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
背景技术:
1、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传统开放手术逐渐被新式的微创手术所取代。如传统的开腹手术已被腹腔镜(3d、4d、机器人)所取代,腹腔镜手术已成功应用于普外科(胃肠、肝胆)、泌尿外科、妇科等外科科室。
2、目前所有腹腔镜均需要借助腹腔穿刺鞘进行手术,一般每台手术,最少需要三个穿刺鞘(5mm、10mm、12mm),复杂手术往往需要5-6个。如申请号为202311596938.x的专利,目前穿刺鞘主要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3、1、所有穿刺鞘外,均有单向螺纹结构(或阶梯),即穿刺时,由于此螺纹结构(或阶梯)向内方向小,向外的稍大,因此鞘进入时顺向,省力,亦不会产生切割作用,但手术结束拔鞘时,由于与鞘进入方向恰好相反,此时出来的螺纹结构(或阶梯)大,因此出现鞘的螺纹(或阶梯)与人体组织产生切割作用,损伤组织,而且此通道较小,不易来开止血,一旦损伤较大血管或动脉,则有继发大出血风险。
4、2、目前所有鞘,均无固定装置。由于鞘为空心,手术时,所有手术器械均需在鞘芯进进出出,容易带动鞘进进出出移动,如鞘向腹腔内移动,由于过长的鞘在腹腔内,影响器械在腹腔内活动,必然影响手术操作;如鞘向外移动,一旦鞘前端移动到肌肉层,则通道丢失,器械无法顺利达到腹腔,此时需要再次重新穿刺,此时必然再次损伤组织。为防止鞘向外移动,目前临床医生只有一种办法,即在体表用三角针带线缝合皮肤,然后将缝线捆绑在鞘的螺纹结构(或阶梯)处,防止鞘向外移动。但目前无法阻挡鞘向腹腔内移动,一旦鞘向腹腔内移动,临床医生只有一种办法,即手术助手,用手将鞘向外牵拉至合适位置,方便手术。
5、3、蜈蚣疤痕形成,影响美观。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愈来愈注重术后疤痕美观,尤其年轻人在沙滩或穿着时尚服装暴露腹部时,蜈蚣疤痕的视觉冲击,往往让患者自卑不已。由于上述2中提到,为防止鞘向外移动,需三角针带线缝合皮肤。三角针在皮肤进针和出针,伤口均呈现三角不规则图形,因此所有针眼均会出现疤痕愈合(即一个点状),而术后穿刺口可采用皮内缝合,术后疤痕一条线,这样就形成蜈蚣状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穿刺器会造成切割损伤,固定方式会对皮肤造成额外的伤害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产生切割损伤,穿刺器采用弹性固定防止对皮肤造成额外的创伤,固定可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皮肤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点在于,所述腹腔穿刺器还包括一球囊固定装置、一外固定装置、一穿刺器外鞘以及一穿刺器鞘芯,
4、所述球囊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球囊主体、一注液管以及一注液软阀;
5、所述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压扣、锁紧件以及固定压杆,所述固定压扣套设于穿刺器外鞘,所述固定压扣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穿刺器外鞘锁紧固定,所述固定压杆设于固定压扣外表面且向腹腔穿刺器的下方凸起;
6、所述穿刺器外鞘上设有容纳球囊主体和注液管的容纳槽,所述注液管设于固定压扣内侧且两端通过扣环固定;
7、所述穿刺器鞘芯设于所述穿刺器外鞘内。
8、较佳地,所述穿刺器外鞘的两端设有容纳环扣的环形槽。
9、较佳地,所述穿刺器外鞘的一侧的壁厚大于另一侧的壁厚,所述容纳槽设于穿刺器外鞘壁厚较大的一侧外表面。
10、较佳地,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小于注液管的外直径。
11、较佳地,穿刺器外鞘壁厚较大一侧的长度大于穿刺器外鞘壁厚较小一侧的长度,球囊主体设于底端环扣的下方。
12、较佳地,所述锁紧件为紧定螺钉,所述固定压扣上设有与紧定螺钉配合的螺孔,紧定螺钉穿过所述螺孔与穿刺器外鞘固定。
13、较佳地,所述穿刺器外鞘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或哑光表面。
14、较佳地,所述固定压扣的底部设有一安装凸起,所述固定压杆设于所述安装凸起的底部。
15、较佳地,所述安装凸起上设有两个固定压杆,两个固定压杆的间距与球囊主体鼓起后的尺寸匹配。
16、较佳地,所述固定压杆的材质为硅胶。
17、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1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具可以避免产生切割损伤,穿刺器采用弹性固定防止对皮肤造成额外的创伤,固定可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的皮肤。
2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可完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还能减轻穿刺阻力,亦可达到可视穿刺,达到无损伤穿刺情况:
21、1、无切割损伤:本创新鞘前端无螺纹结构(或阶梯),即鞘的前段光滑,进出组织无切割损伤。
22、2、鞘的弹性固定,无需额外缝合:鞘的前端背侧,设定一小球囊(非沿鞘一圈球囊,因为术中缝合针为弯针,拉出时易划破鞘的腹侧球囊),当鞘进入腹腔后,向此球囊少量充气或生理盐水,球囊鼓起,防止鞘外移,而球囊受压变形,形成弹性固定。鞘末端设计可调节的外固定装置,当鞘进入腹腔且向球囊内充气或注入生理盐水,此时向外轻拉鞘,使球囊紧贴腹壁,在通过调节外固定装置至合适位置,使外固定装置底部(亦为弹性设计,如硅胶材质)紧贴皮肤,防止鞘向腹腔方向移动,此时鞘可完美固定,无需额外皮肤缝合带线固定,因此亦无针眼疤痕形成,解除蜈蚣疤痕烦恼。
23、3、可调节的固定:外固定装置可调节设计,即根据腹壁厚度可控调节,可满足腹壁1cm(超级瘦人群),亦可满足肥胖人群。
1.一种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穿刺器还包括一球囊固定装置、一外固定装置、一穿刺器外鞘以及一穿刺器鞘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外鞘的两端设有容纳环扣的环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外鞘的一侧的壁厚大于另一侧的壁厚,所述容纳槽设于穿刺器外鞘壁厚较大的一侧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小于注液管的外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穿刺器外鞘壁厚较大一侧的长度大于穿刺器外鞘壁厚较小一侧的长度,球囊主体设于底端环扣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紧定螺钉,所述固定压扣上设有与紧定螺钉配合的螺孔,紧定螺钉穿过所述螺孔与穿刺器外鞘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外鞘的外表面为光滑表面或哑光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扣的底部设有一安装凸起,所述固定压杆设于所述安装凸起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上设有两个固定压杆,两个固定压杆的间距与球囊主体鼓起后的尺寸匹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双向弹性固定的腹腔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杆的材质为硅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