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6  76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降温,具体是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2、反应釜在工作时会因为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造成反应釜内压的升高,但现有的反应釜在降温过程中,因冷却水需自然降温,散热的效率较差而使得散热的效果不佳,尤其是冷却水的降温处理不能使得水温及时下降,使得冷却水的整体用量也被迫增加,余热的水不能循环利用,浪费资源,而且只对反应釜的外表面进行降温,降温的速率比较慢。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散热箱盖,所述散热箱盖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注水孔,所述散热箱盖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水管,所述散热箱盖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冷水管转动连接,所述冷水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冷水管左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口;

4、所述制冷箱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底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抽水管左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反应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反应内胆,所述反应内胆的外表面环绕连接有金属软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内胆底部的出口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钉。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且高压喷头为不锈钢材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下表面的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支腿,且支腿为防水材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制冷箱,可以将冷却反应釜后余热的水再次循环冷却后利用,节省了水资源,通过设置散热箱盖,可以将余热的水快速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通过设置第一水泵可以将制冷箱内的冷水快速抽取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内,通过设置散热板,既可以快速降温,也起到储存冷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冷却箱,可以将壳体的整个外表面进行冷却。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可以带动转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工作,通过设置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环绕于反应内胆的外表面,可以起到给反应内胆快速降温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降温机构(2),所述降温机构(2)包括制冷箱(201),所述制冷箱(2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散热箱盖(202),所述散热箱盖(20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注水孔(203),所述散热箱盖(202)顶部的左侧开设有吸水口(204),所述吸水口(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水管(206),所述散热箱盖(20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05),且第一水泵(205)的输出端与冷水管(206)转动连接,所述冷水管(20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口(207),所述冷水管(20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口(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反应机构(3),所述反应机构(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03),所述伺服电机(3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07),所述转杆(30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反应内胆(305),所述反应内胆(305)的外表面环绕连接有金属软管(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内胆(305)底部的出口活动连接有密封盖(309),所述密封盖(30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螺钉(3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进料口(302),且进料口(302)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2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211),且高压喷头(211)为不锈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下表面的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支腿(304),且支腿(304)为防水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降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应釜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底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本技术通过设置制冷箱,可以将冷却反应釜后余热的水再次循环冷却后利用,节省了水资源,通过设置散热箱盖,可以将余热的水快速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通过设置第一水泵可以将制冷箱内的冷水快速抽取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内,通过设置散热板,既可以快速降温,也起到储存冷水的作用,通过设置冷却箱,可以将壳体的整个外表面进行冷却。

技术研发人员:顾聪,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科华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1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