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支撑钢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6  81


本技术涉及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撑钢架。


背景技术:

1、钢架是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各杆件主要受弯,钢架的结点主要是钢结点,也可以有部分铰结点或组合结点,建筑结构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很多建筑结构在建成并承受使用负载前,使用支撑钢架对其进行支撑稳固,当混凝土等结构凝固成型后再将其拆去承担负载。

2、经检索,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320945500.7,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支撑钢架,通过在横架的顶部设置支板,支板利用其底部的螺杆,配合横架下方横板以及螺母,可以实现对支板高度的调整和锁定,可以先调整横架高度,然后再利用螺母调整支板高度,使其被抵紧的支撑在需要支撑的结构下表面,可以使其能够被抵紧牢固的支撑在建筑结构的下表面,通过在螺杆的外圈设置有两个螺母,在利用螺母锁定限定螺杆高度后,再使另一个螺母与其抵紧接触,可以提高螺母的防滑效果。

3、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该支撑钢架需要人力将横架向上推至指定位置,因此当需要支撑的位置过高时,工作人员便无法将横架推到指定的位置上,此时整个支撑钢架便无法实现对指定位置进行支撑的要求,当锁紧栓全部拧松并抽下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支杆或横架向上推动,同时还需要将锁紧栓重新拧紧,若两组支筒相隔距离较远时,便需要多名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将锁紧栓重新拧紧,这一过程,不仅浪费工作人员时间,同时还会影响该支撑钢架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包括把手杆,所述把手杆外壁转动连接有把手套,把手杆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斜面齿轮,斜面齿轮均设置在底箱内部,斜面齿轮顶端啮合有齿轮盘,齿轮盘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外壁均螺纹传动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凸块,升降柱相对面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中心处均粘接有垫板,底箱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柱壳,升降柱相对面底端均与柱壳内壁一侧滑动连接,位于齿轮凸块相对面的柱壳内壁顶端安装有能够滑动的齿轮插块。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底箱内壁一侧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转杆外壁底端能够在转环内部转动,所述转杆底部均与连杆顶部焊接;连杆能够带着转杆转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底箱底部均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活动端均与齿轮盘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转轴,能够让齿轮盘进行转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柱壳内壁一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壳,所述套壳内壁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穿孔板,所述穿孔板内壁两端均套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壁底端均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插杆底部均与齿轮插块顶部两端焊接,所述齿轮插块外壁均与套壳内壁底端滑动连接;通过在插杆外壁底端设置复位弹簧,可以将齿轮插块直接推出套壳,此时齿轮插块顶端会与齿轮凸块内壁啮合,从而阻止齿轮凸块底部的升降柱下滑,对升降柱起到固定的作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插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底部前端内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柱壳相反面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内壁均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外壁底端能够与卡槽内壁插接;通过设置拉板,可以对插杆和齿轮插块进行拉动,通过设置卡块与放置框之间简易的连接方式,使得卡块的拆装步骤更加方便快捷,将卡块从放置框中取出后,再将其插入卡槽内壁,这样便可以对拉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齿轮插块便会被固定在套壳内壁,随后便可以对升降柱和支撑架进行回收。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底箱相反面均焊接有承重块,所述承重块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通过设置螺纹杆与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转动的螺纹杆可以在顶板内壁上下移动,同时螺纹杆底部的第二转轴和滑块也会跟着一起上下移动,当螺纹杆向下移动时,滑块底部的万向轮便会被放置在地面上,同时整个支撑钢架会被微微抬起。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滑块外壁均与滑槽内壁底端滑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外壁能够套入滑槽内壁;当万向轮被全部放置在地面上时,此时利用万向轮,便可以对整个支撑钢架进行推动。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通过设置把手套,可以让把手杆更加方便转动,同时对工作人员手部起到保护作用,当工作人员单手握紧把手套对把手杆进行转动时,连杆便会带着转杆和斜面齿轮一起转动,当斜面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齿轮盘和螺纹柱一起转动,此时螺纹套可以在转动的螺纹柱外壁上下移动,同时螺纹套外壁的升降柱和支撑架结构也会跟着一起上下移动,从而起到调节支撑架高度的作用,齿轮插块可以对升降柱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支撑的位置过高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杆,便也可以将支撑钢架升至指定位置上,同时不需要对升降结构进行固定,不仅节约了工作人员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支撑钢架的使用效率。

18、(2):通过设置螺纹杆与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转动的螺纹杆可以在顶板内壁上下移动,同时螺纹杆底部的第二转轴和滑块也会跟着一起上下移动,当螺纹杆向下移动时,滑块底部的万向轮便会被放置在地面上,同时整个支撑钢架会被微微抬起,当螺纹杆无法继续向下转动时,万向轮便会被彻底的放置在地面上,此时利用万向轮,便可以对整个支撑钢架进行推动,通过设置卡块与放置框之间简易的连接方式,使得卡块的拆装步骤更加方便快捷,将卡块从放置框中取出后,再将其插入卡槽内壁,这样便可以对拉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齿轮插块便会被固定在套壳内壁,随后便可以对升降柱和支撑架进行回收。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包括把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1)外壁转动连接有把手套(2),把手杆(1)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杆(3),连杆(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4),转杆(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斜面齿轮(6),斜面齿轮(6)均设置在底箱(7)内部,斜面齿轮(6)顶端啮合有齿轮盘(10),齿轮盘(10)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1),螺纹柱(11)外壁均螺纹传动连接有螺纹套(12),螺纹套(12)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柱(13),升降柱(13)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凸块(14),升降柱(13)相对面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顶部中心处均粘接有垫板(16),底箱(7)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柱壳(17),升降柱(13)相对面底端均与柱壳(17)内壁一侧滑动连接,位于齿轮凸块(14)相对面的柱壳(17)内壁顶端安装有能够滑动的齿轮插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7)内壁一侧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转环(5),所述转杆(4)外壁底端能够在转环(5)内部转动,所述转杆(4)底部均与连杆(3)顶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7)底部均焊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顶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活动端均与齿轮盘(10)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壳(17)内壁一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套壳(18),所述套壳(18)内壁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穿孔板(19),所述穿孔板(19)内壁两端均套接有插杆(20),所述插杆(20)外壁底端均套接有复位弹簧(21),所述插杆(20)底部均与齿轮插块(22)顶部两端焊接,所述齿轮插块(22)外壁均与套壳(18)内壁底端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0)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板(23),所述拉板(23)底部前端内壁均开设有卡槽(24),所述柱壳(17)相反面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框(25),所述放置框(25)内壁均套接有卡块(26),所述卡块(26)外壁底端能够与卡槽(24)内壁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7)相反面均焊接有承重块(27),所述承重块(27)内壁均开设有滑槽(28),所述滑槽(28)内壁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29),所述顶板(29)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所述螺纹杆(30)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1),所述第二转轴(3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外壁均与滑槽(28)内壁底端滑动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3),所述万向轮(33)外壁能够套入滑槽(28)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支撑钢架,包括把手杆,把手杆外壁转动连接有把手套,把手杆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杆,转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斜面齿轮,斜面齿轮均设置在底箱内部,斜面齿轮顶端啮合有齿轮盘,齿轮盘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外壁均螺纹传动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柱,当工作人员单手握紧把手套对把手杆进行转动时,从而起到调节支撑架高度的作用,齿轮插块可以对升降柱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支撑的位置过高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杆,便也可以将支撑钢架升至指定位置上,同时不需要对升降结构进行固定,不仅节约了工作人员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支撑钢架的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翟红芳,王伟,刘丽娅,庄坤,胡保帅,刘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晓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29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