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热力除氧装置及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热力除氧系统主要运用在锅炉系统领域中,用于进一步除去软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提高软水温度,再将软水提供给锅炉系统使之最终产生蒸汽供生产车间需要。
2、因此,当热力除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软水进行持续加温,加温软水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经由排汽管路直接排往大气中。实际中发现,目前热力除氧装置的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热力除氧装置,能够提高运行过程中的热效能。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力除氧装置,包括:
3、除氧水箱,用于容纳软水,除氧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
4、排气管,排气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排气口,用于排出软水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和
5、盖板,设在排气管的第二端,且盖板上设有通孔。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通孔的面积小于排气管的内管壁的横截面积。
7、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设有一个且位于盖板的中心区域。
8、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设有多个,多个通孔间隔布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盖合在排气管的端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相对于排气管可拆卸地设置,盖板设有多个,且多个盖板具有不同规格的通孔,排气管上根据除氧水箱的排气量可选择地安装适配的盖板。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包括成角度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竖直设置且底端连接于排气口,第一管段连接于第二管段的顶端,盖板设在第一管段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
12、热力除氧装置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管段连通,排水管的第二端与除氧水箱连通,用于将排气管内的冷凝水排出至除氧水箱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段水平设置,或者第一管段从自由端至与第二管段连接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管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竖部的顶端与第一管段连通,l形结构的横部与除氧水箱的侧端连通。
1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热力除氧装置。
16、本公开实施例的热力除氧装置,在排气管的第二端设置盖板,并在盖板上直至通孔,通过减小排气管的排气口径,可减少因为排水汽引起的热量损失,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排气管排出的水汽量减少,从而提高热力除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效率。
1.一种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通孔(41)的面积小于所述排气管(2)的内管壁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设有一个且位于所述盖板(4)的中心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41)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盖合在所述排气管(2)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相对于所述排气管(2)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盖板(4)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盖板(4)具有不同规格的所述通孔(41),所述排气管(2)上根据所述除氧水箱(1)的排气量可选择地安装适配的所述盖板(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包括成角度连接的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所述第二管段(22)竖直设置且底端连接于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管段(21)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22)的顶端,所述盖板(4)设在所述第一管段(21)远离所述第二管段(2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21)水平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管段(21)从自由端至与所述第二管段(22)连接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呈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竖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段(21)连通,所述l形结构的横部与所述除氧水箱(1)的侧端连通。
10.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力除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