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20  32


本技术属于引虫灯,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


背景技术:

1、大棚种植是种植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棚内温湿度,生产优质的反季节农产品,将立体种植与大棚相结合,能够实现作物的高产量、高规模以及易于同一管理的生产需求,同时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杀虫灯在大棚立体种植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中杀虫灯通过发出光线,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吸引害虫,并通过高压格栅将害虫击毙。

2、公告号cn213908095u中公开了一种农业用引虫装置,该专利通过空压机吹动的方式实现对电网上的昆虫尸体进行清理,虽然该种方式对昆虫尸体破坏程度小,但由于昆虫尸体是在高压电的作用下粘附在电网上,因此吹动的方式无法保证有效的清理,同时被吹下的昆虫尸体会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回旋的作用,可能存在粘附到灯体上的问题,故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引虫灯无法有效的去除粘附在电网上昆虫尸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包括顶盖,在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壳,在所述顶盖底端面安装有电杆,所述电杆上安装有刮除组件,该刮除组件包括:

3、刮除件,活动套设在电杆上,通过上下波动刮除件能够实现对电杆表面粘附的昆虫去除;

4、清理件,设置在刮除件的内部,该清理件包覆在电杆的外部。

5、优选的,所述刮除件包括清理框一与清理框二,在清理框一与清理框二之间还安装有磁块,实现两者的限位连接,所述清理框一的上表面与清理框二的表面均固定有刮环,所述清理框一、清理框二上开设有与刮环呈连通状的孔,所述电杆滑动插入至孔内,以此实现上下滑动,所述刮环背离清理框一、清理框二方向的端部呈缩口状,并与电杆的外表面无缝贴合,从而能够将昆虫与电杆粘附部分刮除,避免破坏昆虫尸体。

6、优选的,所述清理件包括设置在清理框一与清理框二之间的钢丝圈,所述钢丝圈插入至孔内,所述钢丝圈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片,所述钢丝圈朝向刮除组件内侧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通过安装槽实现卡入在电杆上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收集壳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台,该导向台朝向收集壳的内壁倾斜延伸,并与收集壳的内壁之间存在间距,因此被电杆电击掉落后的昆虫会从导向台与收集壳内壁之间掉落,在所述收集壳的内壁固定有导向凸环,该导向凸环处于导向台的底部,且两者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导向凸环朝向所述导向台的中部区域倾斜延伸。

8、优选的,所述导向台的顶部固定有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收集壳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柱,该固定柱与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

9、优选的,所述顶盖与收集壳之间还安装有立杆,该立杆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电杆的底端安装在支撑板上,当刮除组件在闲置中,也可以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顶盖的底端面中部还安装有灯体,该灯体与电杆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收集壳的底部还安装有收集瓶,用于将击落的昆虫进行收集,该收集瓶顶部螺纹旋入至收集壳的底端面开口处,所述导向凸环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收集瓶的内部位置处,从而方便将昆虫送入收集瓶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计的刮除组件,能够有效的去处粘附在电杆上的昆虫尸体,同时相比较现有毛刷清理的方式,本刮除组件对昆虫尸体破坏程度较小,避免产生的气味影响后续的引虫效果,且该刮除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并且在不需要清理中,在保证稳固放置的同时,还不影响正常引虫,完善了现有引虫灯在清理方面上的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包括顶盖(100),在所述顶盖(100)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壳(102),在所述顶盖(100)底端面安装有电杆(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杆(101)上安装有刮除组件(200),该刮除组件(2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包括设置在清理框一(200a)与清理框二(200b)之间的钢丝圈(202),所述钢丝圈(202)插入至孔内,所述钢丝圈(202)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片(203),所述钢丝圈(202)朝向刮除组件(200)内侧方向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20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102)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台(400),该导向台(400)朝向收集壳(102)的内壁倾斜延伸,并与收集壳(10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距,在所述收集壳(102)的内壁固定有导向凸环(102a),该导向凸环(102a)处于导向台(400)的底部,且两者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导向凸环(102a)朝向所述导向台(400)的中部区域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台(400)的顶部固定有至少两根连接杆(401);所述收集壳(102)的内壁固定有固定柱(102b),该固定柱(102b)与所述连接杆(401)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与收集壳(102)之间还安装有立杆(103),该立杆(103)的底部内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电杆(101)的底端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顶盖(100)的底端面中部还安装有灯体,该灯体与电杆(101)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壳(102)的底部还安装有收集瓶(300),该收集瓶(300)顶部螺纹旋入至收集壳(102)的底端面开口处,所述导向凸环(102a)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收集瓶(300)的内部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立体种植用引虫灯,包括顶盖,在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壳,在所述顶盖底端面安装有电杆,所述电杆上安装有刮除组件,该刮除组件包括刮除件,活动套设在电杆上;清理件,设置在刮除件的内部,该清理件包覆在电杆的外部,所述刮除件包括清理框一与清理框二;通过设计的刮除组件,能够有效的去处粘附在电杆上的昆虫尸体,同时相比较现有毛刷清理的方式,本刮除组件对昆虫尸体破坏程度较小,避免产生的气味影响后续的引虫效果,且该刮除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并且在不需要清理中,在保证稳固放置的同时,还不影响正常引虫,完善了现有引虫灯在清理方面上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留,邹军,后潘红,石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侬业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9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