱的高度和隔板管3高度相同,当真空泵向隔离板2上部的空腔内充气时,其将会同时将四个真空吸盘6内和外界的空气抽入真空泵并加压充入隔离板2上部的空腔中,从而保持了真空吸盘6的稳定。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裂缝修补完成后,为便于将外壳1取下,防止泥浆流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结构,以便于泥浆流出,同时也能将修补处抹平,具体的,所述的外壳1后端开设有通槽8,通槽8和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的通槽8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动板9,所述的滑动板9和外壳1之间通过弹簧相连,在泥浆灌注和外接气动装置加压的过程中,弹簧将滑动板9紧紧压在墙面,从而防止泥浆溢出,因泥浆溢出的力为横向力,而上下滑动连接在通槽8内的滑动板9的横向运动受到通槽8的限制,从而防止了泥浆的溢出,也不会出现泥浆推动侧壁的横向力将滑动板9推起的情况;

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还包括可在通槽8内前后滑动的刮泥板10,所述的滑动板9后端下部开设有圆角,所述的刮泥板10长边一端开设有圆角,滑动板9朝向外壳1内部的一侧不开设圆角,以防止泥浆在受压先滑动板9提供横向力的过程中将滑动板9推起,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当裂缝修补完毕后,工人将刮泥板10贴着墙壁滑动,使刮泥板10下端的圆角和滑动板9的圆角接触并继续滑动,直至刮泥板10下端和外壳1中和滑动板9相对的侧壁接触,此时刮泥板10将外壳1底面封闭,之后工人控制气动装置向真空吸盘6内充气再将外壳1取下即可,此时墙面处同样为光滑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工人先将外壳1上的中转管7和进气孔5和真空泵通过软管连通,之后,将外壳1压在墙面裂缝处后,启动真空泵将四个真空吸盘6内的空气抽出;

之后通过水泥管4和隔离管向隔离板2下部的封闭空腔内灌注泥浆,泥浆灌注关闭后关闭阀门,再控制真空泵向隔离板2上部空腔内充气,带动隔离板2向墙面运动,将泥浆压入墙面裂缝中;

当裂缝修补完毕后,工人将刮泥板10贴着墙壁滑动,使刮泥板10下端的圆角和滑动板9的圆角接触并继续滑动,直至刮泥板10下端和外壳1中和滑动板9相对的侧壁接触,此时刮泥板10将外壳1底面封闭,之后工人控制气动装置向真空吸盘6内充气再将外壳1取下即可,此时墙面处同样为光滑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无法对细小裂缝有效修补的问题做出改进,在外壳内灌注泥浆,并通过外部气动设备向外壳内加压,从而将泥浆压入墙体细小裂缝中;增设真空吸盘,可将外壳牢固固定在墙面,从而防止气动设备加压的反作用力将外壳从墙面推开,从而导致泥浆从外壳和墙面的缝隙处泄漏;增设滑动板和刮板,使裂缝修补完毕后可通过刮板直接将外壳和其内部的泥浆刮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可有效的将墙面的细小裂缝修补,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底的外壳(1),所述的外壳(1)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隔离板(2),所述的隔离板(2)上端固定连通有隔板管(3),所述的外壳(1)顶面下端固定连通有水泥管(4),所述的隔板管(3)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泥管(4)外,所述的外壳(1)顶面开设有进气孔(5),所述的进气孔(5)可和外接气动装置通过管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顶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置于外壳(1)外的真空吸盘(6),四个所述的真空吸盘(6)一端均穿过外壳(1)顶面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的真空吸盘(6)均通过软管和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的中转管(7)相连,所述的中转管(7)和外接气动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气动装置为真空泵,所述的中转管(7)和进气孔(5)均和真空泵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后端开设有通槽(8),所述的通槽(8)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动板(9),所述的滑动板(9)和外壳(1)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还包括可在通槽(8)内前后滑动的刮泥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板(9)后端下部开设有圆角,所述的刮泥板(10)长边一端开设有圆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墙体裂缝修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对细小裂缝有效修补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无底的外壳,所述的外壳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隔离板,所述的隔离板上端固定连通有隔板管,所述的外壳顶面下端固定连通有水泥管,所述的隔板管同轴套设在所述水泥管外,所述的外壳顶面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可和外接气动装置通过管道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可有效的将墙面的细小裂缝修补,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崔春涛;张伟忠;曹飞;陈俊;赵莹;兰香丽;张利民;陈奎辰;王宁;郭向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