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1  53


本技术涉及带齿轮箱轮对自动移载,具体涉及一种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1、带齿轮箱轮对泛指日常所见的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带齿轮箱的轮对,如地铁、城铁、大功率牵引机车的动力传输轮对以及高铁动车中的动力传输轮对。通过齿轮箱把动力传输作用到轮轨上,构成轨道交通的运行,因此带齿轮箱轮对的检修是关乎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重中之重。

2、现有技术中,对带齿轮箱轮对采用人工吊持移载,即人工挂吊绳、吊具利用天车移载的方式。由于带齿轮箱轮对的特殊结构导致其重量偏心(非重心对称)且齿轮箱可360°自由旋转,采用人工吊持移载(如图1所示)时,操作人员需调整吊绳的位置和长短,尤其是还需要对齿轮箱单独挂吊绳,以便调整偏心和轮对重心,如此需要多人配合作业,耗时耗力且不安全。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对接轮对托持机构,至少需要三人,人工成本高且安全性低;采用固定式齿轮箱托持支架,不能在轮对进入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继续托持。

3、工业智能化是当前和未来工业技术的发展方向(无人化智能检修工厂),轮对检修的智能化必须是在深度全自动化的环境下的基础之上。轮对检修要实现全自动化,必须要解决带齿轮箱轮对的移载、运输、托持升降、随动支撑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为带齿轮箱轮对自动化移载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以解决现有轮对托持机构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对接以及现有齿轮箱托持支架不能在轮对进入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继续托持、不能随动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包括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第二驱动装置、第二直线导轨和齿轮箱支撑装置;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设置在输送车底板上且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动作端朝上设置;所述v型托块固定在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动作端的顶部,所述v型托块的上侧面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运送的轮对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车底板上且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铺设在所述输送车底板上并与所述v形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可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

4、进一步地,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均设有两套,两套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沿着所述v形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一个或两个;当设有一个时,一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当设有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两个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受同一控制器同步控制。

6、进一步地,所述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输送车底板上,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7、进一步地,所述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与所述v型托块之间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v型托块的上端固定,所述导向杆的上端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座的竖向导向孔中。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处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两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线导轨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间隔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采用螺杆升降结构为所述v型托块提供举升力。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2、1、利用第二驱动装置向轮对升降螺杆装置提供驱动力,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使v型托块升起,对接放过来的轮对,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对接;

13、2、使用齿轮箱支撑装置支撑齿轮箱,保证齿轮箱的水平定位,由于在齿轮箱支撑装置可沿着第二直线导轨无动力滑动,因此在进行齿轮箱退卸或压装时,齿轮箱支撑装置可以随齿轮箱同步移动;

14、3、本实用新型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是带齿轮箱轮对自动化移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自动化移载提供条件,以便实现带齿轮箱轮对的自动传输、自动移载、自动吊装的自动化检修过程;

15、4、对于没有齿轮箱的轮对,一样可以用此轮对托持机构来自动对接轮对;

16、5、轮对举升过程中,使用了螺杆升降结构的轮对升降螺杆装置,承载力大,可自锁;同时,利用导向装置防止轮对偏心造成的双侧的不同步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第二驱动装置、第二直线导轨和齿轮箱支撑装置;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设置在输送车底板上且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动作端朝上设置;所述v型托块固定在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动作端的顶部,所述v型托块的上侧面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运送的轮对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车底板上且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铺设在所述输送车底板上并与所述v形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齿轮箱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可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均设有两套,两套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沿着所述v形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一个或两个;当设有一个时,一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当设有两个时,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两个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受同一控制器同步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输送车底板上,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与所述v型托块之间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v型托块的上端固定,所述导向杆的上端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座的竖向导向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处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升降螺杆装置采用螺杆升降结构为所述v型托块提供举升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对托持和齿轮箱随动支撑机构,包括轮对升降螺杆装置、V型托块、第二驱动装置、第二直线导轨和齿轮箱支撑装置;轮对升降螺杆装置设置在输送车底板上且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动作端朝上设置;V型托块固定在轮对升降螺杆装置的动作端的顶部,V型托块的上侧面设有V形槽,V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运送的轮对的轴线平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输送车底板上且与轮对升降螺杆装置传动连接;第二直线导轨铺设在输送车底板上并与V形槽的延伸方向平行;齿轮箱支撑装置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上且可沿第二直线导轨滑动。采用此机构,可自动举升轮对,无需手动对接;齿轮箱支撑装置与齿轮箱随动,检修过程中可继续托持;为自动化移载提供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辛振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铁泰格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5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