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合页,具体涉及一种合页。
背景技术:
1、门窗主要用于室内的通风和采光,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门窗主要包括框部和扇部,例如窗框、窗扇或者门框、门扇,传统中窗框和窗扇、门框和门扇主要通过铰链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窗扇在窗框上的固定或者开合。铰链,又称合页,是一种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转动的机械装置;一般采用可移动的组件,或者可折叠的材料构成。
2、现有技术中的合页在安装时均使用螺丝固定,在反复的安装拆卸的过程中,均会对螺丝孔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长时间下去,容易造成螺丝松动,影响合页的使用,同时会对门和门框造成损坏,且当螺丝松动后,需要调整合页的安装位置,会对门和门框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合页在安装时均使用螺丝固定,在反复的安装拆卸的过程中,均会对螺丝孔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长时间下去,容易造成螺丝松动,影响合页的使用,同时会对门和门框造成损坏,且当螺丝松动后,需要调整合页的安装位置,会对门和门框造成二次伤害。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包括:
3、门框合页结构,所述门框合页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连接钣金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门框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钣金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钣金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
4、门面合页结构,所述门面合页结构适于固定在门面上,所述门面合页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开设有插接通孔,所述卡接部适于卡接在所述插接通孔内,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门框合页结构旋转以形成合页的关闭或者打开状态;
5、其中,所述门面合页结构还包括快拆机构,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还开设有快拆插口,所述快拆插口与所述插接通孔连通设置,所述快拆机构适于安装在所述快拆插口内,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快拆组件和抵压部,所述快拆组件与所述抵压部相连,所述快拆组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快拆插口内,所述抵压部适于伸入所述插接通孔内;所述快拆组件具有收缩在所述插接通孔内以带动所述抵压部将所述卡接部抵压在所述快拆插口内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具有带动所述抵压部从所述插接通孔内弹出以使所述卡接部可在所述快拆插口内活动的第二工作状态。
6、可选地,上述的所述快拆组件包括:
7、快拆杆件,所述快拆杆件远离所述抵压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远离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设置;且沿着所述快拆杆件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
8、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适于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以及远离凹槽的一侧;
9、调节头,所述调节头设置在所述快拆组件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端,所述调节头可被按压或旋转以调节所述快拆组件的位置。
10、可选地,上述的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还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对应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快拆插口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可利用抵压到所述抵接块上的弹力驱动所述快拆组件朝向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移动。
11、可选地,上述的所述卡接部上远离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侧对应的卡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斜面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侧对应的卡接部的厚度;
12、所述抵压部对应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侧对应的抵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门框合页结构的一侧对应的抵压部的厚度;
13、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贴合并挤压固定所述卡接部。
14、可选地,上述的所述门面合页结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限位板分设在所述插接通孔的两侧以对所述卡接部进行限位。
15、可选地,上述的所述门面合页结构还包括调节卡块;所述调节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底端内壁上;
16、所述卡接部上对应所述调节卡块开设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适于卡接在所述调节卡块的顶端以对所述卡接部进行限位。
17、可选地,上述的所述门面合页结构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贯穿所述调节卡块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架相连,所述第一调节件可转动以使得所述调节卡块在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或远离门框合页结构的方向移动。
18、可选地,上述的所述调节卡块的顶端还设置有调节凸台,所述调节凸台适于与所述卡接部接触;
19、所述门面合页结构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贯穿所述调节卡块并抵接到所述限位板上,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凸台与其对应的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
20、可选地,上述的所述调节卡块的顶端开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顶端对应的抵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斜面底端对应的抵压部的厚度;
21、所述卡接凹槽对应所述第三斜面开设有第四斜面,所述第四斜面远离所述连接钣金件中轴线的对应的卡接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斜面靠近所述连接钣金件中轴线的对应的卡接凹槽的宽度。
22、可选地,上述的所述调节凸台靠近所述卡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五斜面顶端对应的所述调节凸台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五斜面底端对应的调节凸台的厚度;
23、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中轴线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五斜面开设有第六斜面,所述第六斜面远离所述中轴线的一侧对应的卡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六斜面靠近所述中轴线的一侧对应的卡接部的厚度。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5、1.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合页结构和门面合页结构;其中,门框合页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连接钣金件,第一安装架与门框可拆卸连接,连接钣金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连接钣金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门面合页结构适于固定在门面上,门面合页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开设有插接通孔,卡接部适于卡接在插接通孔内,连接部相对于门框合页结构旋转以形成合页的关闭或者打开状态;门面合页结构还包括快拆机构,第二安装架上还开设有快拆插口,快拆插口与插接通孔连通设置,快拆机构适于安装在快拆插口内,快拆机构包括快拆组件和抵压部,快拆组件与抵压部相连,快拆组件可移动地安装在快拆插口内,抵压部适于伸入插接通孔内;快拆组件具有收缩在插接通孔内以带动抵压部将卡接部抵压在快拆插口内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具有带动抵压部从插接通孔内弹出以使卡接部可在快拆插口内活动的第二工作状态。该合页分离成两部分,分别与门框与门扇固定,安装时更加方便,在装修时能够更好的保护门扇,由于合页隐藏在门缝之中更加提升了用户视觉感受,同时该合页具有可以快速的进行拆卸和组装,提高施工效率,且在后续的拆卸和组装过程中,不需要对门框和门面上的螺钉进行移出和重新拧紧,因此,不会造成螺丝松动,不会对门和门框造成损坏,更不会对门和门框造成二次伤害。
1.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组件(22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21)上还设置有抵接块(213),所述抵接块(213)对应所述第二凹槽(2215)设置在所述快拆插口(212)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2212)可利用抵压到所述抵接块(213)上的弹力驱动所述快拆组件(221)朝向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22)上远离所述门框合页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1222),所述第一斜面(1222)远离所述门框合页结构(1)的一侧对应的卡接部(12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斜面(1222)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1)的一侧对应的卡接部(12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面合页结构(2)还包括限位板(223),所述限位板(223)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限位板(223)分设在所述插接通孔(211)的两侧以对所述卡接部(122)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面合页结构(2)还包括调节卡块(23);所述调节卡块(2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21)的底端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面合页结构(2)还包括第一调节件(24),所述第一调节件(24)贯穿所述调节卡块(23)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架(21)相连,所述第一调节件(24)可转动以使得所述调节卡块(23)在靠近所述门框合页结构(1)或远离门框合页结构(1)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块(23)的顶端还设置有调节凸台(251),所述调节凸台(251)适于与所述卡接部(122)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块(23)的顶端开设有第三斜面(231),所述第三斜面(231)顶端对应的抵压部(22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斜面(231)底端对应的抵压部(222)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凸台(251)靠近所述卡接部(1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斜面(252),所述第五斜面(252)顶端对应的所述调节凸台(25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五斜面(252)底端对应的调节凸台(251)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