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及航空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22  45


本技术属于联轴器,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及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1、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轴和涡轮轴在连接时需要设计联轴器,目前普遍的联轴器结构如图3所示,涡轮轴和压气机轴通过套齿传扭、止口定心,再通过螺母和锁圈的配合进行锁死。上述方式的设置结构虽然简单、便捷,但是当锁片失效时就会存在螺母松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及发动机,通过大小螺距提高了设备连接设置时的便捷性,并结合止动套的搭配使其具有自锁死功能从而极大提升了安全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包括:

4、压气机轴和涡轮轴,且二者之间通过主花键相连接;

5、拉紧螺母,其两端分别间隔的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压气机轴和所述涡轮轴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纹的螺纹距大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距,使所述拉紧螺母在拧紧旋转状态下所述涡轮轴与所述压气机轴相对运动,直至二者抵接压紧;

6、止动套,其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花键和第四花键相连接的设于所述拉紧螺母和所述涡轮轴之间;

7、弹簧,设于所述涡轮轴和所述止动套之间,通过所述止动套的往复运动,以实现所述止动套和所述拉紧螺母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9、定位卡台,设于所述压气机轴的内端处,且所述涡轮轴内嵌于所述压气机轴之中并与所述定位卡台相抵接。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11、调整垫,设于所述定位卡台与所述涡轮轴之间。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花键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气机轴的内端面相贴合。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花键包括:

14、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位于所述涡轮轴的内端;所述第一花键位于所述涡轮轴的外端;所述第一花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花键的外径。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紧螺母内嵌于所述压气机轴和所述涡轮轴之间,且所述拉紧螺母的内端设有拆卸花键。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动套内嵌于所述拉紧螺母和所述涡轮轴之间;所述止动套外端设有与所述拉紧螺母相抵接的止动限位卡台。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涡轮轴内端上设有内环台;所述止动套和所述涡轮轴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间隙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动限位卡台和所述内环台相抵接。

18、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通过止动套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压气机轴和涡轮轴之间的连接锁死,并结合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不同螺距配合实现压气机轴和涡轮轴之间的相对移动及连接压紧。

2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其联轴器部分结构紧凑连接关系可靠,其旋转力可分摊至四处花键中,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设备强度,并降低了对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处的损耗。

22、附图说明

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种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描述的常规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花键的外端面与所述压气机轴的内端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花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螺母内嵌于所述压气机轴和所述涡轮轴之间,且所述拉紧螺母的内端设有拆卸花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套内嵌于所述拉紧螺母和所述涡轮轴之间;所述止动套外端设有与所述拉紧螺母相抵接的止动限位卡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轴内端上设有内环台;所述止动套和所述涡轮轴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间隙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动限位卡台和所述内环台相抵接。

8.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航空发动机联轴器及航空发动机,包括:压气机轴和涡轮轴,且二者之间通过主花键相连接;拉紧螺母,其两端分别间隔的设置有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并分别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与压气机轴和涡轮轴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的螺纹距大于第二螺纹的螺纹距;止动套,其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花键和第四花键相连接的设于拉紧螺母和涡轮轴之间;弹簧,设于涡轮轴和止动套之间,通过止动套的往复运动,以实现止动套和拉紧螺母之间的连接和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大小螺距提高了设备连接设置时的便捷性,并结合止动套的搭配使其具有自锁死功能从而极大提升了安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庆伟,马小森,黄安琦,李善诚,从炳雨,潘武义,张伟,李建云,刘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航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0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