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系统及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7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一般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处理。

相关技术中,可以设置专用的接口来实现。这种方式中,由于专用的接口需要一个设备配置一个接口,因此部署过程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除此之外,相关技术中也可以在操作室或者是总控室查询,但是操作室一般不允许连接外部的计算机网,也不允许通过数据拷贝设备进行传输,因此效率较低且数据不连贯、实时性较差,使得数据处理效率较低,并且在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处理。另外,采集的数据比较杂乱不易于分析,因此效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实用新型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控制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数据采集不及时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

分散控制单元以及综合保护单元;

第一服务器,用于通过通信协议对客户端以及所述分散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设置于所述客户端上,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采集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至实时数据库中;

所述实时数据库,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的数据;

第二服务器,与综合保护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据库;

查询服务器,其上安装有链接服务器,用于接收访问请求,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并对所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

定时采集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通过访问路径定时采集多个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访问路径根据访问标识、数据采集器的位置信息而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器为温度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包括:

协议配置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服务器配置所述通信协议,并通过所述通信协议从所述数据采集器查询所有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查询服务器包括:

访问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查询服务器中配置的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的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访问控制单元包括:

标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实时数据库的地址标识,并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对所述地址标识连接,以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访问控制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通过定时任务将所述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

应用单元;

管控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所述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预设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控制设备中,一方面,通过配置第一服务器实现查询服务器以及分散控制单元之间的远程访问,通过链接服务器访问用于存储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的实时数据库,能够避免人工采集数据或者是只通过固定区域采集数据的过程,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便捷性。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远程访问在实时数据库中读取数据采集器采集的分散控制单元以及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由于不能使用外网或者是拷贝设备的问题,在提高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能够及时便捷地采集到数据,增加了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能够避免故障的发生并及时解决异常情况。再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查询服务器对存储至实时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了数据杂乱不易分析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系统的框图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用语“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对任何无法及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应用场景,例如生产车间等等。接下来,参考图1所示,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系统100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分散控制单元110以及综合保护单元120;

第一服务器130,用于通过通信协议对客户端以及所述分散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140,设置于所述客户端上,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采集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至实时数据库中;

实时数据库150,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的数据;

第二服务器160,与综合保护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据库;

查询服务器170,其上安装有链接服务器,用于接收访问请求,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并对所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方面,通过配置第一服务器实现客户端以及分散控制单元之间的远程访问,通过链接服务器访问用于存储数据的实时数据库,能够避免人工采集数据的过程,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便捷性,并且也减少了部署的复杂性,减少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远程访问在实时数据库中读取数据采集器采集的分散控制单元以及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由于不能使用外网或者是拷贝设备的问题,在提高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能够及时便捷地采集到数据,增加了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能够避免故障的发生并及时解决异常情况。再一方面,由于可以通过查询服务器对存储至实时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了数据杂乱不易分析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数据处理系统100中包括分散控制单元110以及综合保护单元120。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厂区内用于处理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的运行涉及到两部分:一部分是分散控制单元,一部分是综合保护单元,两个单元可以分别作为一个子系统从而组成数据处理系统,且两个单元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系统。分散控制单元可以表示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控制站,且分散控制单元可以用于采集生产数据。分散控制单元指的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仪表控制系统。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分散控制单元中可以包括分散工程师站以及多个分散操作站。分散操作站用来显示并记录来自各控制单元的过程数据,是用户与生产过程信息交互的操作接口。分散操作站包括主机系统、显示设备、键盘输入设备、信息存储设备和打印输出设备等,主要实现强大的显示功能(如模拟参数显示、系统状态显示、多种画面显示等等)、报警功能、操作功能、报表打印功能、组态和编程功能等等。分散操作站主要实现一般的生产操作和监控任务,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控画面显示、故障诊断和报警等功能。分散工程师站除了具有分散操作站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备系统的组态、控制目标的修改等功能。

综合保护单元120可以为另一种系统,表示总降电力部分,主要用于获取电力相关数据,即其上采集的数据与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不同。

第一服务器130,用于通过通信协议对客户端以及所述分散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可以为重新配置的服务器,具体可以与客户端相互对应。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服务器可以为用于建立远程连接和远程通信的服务器,例如可以为opc服务器。数据可以为实时生成的生产过程中的保密数据。

opc服务器提供了不同应用程序间(甚至可以是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不同工作站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实现实时数据传输的通道标准;还针对过程控制的需要定义了在通道中进行传输和交换的格式。opc标准的体系结构为客户/服务器模式,即将软件分为opc服务器和opc客户端。opc服务器提供opc数据访问标准接口;opc客户端通过该标准接口来访问opc数据。

opc服务器把硬件和应用软件有效地分离开,只需要提供一套软件组件,所有opc客户程序都可以使用这些组件,无需重复开发驱动程序。一旦硬件升级,只需修改opc服务器端i/o接口部分,无需改动客户端程序。其次,只要开发一套opc接口就可采用统一的方式对不同硬件厂商的设备进行存取操作。

在安装第一服务器之后,可以为第一服务器配置通信协议,此处的通信协议可以为dcom(distributedcomponentobjectmodel,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通信协议。该通信协议是程序接口,利用这个接口,客户端程序对象能够请求来自网络中另一台计算机上的服务器程序对象。在该通信协议的控制下,通过opc服务器对应的组态软件就可以在第一服务器上实时查询分散控制单元读取的该数据采集器的参数。

配置通信协议的过程可以如下:设置客户端身份验证级别以及安全访问权限、激活方式以及配置权限等等。具体地,在windows运行中输入dcomcnfg进入dcom配置程序,在服务器端配置dcom需要设置电脑默认身份验证级别为“无”,同时在“com安全访问权限”设置中将anonymouslogon、everyone、guests、interactive、network和system的远程与本地访问权限设定位允许;在“com安全启动和激活权限”设置中将anonymouslogon、everyone、guests、interactive、network和system的本地启动、远程启动、本地激活、远程激活均设定为允许。在组件服务-我的电脑-dcom配置目录下,选择opcenum,并设置其身份验证级别为无。在安全页面中设置“启动和激活限制”和“访问限制”的设定为默认值。“配置权限”为自定义:新增用户anonymouslogon、everyone、guests、interactive、network和system,并将“完全控制”和“读取”参数设置为允许,再以同样的方法设置opc服务器。在本地安全策略中设置为“经典”并配置防火墙属性,即完成了dcom的服务器端配置。

在配置第一服务器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服务器与分散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连接,使得第一服务器可以获取到分散控制单元采集的生产数据。

数据采集器140,设置于客户端上,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采集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至实时数据库中。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为opc客户端,具体可以与第一服务器相互对应。客户端上可以部署数据采集器,以通过数据采集器从第一服务器来采集分散控制单元中分散工程师站以及每个分散操作站所采集的生产数据。数据采集器可以为采用各种类型的数据的采集器,数据类型例如可以包括温度、湿度、尺寸等等,且数据类型不同,对应的数据采集器的类型也不同。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采集器可以为温度计,以用于从第一服务器采集分散控制单元的温度。具体地,可以设置一台温度计,通过4-20ma硬接线接入dcs机柜,数据扫描以2秒为周期进行采集。在采集完数据后,可以将采集的数据存储至实时数据库中,实时数据库可以与数据采集器相对应。

在设置数据采集器时,还可以根据数据采集器来确定访问路径。此处的访问路径可以为根据访问标识以及数据采集器的位置信息而确定。访问标识可以为第一服务器所在的电脑号。数据采集器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数据采集器的站号以及数据采集器的位号。站号指的是数据采集器所部署的分散控制站的编号,以确定采集的是哪些分散控制站的数据;位号用于表示数据采集器的编号,以通过位号唯一表示一个数据采集器,从而便于区分。通过设置第一服务器,使得客户端可以直接获取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避免了只能通过人工在车间采集的问题,通过在数据处理系统中配置第一服务器,能够实现高性能的远程数据访问能力,从而使得工业控制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方便快捷。基于com/dcom协议的第一服务器为不同工业自动控制的软硬件设备通信、交互访问提供了可能。

实时数据库150,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的数据。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时数据库可以用于进行数据共享,各执行代码都与它交换数据,用来存储采集的生产数据、控制输出以及某些计算的中间结果和控制算法结构等方面的信息。实时数据库是dcs最基本的信息资源,这些实时数据由实时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在dcs中,可以用通用数据库工具软件生成数据库文件,系统直接利用这种数据格式进行管理或采用某种方法将生成的数据文件转换为dcs所要求的格式。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实时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来自分散控制单元中每个操作站的实时数据。实时数据库还可以存储来自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可以由第二服务器来传输,综合保护单元与分散控制单元是独立存在的。

第二服务器160,与综合保护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据库。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也可以为opc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可以与第一服务器的类型相同或者是不同,但是功能类似。第二服务器中可以配置串行通信协议,简单且容易控制,容易部署和维护。对于第二服务器而言,可以用于将综合保护单元和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直接将电力相关数据传输至实时数据库进行储存。

查询服务器170,其上安装有链接服务器,用于接收访问请求,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并对所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查询服务器指的是用于执行访问功能的服务器,可以相当于部署在外部的服务器。为了实现查询服务器对保密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查询的功能,可以在查询服务器上部署链接服务器,以用于通过链接服务器进行实时访问。

在查询服务器中配置链接服务器的过程可以包括:在查询服务器管理软件中,新建一个名为“a”的链接服务器,链接服务器的类型为“其他数据源”;访问接口设置为“aaaoledbprovider”;产品名称是aaa;ip地址为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链接服务器配置成功后,可以看到实时数据库中各个表格的所有数据。通过在查询服务器中配置链接服务器,可以通过新建链接连接服务器的方法访问实时数据库,以获取数据。

在为查询服务器配置链接服务器之后,可以从实时数据库定时来读取数据。具体而言,在查询服务器中设置定时任务,将该数据采集器每天早六点的整点数据存入目标数据库中。目标数据库可以以数据表的形式展示,且该目标数据库对应的表中,可以储存时间和数据采集器位号id为主键来存储数据。数据库定时任务部分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可以从openquery()函数的运行结果中选择数据采集器的位号地址、记录时间和当前测量的实时值插入到临时存储所有位号数据信息的临时记录表dcs_temp中,查询服务器可以通过openquery()函数来直接访问其他类型数据库的值。

定时任务读取数据还可以通过如下代码实现:

在该段代码中,函数convert()得到当前日期的形式为字符串'20xx-xx-xx',在后面加上一段代表时间的字符串'06:00:00',就得到了代表当天早六点时间的字符串。此时,该温度计每天早六点的数据会自动存入目标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预设数据表,预设数据表的名称可以为mw_production_daily,预设数据表中的字段包括:时间、id和测量值。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查询服务器中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可以为:通过sql语句根据每天或每小时进行预处理分析后再存储进入目标数据库,就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制作报表、重要参数历史趋势等,以大幅度节省人工时并且使数据采集区间更加灵活。预处理例如可以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过滤、数据分类等操作,此处不作限定。可以先从实时数据库获取数据再进行预处理,也可以先对实时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再进行获取,此处对处理顺序不作限定。

除此之外,在图1的基础上,数据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应用单元以及管控单元。其中,应用单元可以为web应用;管控单元可以为生产管控平台,可以用于从目标数据库获取数据,从而对获取的数据来进行预设操作。预设操作可以为生成图表或者是生成趋势图或者是进行计算等再处理的操作。预设操作可以由生产管控平台实现,且执行预设操作的结果可以展示在生产管控平台上。

进一步地,可以建立查询数据库的访问链接,并新建用于读取预设数据表mw_production_daily中数据的服务器数据集以读取目标数据库的数据,此时该表所记录的每天六点的温度测量值就可以导出,以便于进行各种需求的计算,或生成图表。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接收到访问请求,则可以响应于访问请求建立查询服务器和实时数据库之间的访问连接,查询服务器通过部署的链接服务器,从实时数据库中定时读取由数据采集器定时从第一服务器采集的来自于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并从实时数据库得到第二服务器读取的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的预设数据表中,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配置基于dcom协议的第一服务器实现dcs工控数据的远程访问,再由数据采集器将需要的测点实时数据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中。通过查询服务器的链接服务器访问实时数据库,通过查询代码编写分析方法,用定时任务将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预处理后再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中。由报表制作软件读取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生产参数和其他信息制作生产报表,用于生产调度和决策制定。由于通过第一服务器以及链接服务器实现了分散控制单元和查询服务器之间的远程访问和远程连接。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实时读取分散控制单元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增加了及时性、提高了数据读取效率和便捷性。

图2中示意性示出了数据处理系统200的具体结构图,参考图2中所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分散控制站201,即分散控制单元,其中可以设置第一服务器2011,且可以包括分散工程师站2012以及多个分散操作站2013。第一服务器2011可以用于从分散控制站获取数据,即获取生产数据。

综合保护单元202,用于通过第二服务器205,在通信协议的控制下将数据传输至实时数据库206。

客户端203,客户端上可以设置数据采集器204,数据采集器可以用于通过访问路径从第一服务器上采集生产数据,并且在通信协议的控制下将数据传输至实时数据库206。

查询服务器207,其上设置有链接服务器208,通过链接服务器访问为实时数据库设置的地址标识,以便于通过地址标识从实时数据库来获取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制造执行系统209,即mes系统,其上设置有生产管控平台210,用于从目标数据库来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预设操作。

控件211,用于从实时数据库获取第二服务器采集的数据。其中包括远程监控功能webspace,可以使用网页浏览器监控并嵌入控件中,该控件实际上提供了与完整终端服务客户端完全相同的功能,即使并未安装客户端也能实现功能。

应用212,用于通过内网交换机和防火墙与制造执行系统和控件连接。应用可以为web应用程序,该类应用程序可以借助浏览器来运行。web应用程序一般是b/s模式。

通过图2中所示的数据处理系统,不需要人工抄写仪表数据,大幅度节省人力成本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的数据更加完整、连贯。提高了生产安全、数据安全系数。自动生成的各项数据报表可以更好地辅助决策。通过设置通信协议使得分散控制单元与服务器联为网络实现数据的互相通讯、访问,并驱动实时数据库对多个dcs进行实时的采集、筛选,自动更新数据库中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将dcs控制数据实时采集到实时数据库,从而达到了对现场操作的监控,为合理安排生产、及时发现运行故障提供了基础。

图3中示意性示出了控制设备300的框图,参考图3中所示,主要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以及数据处理系统100。控制设备可以为各个领域的各种工业设备,例如工业设备、机械设备或者是电子设备等等,举例而言,可以为电焊设备。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分散控制站采集到的生产数据传送到opc服务器后,由实时数据库中安装的数据采集器读取并存储至实时数据库,通过sql语句根据每天或每小时进行预处理分析后再存储进入目标数据库,就可以使用目标数据库中存储的这些数据制作报表、重要参数历史趋势等,节省人工时并且使数据采集区间更加灵活,且使得控制设备的工作性能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有单元均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并且各个单元和均可以通过本示例中描述的方法实现对应的功能,以实现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目的。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散控制单元以及综合保护单元;

第一服务器,用于通过通信协议对客户端以及所述分散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数据采集器,设置于所述客户端上,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采集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至实时数据库中;

所述实时数据库,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的数据;

第二服务器,与综合保护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综合保护单元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实时数据库;

查询服务器,其上安装有链接服务器,用于接收访问请求,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并对所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

定时采集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通过访问路径定时采集多个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路径根据访问标识、数据采集器的位置信息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器为温度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服务器包括:

协议配置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服务器配置所述通信协议,并通过所述通信协议从所述数据采集器查询所有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查询服务器包括:

访问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查询服务器中配置的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控制单元包括:

标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实时数据库的地址标识,并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对所述地址标识连接,以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控制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通过定时任务将所述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

应用单元;

管控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数据库获取所述数据,并对所述数据进行预设操作。

10.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控制设备,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分散控制单元以及综合保护单元;第一服务器,用于通过通信协议对客户端以及所述分散控制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数据采集器,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采集所述分散控制单元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至实时数据库中;所述实时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数据采集器获取的数据;第二服务器;查询服务器,其上安装有链接服务器,用于接收访问请求,通过所述链接服务器访问所述实时数据库,并对所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目标数据库。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楚;郭泰;王雁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