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2  4


本技术涉及地热井套管材料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1、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它广泛分布在地球内部,具有储量巨大、可再生循环利用、无污染物排放等特点,地热能也可以与各种能源形式互补,具有较好的经济开发性,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地热井作为地热能利用的工具和媒介,其建设和维护情况理应被重视。

2、地热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滤水管因为地下水的腐蚀和结垢等问题出现破损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会使用下入内置滤水管的方式进行修补原套管,但是内置滤水管下入之后往往没有封堵措施或者封堵方式粗糙,通常在抽水时会有砾料外返和涌砂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用于地热井使用内置滤水管的配套装置,解决地热井涌砂、漏水等问题,从而有效延长地热井使用寿命,降低地热井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在对滤水管进行修补时其因没有封堵设施或封堵方式粗糙而出现涌砂和漏水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内部设置有接箍母扣,所述管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塞,所述管道内部底端设置有滤水管,所述滤水管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密封塞,所述滤水管顶端外侧设置有变径下部。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密封塞包围在大口径直管外部,下密封塞包围在滤水管外部,从而形成环状包围,其可以防止水流以及砂砾通过。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下密封塞外侧固定连接在管道内侧壁。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密封塞和下密封塞的运转可以承托装置保持装置竖直向下起到稳固的作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上密封塞设置在接箍母扣外侧。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箍母扣对封堵装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其在放置时可有效保证装置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上密封塞的材质为橡胶,所述下密封塞的材质为橡胶。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密封塞与下密封塞成环状包围,其可以承托装置保持装置竖直向下起到稳固作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管道的直径为139.7毫米至473.1毫米,所述管道的壁厚为6.2毫米至13.1毫米。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搭配内置滤水管使用的场景下,维保时间短、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在搭配内置滤水管使用的场景下,维保时间短、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对地热井放置砾料外漏、涌砂,以及内置滤水管保护、维护具有极高的意义,同时在对滤水管进行封堵时较为简单,并且造价低、适用多种场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内部设置有接箍母扣(3),所述管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塞(2),所述管道(1)内部底端设置有滤水管(6),所述滤水管(6)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密封塞(4),所述滤水管(6)顶端外侧设置有变径下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塞(4)外侧固定连接在管道(1)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塞(2)设置在接箍母扣(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塞(2)的材质为橡胶,所述下密封塞(4)的材质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直径为139.7毫米至473.1毫米,所述管道(1)的壁厚为6.2毫米至13.1毫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热井套管材料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置滤水管封堵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内部设置有接箍母扣,所述管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密封塞,所述管道内部底端设置有滤水管,所述滤水管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密封塞,所述滤水管顶端外侧设置有变径下部,所述下密封塞外侧固定连接在管道内侧壁,所述上密封塞设置在接箍母扣外侧,所述上密封塞的材质为橡胶,所述下密封塞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管道的直径为139.7毫米至473.1毫米,所述管道的壁厚为6.2毫米至13.1毫米。本技术中,在搭配内置滤水管使用的场景下,维保时间短、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对地热井放置砾料外漏、涌砂,以及内置滤水管保护、维护具有极高的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田鹏飞,田康,翟志祥,李海新,赵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4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