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绝缘包裹夹,涉及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
背景技术:
1、由于大多数电能表未安装表前开关,通常更换单相电能表均是在带电作业(0.4kv低压)的情况下进行。目前现场更换电能表拆除旧表时,需要对电线接头(线头)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裹,以免作业时误碰而触电,更换好新表后,又将包裹好的绝缘胶布进行拆除,将电线接头安装在新的电能表上。采用绝缘胶布进行绝缘处理时,需要将绝缘胶布在裸露的电线接头上,至少要缠绕2圈的绝缘胶布,新的电能表安装好后,还需要将绝缘胶布从电线接头上拆除时,由此一来比较耗时,增加了触电风险,从而急需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包裹线头耗时短,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工人被触电的风险,该绝缘包裹夹可重复利用,长期使用下,比利用绝缘胶布对线头做绝缘处理成本更低。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包括:绝缘套管、弹簧夹以及弹性夹持部,所述绝缘套管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弹簧夹安装于绝缘套管外壁上,所述弹性夹持部位于绝缘套管内,且弹性夹持部外端贯穿出绝缘套管后铰接于弹簧夹上。
4、所述弹性夹持部包括弹性件和绝缘夹板,所述绝缘夹板位于绝缘套管内并固定于弹性件内端,所述弹性件外端贯穿出绝缘套管后铰接于弹簧夹上。
5、所述弹性件包括活动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活动杆外部,所述活动杆内端固定于绝缘夹板上,外端贯穿出绝缘套管后铰接于弹簧夹上。
6、所述绝缘套管内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弹性夹持部相对应。
7、所述绝缘夹板两端均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由内至外向上倾斜。
8、所述弹簧夹为绝缘夹。
9、所述绝缘套管长为8-10c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现场实际操作将传统用绝缘胶布缠绕线头与本申请利用绝缘包裹夹来包裹线头所花的时间进行对比,得出在0.4kv低压带电作业下更换电能表绝缘处理时间由12秒降低到4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操作被触电的风险;
12、另外与传统操作相比,利用绝缘包裹夹来包裹线头,无需工人近距离靠近电线芯c,大大降低了操作被触电的风险;
13、该绝缘包裹夹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在电能表更换好后,可将绝缘包裹夹打开,能够快速将线头从绝缘套管内抽出,该绝缘包裹夹还能重复利用,长期使用下,比利用绝缘胶布对线头做绝缘处理成本更低。
1.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套管(1)、弹簧夹(3)以及弹性夹持部,所述绝缘套管(1)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弹簧夹(3)安装于绝缘套管(1)外壁上,所述弹性夹持部位于绝缘套管(1)内,且弹性夹持部外端贯穿出绝缘套管(1)后铰接于弹簧夹(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部包括弹性件和绝缘夹板(6),所述绝缘夹板(6)位于绝缘套管(1)内并固定于弹性件内端,所述弹性件外端贯穿出绝缘套管(1)后铰接于弹簧夹(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活动杆(4)和弹簧(5),所述弹簧(5)套接于活动杆(4)外部,所述活动杆(4)内端固定于绝缘夹板(6)上,外端贯穿出绝缘套管(1)后铰接于弹簧夹(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内开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与弹性夹持部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夹板(6)两端均具有弯曲部(61),所述弯曲部(61)由内至外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夹(3)为绝缘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能表线头绝缘包裹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1)长为8-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