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管组件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21  34


本技术属于活塞冷却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油管组件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1、随着发动机的工作,发动机内活塞所承受的热负荷逐渐提升,为了有效地降低活塞的热负荷,保证活塞工作的可靠性,目前大多数发动机内都设置喷油管,利用喷油管朝活塞喷射机油的方式来实现对活塞的冷却。

2、目前,现有发动机的气缸体中每个活塞分别对应设置一根喷油管,其中,喷油管上连接并连通有连接弯管,连接弯管朝活塞所在的腔室部分伸入,利用连接弯管朝活塞的方向喷射机油来达到冷却活塞的目的。然而,活塞在工作时需要做相对气缸体的往复运动,而上述的喷油管只有一根连接弯管朝活塞喷射机油,这样会使活塞冷却不够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喷油管组件及发动机。

2、一种喷油管组件,安装于气缸体上,用以冷却所述气缸体上的活塞;所述喷油管组件包括喷油管,所述喷油管上开设有喷油孔组,所述喷油孔组对应于所述活塞设置,且导入至所述喷油管内机油能够途经所述喷油孔组喷射至对应的所述活塞;

3、其中,所述喷油孔组包括多个喷油孔,多个所述喷油孔中至少两个喷油孔的孔口朝向不同。

4、在本申请中,将喷油管上喷油孔组中至少两个喷油孔的孔口朝向不同,使得该喷油管组件应用于发动机并工作时,喷油管能够至少两个方向上朝活塞喷射机油,以适应于活塞工作时的往复运动,这样可使活塞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实现较好的冷却,进而使得活塞得到充分冷却,以满足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管上开设有多个孔位槽,多个所述孔位槽与多个所述喷油孔一一对应;

6、其中,所述孔位槽的槽口朝向与对应的所述喷油孔的孔口朝向一致。

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孔位槽的结构设置,以便于对喷油管进行加工并得到喷油孔。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孔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孔位槽的槽底上;

9、其中,所述孔位槽的槽底设置为平面结构。

10、可以理解的是,将喷油孔设置于孔位槽上呈平面结构的槽底,以此具体实现喷油孔在孔位槽上的位置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油孔组沿着所述喷油管的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12、可以理解的是,将喷油孔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使得该喷油管能够适用于具有多个活塞的发动机中使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管内开设有机油通道,所述机油通道与所述喷油孔组连通;

14、其中,所述喷油管组件还包括堵塞件,所述堵塞件安装于所述机油通道内,用以封堵所述机油通道,以使所述机油通道内机油能够通过所述喷油孔组向外喷射。

1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堵塞件的结构设置,利用堵塞件对喷油管上机油通道的堵塞,这样能够确保喷油管工作时由喷油孔组向外喷射机油,以满足对活塞进行冷却的使用需求。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管组件还包括定位件,且所述喷油管能够通过所述定位件安装至所述气缸体上;

17、其中,所述定位件部分插入至所述机油通道内且与所述堵塞件抵接,以将所述堵塞件限位至所述喷油管内。

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定位件的结构设置,具体实现该喷油管在气缸体上的装配限位,并利用定位件与堵塞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堵塞件在喷油管内的装配限位,具有简化结构,便于将堵塞件安装至喷油管的机油通道内的作用。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堵塞件设置为密封球体。

20、可以理解的是,将堵塞件设置为密封球体,以此具体实现该堵塞件的结构设置。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管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装至所述喷油管上,以将所述喷油管与所述气缸体装配密封。

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密封圈的结构设置,使得喷油管在气缸体上的装配进行密封,以满足喷油管在气缸体上装配应用的使用需求。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孔组中喷油孔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喷油孔的孔口朝向一致,并设置于剩余的所述喷油孔的两侧。

2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喷油孔组的一个实施例。

25、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体、活塞、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喷油管组件,所述活塞及所述喷油管组件均安装于所述气缸体上,其中,所述喷油管上喷油孔组面向对应的所述活塞设置。

26、在本申请中,通过喷油管组件的结构设置,可实现对活塞的充分冷却。

27、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8、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喷油管组件及发动机,将喷油管上喷油孔组中至少两个喷油孔的孔口朝向不同,使得该喷油管组件应用于发动机并工作时,喷油管能够至少两个方向上朝活塞喷射机油,以适应于活塞工作时的往复运动,这样可使活塞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实现较好的冷却,进而使得活塞得到充分冷却,以满足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喷油管组件,安装于气缸体(200)上,用以冷却所述气缸体(200)上的活塞(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组件(100)包括喷油管(10),所述喷油管(10)上开设有喷油孔组(11),所述喷油孔组(11)对应于所述活塞(300)设置,且导入至所述喷油管(10)内机油能够途经所述喷油孔组(11)喷射至对应的所述活塞(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10)上开设有多个孔位槽(12),多个所述孔位槽(12)与多个所述喷油孔(111)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111)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孔位槽(12)的槽底(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组(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油孔组(11)沿着所述喷油管(10)的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10)内开设有机油通道(13),所述机油通道(13)与所述喷油孔组(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组件(100)还包括定位件(30),且所述喷油管(10)能够通过所述定位件(30)安装至所述气缸体(2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件(20)设置为密封球体(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组件(100)还包括密封圈(40),所述密封圈(40)套装至所述喷油管(10)上,以将所述喷油管(10)与所述气缸体(200)装配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组(11)中喷油孔(11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两个所述喷油孔(111)的孔口朝向一致,并设置于剩余的所述喷油孔(111)的两侧。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200)、活塞(300)、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油管组件(100),所述活塞(300)及所述喷油管组件(100)均安装于所述气缸体(200)上,其中,所述喷油管(10)上喷油孔组(11)面向对应的所述活塞(300)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请求保护的喷油管组件及发动机,喷油管组件包括喷油管,喷油管上开设有喷油孔组,喷油孔组对应于活塞设置,且导入至喷油管内机油能够途经喷油孔组喷射至对应的活塞;其中,喷油孔组包括多个喷油孔,多个喷油孔中至少两个喷油孔的孔口朝向不同。本技术的喷油管组件应用于发动机并工作时,喷油管能够至少两个方向上朝活塞喷射机油,以适应于活塞工作时的往复运动,这样可使活塞在不同的位置都可以实现较好的冷却,进而使得活塞得到充分冷却,以满足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豆豆,沈云峰,孙凯强,马库斯·多布勒,塞巴斯蒂安·费斯托尔,托比亚斯·洛欣格,阿明·尼鲍尔,西蒙·林霍夫,朱利安·卡斯鲍尔,克里斯蒂安·普彻,托马斯·科伊内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凯特摩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2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20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