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结晶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6  71


本技术涉及制药,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氮结晶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现代制药技术中,常使用到结晶技术对药液进行分离纯化。在药液结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局部进行降温,让液体局部进行冷却形成晶粒,超低温产生的晶粒作为配液罐的晶核,从而加速结晶。

2、在现有技术中,现场的配液罐上未配备相应的降温系统,因此配液罐内晶核形成速度慢,且位置不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配液罐内晶核形成速度慢和位置不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具有可在配液罐内快速形成晶核,并使晶核位置固定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包括:

4、配液罐,其侧部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连接口;

5、冷却管,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连接口内,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配液罐的外部,且所述冷却管的此端端部具有一个氮气入口,此端的侧部具有一个氮气出口;

6、液氮罐,通过一根管道与所述冷却管的氮气入口连通;

7、其中,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第一压力表和调节阀。

8、可选地,所述管道上自所述液氮罐一端向所述冷却管一端依次设置有出液阀、第二压力表、调节阀、减压阀、安全阀和第一压力表。

9、可选地,所述配液罐、调节阀、减压阀、安全阀和第一压力表均设于室内,所述出液阀与所述液氮罐均设于室外。

10、可选地,所述冷却管呈倾斜状设于所述配液罐的侧壁上。

11、可选地,所述配液罐的侧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口位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所述冷却管插入所述连接管内,所述冷却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具有配对的连接法兰。

12、可选地,所述冷却管包括:

13、外管,其侧部设有所述氮气出口,所述外管的一端设于所述配液罐内;

14、内管,一端与所述管道可拆卸连接,且此端为所述氮气入口,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内管的端部与所述外管的端部之间存在间距;

15、其中,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16、可选地,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17、可选地,所述氮气出口靠近所述外管位于所述配液罐外部的一端。

18、可选地,所述内管远离其为氮气入口的一端位于所述液氮罐内。

19、可选地,所述外管的侧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的端部形成所述氮气出口。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首先在配液罐的侧部设置一个连接口,并将冷却管通过连接口插入配液罐内,该冷却管的氮气入口和氮气出口均位于配液罐的外部。工作时,通过管道和氮气入口向冷却管内通入低温的氮气,氮气在冷却管内,对冷却管位于配液罐内的一端进行降温,从而使得配液罐内的局部温度下降,使得晶核在冷却管上形成。

22、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快速的在配液罐内形成晶核,且晶核位于冷却管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氮结晶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氮结晶冷却系统,目的是解决配液罐内晶核形成速度慢和位置不固定的技术问题。该冷却系统包括:配液罐,其侧部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连接口;冷却管,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连接口内,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配液罐的外部,且所述冷却管的此端端部具有一个氮气入口,此端的侧部具有一个氮气出口;液氮罐,通过一根管道与所述冷却管的氮气入口连通;其中,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第一压力表和调节阀。该冷却系统具有可在配液罐内快速形成晶核,并使晶核位置固定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恩福,詹付凤,陈强,涂凌,潘作辉,李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2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