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7  89


本技术涉及钢管地基加固的,尤其涉及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钢管桩是一种结构钢管,通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基础建设,特别是用于增强和支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基础。这些桩是钢质管道,其直径、壁厚和长度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而定,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手段,用于加强土壤承载能力不足或者改善基础稳定性的情况。这种结构常见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和其他需要大型垂直承载的结构中。

2、在工程结构中,当荷载较大且地基土质较软弱,无法满足天然地基要求时,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人工加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旨在改善地基性质、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以及基础埋置深度。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存在一些不便使用的缺点,其中包括螺栓、螺母、垫片等结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普遍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施工。然而,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且稳固性较差,操作过程繁琐,导致降低了加固效率,加固不够方便,因此本申请提出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对光管桩地基基础加固通常采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施工,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且稳固性较差,操作过程繁琐,导致降低了加固效率,加固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安装有钢管桩,所述钢管桩中部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外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块,前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下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下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管,两个所述螺纹管内壁下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两个所述第二丝杆下侧均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安装板内部安装有动力组件。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通过将固定环固定在钢管桩外周,再通过收紧移动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的收紧组件,通过转动螺纹管,并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在其内部的距离,进而再通过螺纹柱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将钢管桩竖直在安装板中部,并能够通过收紧组件微调钢管桩的偏移方向,进而将钢管桩稳定地固定在安装板中部。

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两个蜗杆,两个所述蜗杆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内部,两个所述蜗杆前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板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外周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连接杆右侧固定连接有摇把,两个所述螺纹柱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蜗轮。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通过转动摇把,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转动,同时带动蜗杆转动,随后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螺纹柱转动,进而实现移动块的同步上下移动,方便收紧组件进行微调,将钢管桩调整在竖直方向。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下侧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侧,两个所述移动块下侧均滑动连接在安装板上侧内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第一连接块通过固定在安装板上侧,方便伸缩杆的转动,移动块通过螺纹柱的带动上下滑动在安装板上侧内部。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柱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内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螺纹柱通过蜗轮的带动转动在安装板内部。

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蜗轮下侧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内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蜗轮通过下侧转动在安装板内部,方便稳定地转动在安装板内部。

17、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之间啮合连接。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

2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下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下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通过转动调节杆,进而延长支撑杆和调节杆之间的距离,方便在安装安装板时,得到一个合适的长度进行稳定安装。

2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环、螺纹管、移动块、螺纹柱和第一丝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得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通过动力组件将移动块同时下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通过转动螺纹管带动内壁的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之间的距离对钢管桩的竖直角度进行微调,并能够将钢管桩稳定地固定在安装板中部,进而提高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实用、方便和稳定以及加固效率。



技术特征:

1.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内部安装有钢管桩(7),所述钢管桩(7)中部安装有橡胶垫(20),所述橡胶垫(20)外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块(5),前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5)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3),两个所述伸缩杆(3)下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5)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8),两个所述第一丝杆(8)下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管(9),两个所述螺纹管(9)内壁下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10),两个所述第二丝杆(10)下侧均设置有移动块(2),两个所述移动块(2)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3),所述安装板(1)内部安装有动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两个蜗杆(18),两个所述蜗杆(18)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内部,两个所述蜗杆(18)前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7),所述安装板(1)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两侧外周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6),所述连接杆(14)右侧固定连接有摇把(15),两个所述螺纹柱(13)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4)下侧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上侧,两个所述移动块(2)下侧均滑动连接在安装板(1)上侧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柱(13)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蜗轮(19)下侧均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蜗轮(19)与蜗杆(18)之间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下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多个所述支撑杆(11)下侧外周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钢管地基加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安装有钢管桩,所述钢管桩中部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外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块,前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部均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下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本技术中,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通过动力组件将移动块同时下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通过转动螺纹管带动内壁的第二丝杆和第一丝杆之间的距离对钢管桩的竖直角度进行微调,并能够将钢管桩稳定地固定在安装板中部,进而提高钢管桩地基基础加固结构的实用、方便和稳定以及加固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坤,朱丙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粤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6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3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