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然后外部包裹橡胶外皮作为绝缘层。而在高压情况下使用的电缆,对于其绝缘要求很高,因此在使用之前通常会进行外部的检测,以保证外部包裹的橡胶外皮不会由于损伤导致出现漏电的危险。现有的检测通常是采用一个与电机相连的辊筒缠绕电缆,同时是的电连通过摄像机等视觉检测装置做视觉检测,当摄像机检测到损伤时,关闭电机,然后人工确认是否确实出现了损伤,若发现机器检测失误则会继续检测(机器检测的误检率较高,因此每次检测常需要停机多次)。但是这种装置,每次人工确认均需要关闭电机,然后再开启电机,非常浪费时间,且电机频繁关启也会导致电机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时间不停机的人工检查,提高了电缆检测的检测效率,并且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被动滚筒和主动滚筒,被动滚筒和主动滚筒之间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主动滚筒连接有第一转轴的一端,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伸入柱形筒内;第一转轴与柱形筒通过轴承相连,轴承上安装有油封;柱形筒内放置有粘物,所述粘物为不干胶或黄油;柱形筒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连接有旋转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动力装置为电机。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环,安装环的内环上沿周向均匀安装有至少三个摄像头,摄像头有线或无线连接有电脑,电脑电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安装环安装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旋转动力装置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被动滚筒1和主动滚筒2,被动滚筒1和主动滚筒2之间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3,所述主动滚筒2连接有第一转轴4的一端,第一转轴4的另一端伸入柱形筒5内;第一转轴4与柱形筒5通过轴承6相连,轴承6上安装有油封7;柱形筒5内放置有粘物8,所述粘物8为不干胶或黄油;柱形筒5连接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连接有旋转动力装置10,如电机等。
视觉检测装置3包括安装环31,安装环31的内环上沿周向均匀安装有至少三个摄像头32,摄像头32有线或无线连接有电脑33,电脑33电连接有声光报警器34。安装环31安装在支撑杆11上。
第二转轴9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1,旋转动力装置10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1;第一皮带轮91和第二皮带轮101之间通过皮带12实现传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被动滚筒1上缠绕的电缆穿过安装环31缠绕到主动滚筒2上,主动滚筒2被第一转轴4带动旋转,第一转轴4的动力来自于柱形筒5与第一转轴4粘着产生的粘着力。电缆不断被缠绕到主动滚筒2上的同时不断穿过安装环31被摄像头32拍照进行视觉检测,当检测到电缆外皮可能有破损时,声光报警器34报警,此时将电缆拉住或回拉人工确认是否误检即可。具体的由于是通过由于通过不干胶或黄油的粘着力带动第一转轴4旋转,而粘着力的大小只在100-300n之间,因此当拉住电缆时,第一转轴4停止转动,而电机仍然可以带动柱形筒5旋转,因此人工确认是不需要关闭电机,从而提高检查的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1.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被动滚筒(1)和主动滚筒(2),被动滚筒(1)和主动滚筒(2)之间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滚筒(2)连接有第一转轴(4)的一端,第一转轴(4)的另一端伸入柱形筒(5)内;第一转轴(4)与柱形筒(5)通过轴承(6)相连,轴承(6)上安装有油封(7);柱形筒(5)内放置有粘物(8),所述粘物(8)为不干胶或黄油;柱形筒(5)连接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连接有旋转动力装置(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装置(10)为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装置(3)包括安装环(31),安装环(31)的内环上沿周向均匀安装有至少三个摄像头(32),摄像头(32)有线或无线连接有电脑(33),电脑(33)电连接有声光报警器(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1)安装在支撑杆(1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9)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91),旋转动力装置(10)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01);第一皮带轮(91)和第二皮带轮(101)之间通过皮带(12)传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