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23  30


本申请涉及清洁型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型换热器。


背景技术:

1、现在市面上制热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全电式热泵,另一种是热网络。

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电式热泵和热网络式的制热都满足不了社会的环保要求。

3、1、全电式热泵。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压缩后温度升高地冷媒,经过水箱中的冷凝器制造热水,热交换后的冷媒回到压缩机进行下一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热量通过蒸发器被吸收导入冷媒中,冷媒再导入水中,产生热水。其问题是冷媒介质为氟利昂或含氟气体,如果泄露会破环大气臭氧层,而且冷媒的成本费用比较高,有的可燃冷媒会带来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燃烧或爆炸的风险;有的工作压力高的冷媒会大大增加产品的成本。

4、2、热网络。使用天然气燃烧或电热丝加热作为热能给水和空气加热,产生热水和热风。其问题是能源消耗大,成本费用大,热效率较低只有65%~75%。如果天然气燃烧,还会产生温室气体co2。

5、现有的两种换热器在使用时会用到污染气体或者有着温室气体排放,污染气体的泄露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温度的升高,目前的两种换热器都不满足环保绿色的需求。

6、因此,仍需要一种清洁型换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清洁型换热器。

2、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清洁型换热器,包括:

4、涡轮热泵,所述涡轮热泵具有相对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用于将内循环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经过加压后从出风口排出;

5、气液换热组件,所述气液换热组件内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翅片,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构成流道,多个流道中沿着流道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流道依次为第一气流通道和液体流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用于输送经过加压后的气体,所述液体流道用于输送液体并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传递热量;

6、气相换热组件,所述气相换热组件内部具有至少两个间隔的换热通道,至少一个所述换热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涡轮热泵的进风口,用于将经过和液体换热后的内循环空气通过换热通道回流到涡轮热泵内,至少一个换热通道用于流通外界空气,通过热交换降低流经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气体的温度。

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包括蓄水池、连接管和水泵,所述蓄水池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液体流道,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用于驱动蓄水池内的水流经所述液体流道后回流到蓄水池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构成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换热通道的翅片为波纹状翅片,构成用于流通外界空气的换热通道的翅片为错齿翅片。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的流向和所述液体流道内的至少部分液体的流向相反。

10、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换热通道内的内循环空气的部分流向,和相邻的换热通道内的外界空气的部分流向相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2、涡轮热泵内的内循环空气经过加压后,温度升高,然后进入到气液换热组件中,通过气液换热组件的热交换,使液体的温度升高,从而制备热水,而气体的温度初步下降,接着,气体经过气相换热组件和外界空气热交换,冷却后回流到涡轮热泵内,循环使用,无污染和零排放,满足换热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洁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包括蓄水池、连接管和水泵,所述蓄水池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液体流道,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上,用于驱动蓄水池内的水流经所述液体流道后回流到蓄水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构成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换热通道的翅片为波纹状翅片,构成用于流通外界空气的换热通道的翅片为错齿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的至少部分气体的流向和所述液体流道内的至少部分液体的流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换热通道内的内循环空气的部分流向,和相邻的换热通道内的外界空气的部分流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清洁型换热器,包括:涡轮热泵,气液换热组件,气液换热组件内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翅片,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构成流道,多个流道中沿着流道的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流道依次为第一气流通道和液体流道,第一气流通道用于输送经过加压后的气体,液体流道用于输送液体并和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传递热量;气相换热组件内部具有至少两个间隔的换热通道,至少一个换热通道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涡轮热泵的进风口,用于将经过和液体换热后的内循环空气通过换热通道回流到涡轮热泵内,至少一个换热通道用于流通外界空气,通过热交换降低流经第一气流通道内气体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扣华,蔡辰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普尔换热器(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