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无缝钢管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缩管机用的管体定位小车。
背景技术:
1、无缝钢管加工过程中拔管处理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加工方式,在拔管处理之前通常需要对管体的一端进行缩管处理(也叫轧尖处理),这主要是便于管体的一端穿过拔管模与拔管小车固定,这样才能让拔管小车拖动管体的一端使管体经过拔管模而完成拔管处理,因此缩管处理是无缝钢管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目前缩管工作比较多的还是依靠人工手持管体逐一通过缩管机来完成缩管处理,业界也不乏一些自动缩管机,通过机械手夹持管体送入缩管机中完成加工,人工处理毫无疑问的是非常费时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管体在缩管过程中尾部可能会摆动而使操作人员受伤。而目前的自动缩管机虽然比较安全,但是用途比较单一,而且难于实现多工位上料,而自动缩管机难于实现多工位上料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上料机构无法将两根及以上钢管同时送入两个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内,也就是无法让两根及以上钢管各自停留在指定的位置处,因此每个缩管机和机械手都需要单独配置有一套上料机构,这样会极大地增加设备成本。
2、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定位两根钢管的自动缩管机用的管体定位小车。为此,本申请人巧妙地设计了本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有助于改进小车上的管体定位结构使两根钢管能够在不同位置定位,使两台缩管机能够依托一台上料机构实现两工位上料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缩管效率和降低了产品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包括一车板,所述车板的上方设置有一管体定位装置,所述管体定位装置包括一固定在车板上方的底架、一对前后间隔固定在底架左端上方的主动轮座、一对前后间隔固定在底架右端上方的被动轮座、一旋转地设置在两主动轮座之间的主动轮、一旋转地设置在两被动轮座之间的被动轮和一驱动主动轮旋转的电机,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置有一托管皮带,所述托管皮带前侧左右间隔设置有一上下滑动的第一定位柱和一上下滑动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右侧设置有一第一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定位柱右侧设置有一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定位柱与第一定位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定位传感器,所述主动轮座的高度小于被动轮座的高度而使主动轮低于被动轮,所述托管皮带的上表面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结构。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板下方安装有一组轨道轮。
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与一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又通过一减速箱座固定在一主动轮座的一侧,所述减速箱上构成有一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在穿过减速箱座和对应一侧的主动轮座后与主动轮传动连接。
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架上在位于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的位置处间隔设置有一对托架,所述托架上端向托管皮带一侧折弯有一托架悬臂,两所述托架悬臂之间构成有一设置在托管皮带下方的皮带托板,所述的托架之间向管体托举装置一侧构成有一安装侧板,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和第三定位传感器分别固定在安装侧板上,所述安装侧板相对于第一定位柱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一定位柱滑座,所述安装侧板相对于第二定位柱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二定位柱滑座,所述第一定位柱在第一定位柱滑座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定位柱滑座在第二定位柱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底架相对于第一定位柱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一定位柱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柱气缸通过一对第一定位柱气缸铰接座与底架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柱气缸向上构成有一第一定位柱气缸柱,所述第一定位柱气缸柱端部与第一定位柱的下端铰接,所述的底架相对于第二定位柱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二定位柱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柱气缸通过一对第二定位柱气缸铰接座与底架固定,所述第二定位柱气缸向上构成有一第二定位柱气缸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气缸柱端部与第二定位柱的下端铰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皮带托板呈倾斜状态并且与托管皮带上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7、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车板上在对应于第一定位柱以及在对应于第二固定柱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气缸让位槽。
8、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下降状态下的上端面高度低于托管皮带的上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在上升状态下的上端面高度高于托管皮带的上表面的高度。
9、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第三定位传感器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托管皮带的上表面的高度。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管体定位装置使管体两工位定位的结构,因而不仅可以使两台缩管机依托一台上料机构实现两工位上料的目的,还有效地提高了缩管效率,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1.一种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包括一车板(1),所述车板(1)的上方设置有一管体定位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定位装置(2)包括一固定在车板上方的底架(21)、一对前后间隔固定在底架(21)左端上方的主动轮座(211)、一对前后间隔固定在底架(21)右端上方的被动轮座(212)、一旋转地设置在两主动轮座(211)之间的主动轮(2111)、一旋转地设置在两被动轮座(212)之间的被动轮(2121)和一驱动主动轮(2111)旋转的电机(23),所述主动轮(2111)和被动轮(2121)之间设置有一托管皮带(22),所述托管皮带(22)前侧左右间隔设置有一上下滑动的第一定位柱(253)和一上下滑动的第二定位柱(263),所述第一定位柱(253)右侧设置有一第一定位传感器(27),所述第二定位柱(263)右侧设置有一第二定位传感器(28),所述第二定位柱(263)与第一定位传感器(27)之间设置有一第三定位传感器(29),所述主动轮座(211)的高度小于被动轮座(212)的高度而使主动轮(2111)低于被动轮(2121),所述托管皮带(22)的上表面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下方安装有一组轨道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23)与一减速箱(231)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231)又通过一减速箱座(2311)固定在一主动轮座(211)的一侧,所述减速箱(231)上构成有一输出轴(2312),所述输出轴(2312)在穿过减速箱座(2311)和对应一侧的主动轮座(211)后与主动轮(2111)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1)上在位于主动轮(2111)和被动轮(2121)之间的位置处间隔设置有一对托架(24),所述托架(24)上端向托管皮带(22)一侧折弯有一托架悬臂(241),两所述托架悬臂(241)之间构成有一设置在托管皮带(22)下方的皮带托板(242),所述的托架(24)之间向管体托举装置(3)一侧构成有一安装侧板(243),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27)、第二定位传感器(28)和第三定位传感器(29)分别固定在安装侧板(243)上,所述安装侧板(243)相对于第一定位柱(253)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一定位柱滑座(254),所述安装侧板(243)相对于第二定位柱(263)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二定位柱滑座(264),所述第一定位柱(253)在第一定位柱滑座(254)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定位柱滑座(264)在第二定位柱(263)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底架(21)相对于第一定位柱(253)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一定位柱气缸(25),所述第一定位柱气缸(25)通过一对第一定位柱气缸铰接座(251)与底架(21)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柱气缸(25)向上构成有一第一定位柱气缸柱(252),所述第一定位柱气缸柱(252)端部与第一定位柱(253)的下端铰接,所述的底架(21)相对于第二定位柱(263)的位置处安装有一第二定位柱气缸(26),所述第二定位柱气缸(26)通过一对第二定位柱气缸铰接座(261)与底架(21)固定,所述第二定位柱气缸(26)向上构成有一第二定位柱气缸柱(262),所述第二定位柱气缸柱(262)端部与第二定位柱(263)的下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托板(242)呈倾斜状态并且与托管皮带(22)上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1)上在对应于第一定位柱(253)以及在对应于第二定位柱(263)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气缸让位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253)和第二定位柱(263)在下降状态下的上端面高度低于托管皮带(22)的上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定位柱(253)和第二定位柱(263)在上升状态下的上端面高度高于托管皮带(22)的上表面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缩管机用管体定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27)、第二定位传感器(28)、第三定位传感器(29)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托管皮带(22)的上表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