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3  56


本技术属于重卡前轴加工,具体地说是一种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机械加工领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的机械切削都在朝无人化、智能化发展。但部分工件由于受其结构限制,其去毛刺、抛光、打磨等工艺,仍需人工来完成。

2、尤其大而长的轴类零件的加工,如重卡前轴的抛光作业,仍需要人工来完成。在重卡前轴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前轴在0°、90°、180°位置进行工件的抛光、打磨作业,仅是对前轴的翻转作业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

3、传统的翻转机构在外形上远大于工件尺寸,以方便回转与支撑结构的设计。这样就会使得翻转机构介于工件与操作者之间,预留给打磨、抛光作业的空间有限,对前轴的加工作业多有不便;另外传统的翻转机构造价成本高,无法对多个重卡前轴进行同时翻转,影响对前轴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传统翻转机构在外形上远大于工件尺寸,预留给打磨、抛光作业的空间有限,对前轴的加工作业多有不便;传统的翻转机构造价成本高,无法对多个重卡前轴进行同时翻转,影响对前轴加工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包括架体,架体上前后间隔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连接安装有能够对前轴两端支撑的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装夹气缸,装夹气缸伸缩轴端连接安装有能够对前轴装夹的装夹板;架体上前后滑动安装有齿条,架体上还竖立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端通过齿轮传动与第一转轴连接,第四转轴下端安装有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架体上还安装有能够对齿条前后驱动的驱动气缸。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架体上安装有前后方向的导槽,齿条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槽内。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导槽呈u型结构,传动齿轮布置于导槽开口一侧。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导槽呈间断式结构,其布置位置与传动齿轮位置对应。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驱动气缸输出轴端通过连杆连接安装于齿条的背面。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齿条背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架体上还安装有能够与定位孔定位插装的定位气缸。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架体包括左右成对设置的竖立的支撑架、连接左右成对支撑架的水平的第一连接梁和连接前后两支撑架的水平的第二连接梁。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支撑架上端设有水平的弯折部;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弯折部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弯折部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四转轴转动安装于第一连接梁上;第四转轴上端与第三转轴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三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依次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支撑座上安装有能够对前轴定位的定位柱。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支撑座截面呈上宽下窄的三角形结构。

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多个前轴放置于成对支撑座上,通过装夹气缸回缩,带动装夹板对前轴上的板簧安装板面进行压装,实现对前轴的可靠定位;通过驱动气缸带动齿条前后滑动,通过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实现对第四转轴的驱动,并通过第四转轴与第一转轴齿轮传动连接,实现对第一转轴的转动驱动,从而实现前轴的多角度灵活翻转,进而实现对前轴的便捷打磨、抛光作业。整体结构简单,外形尺寸较小,造价成本低,可以给前轴打磨、抛光作业预留较大的空间,且可同时对多个前轴进行翻转,提高对前轴的加工效率,实用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包括架体(2),其特征在于,架体(2)上前后间隔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两端连接安装有能够对前轴(1)两端支撑的支撑座(6);支撑座(6)上安装有装夹气缸(7),装夹气缸(7)伸缩轴端连接安装有能够对前轴(1)装夹的装夹板(9);架体(2)上前后滑动安装有齿条(4),架体(2)上还竖立转动安装有若干个第四转轴(13),第四转轴(13)上端通过齿轮传动与第一转轴(10)连接,第四转轴(13)下端安装有与齿条(4)啮合的传动齿轮(5);架体(2)上还安装有能够对齿条(4)前后驱动的驱动气缸(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架体(2)上安装有前后方向的导槽(3),齿条(4)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槽(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槽(3)呈u型结构,传动齿轮(5)布置于导槽(3)开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槽(3)呈间断式结构,其布置位置与传动齿轮(5)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气缸(24)输出轴端通过连杆连接安装于齿条(4)的背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齿条(4)背面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41),架体(2)上还安装有能够与定位孔(41)定位插装的定位气缸(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架体(2)包括左右成对设置的竖立的支撑架(21)、连接左右成对支撑架(21)的水平的第一连接梁(22)和连接前后两支撑架(21)的水平的第二连接梁(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1)上端设有水平的弯折部;第一转轴(10)转动安装于弯折部远离支撑架(21)的一端,弯折部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1)和第三转轴(12),第四转轴(13)转动安装于第一连接梁(22)上;第四转轴(13)上端与第三转轴(12)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三转轴(12)、第二转轴(11)和第一转轴(10)依次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座(6)上安装有能够对前轴(1)定位的定位柱(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座(6)截面呈上宽下窄的三角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重卡前轴多工位自动翻转机构,属于重卡前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架体,架体上转动安装有若干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连接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装夹气缸,装夹气缸连接有装夹板;架体上前后滑动安装有齿条和驱动气缸,竖立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端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第四转轴下端安装有传动齿轮。多个前轴放置于成对支撑座上,通过装夹气缸带动装夹板实现前轴压装;驱动气缸带动齿条前后滑动,实现对第一转轴的转动驱动,从而实现前轴的多角度灵活翻转,进而实现对前轴的便捷打磨、抛光作业。整体外形尺寸小,造价成本低,给前轴打磨、抛光作业预留较大空间,可同时对多个前轴进行翻转,提高对前轴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古甲岭,白新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汽(济南)车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1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6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