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尤其是一种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前围进气格栅内饰件上的密封条泡管,主要用于填补车身组成部件间的各种间歇和缝隙,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等功用,提高驾乘体验的舒适感和防止雨水进入发动机舱。现有技术中,安装密封条泡管通常是操作人员通过手工,将密封条按压到格栅的密封条安装槽中,再用力按压或使用橡胶锤沿密封条敲打,以便将密封条完全安装在密封条安装槽中。由于密封条泡管较软,且其中部具有空腔,当用手或橡胶锤按压泡管时,若受力不均或者橡胶锤敲打角度不一致,就会出现密封条破损或者密封条安装不到位等现象,严重时,会引起汽车相关产品的品质问题,并且使用该方法时,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能快速有效地将密封条泡管安装至密封条安装槽内,提高了装配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用于将具有空腔的密封条泡管安装至密封条安装槽内,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绳结构和辊压结构;所述支撑杆能插入密封条泡管的空腔内,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绳结构的一端被构造为支撑杆的插入端;所述辊压结构远离所述绳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辊轮,所述辊轮能沿密封条泡管的外表面滚动以将密封条泡管压至密封条安装槽内。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绳结构为弹簧拉绳。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插接的至少两个杆件。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与所述绳结构连接的第一杆件和可移动地插接于第一杆件内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腔,所述第一杆件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第二杆件包括支撑段和形成于支撑段端部的限位段,所述第二杆件的限位段能在所述导向腔内沿其轴向移动,所述第二杆件的支撑段能穿过所述限位孔伸出所述第一杆件外。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段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导向腔的腔壁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棱。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段的限位槽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排列的定位凸起,所述导向腔的限位棱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其轴向分布并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辊压结构包括连杆和设于连杆端部的辊轮。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辊轮的一端形成有手柄部,所述绳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部上;或,所述连杆包括l形杆部及形成于杆部远离所述辊轮一端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绳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支撑杆能插入密封条泡管的空腔内撑起空腔,不仅更利于后续将密封条泡管按压至密封条安装槽内,而且能避免因用力过度导致的密封条泡管损坏,使用支撑杆撑起空腔后,将密封条泡管放置在密封条安装槽内,使辊轮沿密封条泡管的外表面滚动使其朝向密封条安装槽方向按压密封条泡管,就能快速有效地将密封条泡管安装至密封条安装槽内,还能避免与密封条泡管发生摩擦引起的无法快速按压密封条泡管,提高了装配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支撑杆和辊压结构通过绳结构连接,避免了工装遗失,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3的局部c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辊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辊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仰视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条泡管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2的右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设于格栅本体上的密封条安装槽;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套泡管与密封条安装槽装配关系图;
其中:1-密封条泡管(x-密封条泡管长度方向、101-空腔、102-密封条泡管的外表面)、2-格栅本体(201-密封条安装槽)、3-支撑杆(3a-支撑杆的插入端、301-杆件、302-第一杆件(3021-导向腔、3022-限位孔、3023-限位棱、3024-定位槽)、303-第二杆件(3031-支撑段、3032-限位段、3033-限位槽、3034-定位凸起))、4-绳结构、5-辊压结构(501-辊轮、502-连杆(5021-手柄部、5022-杆部、5023-连接部、5024-防滑套))、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用于将具有空腔101的密封条泡管1安装至密封条安装槽201内。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3、绳结构4和辊压结构5。所述支撑杆3能插入密封条泡管1的空腔101内以支撑空腔101,防止按压密封条泡管1时,空腔101沿按压方向下陷。所述支撑杆3远离所述绳结构4的一端被构造为支撑杆的插入端3a。所述辊压结构5远离所述绳结构4的一端设置有辊轮501。所述辊轮501能沿密封条泡管的外表面102滚动,以将密封条泡管1压至密封条安装槽2内。
优选地,为了便于使用及收纳,所述绳结构4为弹簧拉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绳结构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3和辊压结构5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为了便于收纳、更换零件、及单独使用各个零件,绳结构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3和辊压结构5可拆卸连接,绳结构4的两端分别设有螺钉6,支撑杆3和辊压结构5上分别开设有与螺钉6配合的螺纹孔。
优选地,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密封条泡管1,所述支撑杆3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3及图5,所述支撑杆3包括依次插接的至少两个杆件301。图5所示实施例中,支撑杆3包括三个杆件301。图1至3所述的实施例中,支撑杆3包括两个杆件302和303。
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3包括与所述绳结构4连接的第一杆件302和可移动地插接于第一杆件302内的第二杆件303,第二杆件303能伸出第一杆件302外或缩回第一杆件302内,从而实现调节支撑杆3的长度。所述第一杆件302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腔3021,所述第一杆件302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腔3021连通的限位孔3022,所述第二杆件303包括支撑段3031和形成于支撑段3031端部的限位段3032,所述第二杆件303的限位段3032能在所述导向腔3021内沿其轴向移动,以避免第二杆件303与第一杆件302分离,所述第二杆件303的支撑段3031能穿过所述限位孔3022伸出所述第一杆件302外。优选地,为了避免第二杆件303在第一杆件302内转动,所述限位段303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槽3033,所述导向腔3021的腔壁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限位槽3033配合的限位棱3023。更优选地,为了便于调节及固定第一杆件302和第二杆件30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限位段3032的限位槽303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排列的定位凸起3034,所述导向腔3021的限位棱3023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其轴向分布并与所述定位凸起3034配合的定位槽3024。当需要将第二杆件303从第一杆件302中拉出或使其缩回第一杆件302中时,用力拉动或者推动第二杆件303使定位凸起3034从定位槽3024中脱出即可继续调节第一杆件302和第二杆件303的相对位置。当需要使两者相对位置固定时,拉动或者推动第二杆件303使定位凸起3034卡至定位槽3024内即可。
具体地,所述辊压结构5包括连杆502和设于连杆502端部的辊轮501。请参考图6至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结构更简单,所述连杆502远离所述辊轮501的一端形成有手柄部5021,所述绳结构4连接于所述手柄部5021上。请参考图7至图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使用及省力,所述连杆502包括l形杆部5022及形成于杆部5022远离所述辊轮501一端端部的连接部5023,所述绳结构4连接于所述连接部5023上。优选地,为了增大摩擦力,便于使用,l形杆部5022上套设有便于手持使用的防滑套5024。
请参考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将支撑杆3的插入端3a插入密封条泡管1的空腔101内,使密封条泡管1有受力点,再将密封条泡管1对准放置在密封条安装槽201内,然后手持辊压结构5的连杆502,使辊轮501在密封条泡管1的外表面102沿密封条泡管长度方向x来回滚动,以将密封条泡管1压至密封条安装槽201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用于将具有空腔的密封条泡管安装至密封条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绳结构和辊压结构;所述支撑杆能插入密封条泡管的空腔内,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绳结构的一端被构造为支撑杆的插入端;所述辊压结构远离所述绳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辊轮,所述辊轮能沿密封条泡管的外表面滚动以将密封条泡管压至密封条安装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结构为弹簧拉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插接的至少两个杆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与所述绳结构连接的第一杆件和可移动地插接于第一杆件内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内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腔,所述第一杆件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腔连通的限位孔,所述第二杆件包括支撑段和形成于支撑段端部的限位段,所述第二杆件的限位段能在所述导向腔内沿其轴向移动,所述第二杆件的支撑段能穿过所述限位孔伸出所述第一杆件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导向腔的腔壁上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的限位槽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排列的定位凸起,所述导向腔的限位棱上开设有若干个沿其轴向分布并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结构包括连杆和设于连杆端部的辊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辊轮的一端形成有手柄部,所述绳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部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条泡管辊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l形杆部及形成于杆部远离所述辊轮一端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绳结构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