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顶边梁领域,尤其涉及车顶边梁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1、车顶边梁是指位于轿车车顶两侧,连接车顶和车侧板的结构组件。它的作用是加强车体的刚度和稳定性,增强车身的抗扭转能力和防止车身变形。车顶边梁作为车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承担着车身支撑的重要作用,还起到了美化车身、增强车辆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2、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顶边梁在安装时,大多是将车顶边梁放置在事先切割好的位置上,使用螺丝刀等工具直接进行固定,没有使用压紧装置压紧再进行固定,可能会导致车顶边梁安装不牢固,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松动或脱落,其次,可能会在固定过程中产生缝隙,影响车辆的密闭性和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车顶边梁压紧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车顶边梁压紧装置,包括底板、调节组件和顶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底部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转向板,所述转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两个齿条均啮合连接。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衔接板,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对应的衔接板的外侧,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延伸至顶板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齿条与齿轮上的齿面紧密贴合。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缸与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中,
9、1、车顶边梁的水平高度相同时,齿轮不会发生转动且带动齿条同步下移,使得橡胶垫紧抵在车顶边梁上,在车顶边梁水平高度相同时进行精确的压紧调节,确保均匀压力分布;
10、2、当车顶边梁的水平高度有一定的高度差时,其中一个橡胶垫会先接触车顶边梁,当气缸持续施加压力,先接触车顶边梁一侧的齿条不再移动,要想齿轮继续向下移动,齿轮则必须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另一侧的齿条持续向下移动,从而可实现有一定高度差的压紧操作,可以确保装置在压紧时能够均匀地施加压力,避免由于车顶不平导致压力不均匀而造成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1.车顶边梁压紧装置,包括底板(1)、调节组件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边梁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两个齿条(7)均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边梁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顶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衔接板(2),所述齿条(7)滑动连接在对应的衔接板(2)的外侧,所述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延伸至顶板(3)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边梁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7)与齿轮(9)上的齿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边梁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与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