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喷灌设计应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目前,为了应对综合化的农业、园林种植、栽培环境,开始应用喷滴灌集中、一体设置的灌溉,空中、地下同时能够进行灌溉浇水,但一体设计的喷滴灌技术为喷灌和滴灌的机械组装,功能上独立,如地面植物采用滴灌,依旧用管道灌水器近距离灌溉,降低种植空间;而高空喷灌又显得安装距离过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包括喷头、连接主路水管的水泵和竖直设置的支脚,支脚上水平固有前后对称的滴灌承载板,滴灌承载板上设有滴灌槽;前后滴灌承载板之间固有横梁板,横梁板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卡接有竖直的喷灌承载梁,喷头设于喷灌承载梁上端;还包括设于喷灌承载梁内部的三通管套,主路水管穿过喷灌承载梁且套于三通管套内部;三通管套上还分支设有喷灌支管和滴灌支管,喷灌支管竖直向上设于喷灌承载梁内部且与喷头连接,滴灌支管设于滴灌承载板内部且连通滴灌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水路主管同时供应喷灌、滴灌用水,采用空中搭建喷滴灌框架结构,喷灌置于滴灌框架上,供水管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部,使用时直接安装喷头、滴灌头即可,喷滴灌框架结构中留下足够空间进行多植物栽种。具体的,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包括喷头、连接主路水管的水泵和竖直设置的支脚,支脚前后竖直埋设固定设置两对,作为支撑,地面高度在200mm以上,留下种植空间;支脚上水平焊接固有前后对称的滴灌承载板,为铝合金板,为了架设滴灌管路,在滴灌承载板上表一体加工焊接上凸起板,其上设有凹槽的滴灌槽,滴灌管路铺设安装于滴灌槽内,与滴灌支管连通,作为滴灌水源;在前后滴灌承载板之间垂直焊接有横梁板,横梁板同样间距设置,留下高生长种植物的生长空间,横梁板根据灌溉面积设置,横梁板同为铝合金板,内部留下通孔,作为下述滴灌支管的安装孔;在横梁板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卡接有竖直的喷灌承载梁,连接处采用粘接剂进行固定粘接,喷灌承载梁上端成型台阶状的凸台,喷头凸台上,位于喷灌承载梁内部开设竖直通孔,用于下述喷灌支管安装,喷灌支管端部设置螺纹,将喷灌用的喷头螺纹连接在喷灌支管上即可进行喷灌;本实用新型在喷灌承载梁内部设置三通管套,作为主路水管、滴灌和喷灌的水路设置形式,主路水管依次穿过多个设置的喷灌承载梁,且套于三通管套内部;在三通管套上还分支设有喷灌支管和滴灌支管,空间垂直设置,支路密封处理,喷灌支管竖直向上设于喷灌承载梁内部且与喷头连接,滴灌支管设于滴灌承载板内部且连通滴灌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水路主管同时供应喷灌、滴灌用水,采用空中搭建的一体喷滴灌框架结构,喷灌置于滴灌框架上,供水管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部,使用时直接安装喷头、滴灌头即可,方便,且喷滴灌框架结构下方及中部留下有足够的空间能够进行多植物栽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内部安装的三通管路示意图;
图中1、主路水管,2、凹槽,3、水泵,4、支脚,5、滴灌承载板,6、滴灌槽,7、横梁板,8、承载梁,9、凸台,10、喷灌支管,11、喷头,12、三通管套,13、滴灌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包括喷头11、连接主路水管1的水泵3和竖直设置的支脚4,支脚4上水平固有前后对称的滴灌承载板5,滴灌承载板5上设有滴灌槽6;前后滴灌承载板5之间固有横梁板7,横梁板7中部设有凹槽2,凹槽2内卡接有竖直的喷灌承载梁8,喷头11设于喷灌承载梁8上端;还包括设于喷灌承载梁8内部的三通管套12,主路水管1穿过喷灌承载梁8且套于三通管套12内部;三通管套12上还分支设有喷灌支管10和滴灌支管13,喷灌支管10竖直向上设于喷灌承载梁8内部且与喷头11连接,滴灌支管13设于滴灌承载板5内部且连通滴灌槽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水路主管同时供应喷灌、滴灌用水,采用空中搭建喷滴灌框架结构,喷灌置于滴灌框架上,供水管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部,使用时直接安装喷头、滴灌头即可,喷滴灌框架结构中留下足够空间进行多植物栽种。具体的,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包括喷头11、连接主路水管1的水泵3和竖直设置的支脚4,支脚4前后竖直埋设固定设置两对,作为支撑,地面高度在200mm以上,留下种植空间;支脚4上水平焊接固有前后对称的滴灌承载板5,为铝合金板,为了架设滴灌管路,在滴灌承载板5上表一体加工焊接上凸起板,其上设有凹槽的滴灌槽6,滴灌管路铺设安装于滴灌槽6内,与滴灌支管13连通,作为滴灌水源;在前后滴灌承载板5之间垂直焊接有横梁板7,横梁板7同样间距设置,留下高生长种植物的生长空间,横梁板7根据灌溉面积设置,横梁板7同为铝合金板,内部留下通孔,作为下述滴灌支管13的安装孔;在横梁板7中部设有凹槽2,凹槽2内卡接有竖直的喷灌承载梁8,连接处采用粘接剂进行固定粘接,喷灌承载梁8上端成型台阶状的凸台9,喷头11凸台9上,位于喷灌承载梁8内部开设竖直通孔,用于下述喷灌支管10安装,喷灌支管10端部设置螺纹,将喷灌用的喷头11螺纹连接在喷灌支管10上即可进行喷灌;本实用新型在喷灌承载梁8内部设置三通管套12,作为主路水管1、滴灌和喷灌的水路设置形式,主路水管1依次穿过多个设置的喷灌承载梁8,且套于三通管套12内部;如附图2所示,在三通管套12上还分支设有喷灌支管10和滴灌支管13,空间垂直设置,支路密封处理,喷灌支管10竖直向上设于喷灌承载梁8内部且与喷头11连接,滴灌支管13设于滴灌承载板5内部且连通滴灌槽6。
进一步地,滴灌槽6为设于滴灌承载板5上表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一体设置滴灌承载板5上表,内侧面开孔,滴灌支管13穿过。
进一步地,横梁板7间距500~1500mm设置,离地高度250~350mm。本实施例,为留下低矮作物生长高度,横梁板7间距500mm设置,离地高度300mm。
进一步地,承载梁8底部设有三通槽,三通管套12位于三通槽内。三通槽加工于承载梁8底部,与三通管套12配合,三通管套12位于三通槽内。
进一步地,滴灌承载板5为十块或十块以上,整体滴灌承载板5为柔性间距拼接结构。根据实际种植面积决定数量,采用单元的滴灌承载板5为载体,间距设置,呈柔性安装,便于转弯。
显然,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水路主管同时供应喷灌、滴灌用水,采用空中搭建喷滴灌框架结构,喷灌置于滴灌框架上,供水管置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部,使用时直接安装喷头、滴灌头即可,喷滴灌框架结构中留下足够空间进行多植物栽种。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包括喷头(11)、连接主路水管(1)的水泵(3)和竖直设置的支脚(4),其特征在于:支脚(4)上水平固有前后对称的滴灌承载板(5),滴灌承载板(5)上设有滴灌槽(6);前后滴灌承载板(5)之间固有横梁板(7),横梁板(7)中部设有凹槽(2),凹槽(2)内卡接有竖直的喷灌承载梁(8),喷头(11)设于喷灌承载梁(8)上端;还包括设于喷灌承载梁(8)内部的三通管套(12),主路水管(1)穿过喷灌承载梁(8)且套于三通管套(12)内部;三通管套(12)上还分支设有喷灌支管(10)和滴灌支管(13),喷灌支管(10)竖直向上设于喷灌承载梁(8)内部且与喷头(11)连接,滴灌支管(13)设于滴灌承载板(5)内部且连通滴灌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滴灌槽(6)为设于滴灌承载板(5)上表的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板(7)间距500~1500mm设置,离地高度250~3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喷灌承载梁(8)底部设有三通槽,三通管套(12)位于三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喷滴灌集中的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滴灌承载板(5)为十块或十块以上,整体滴灌承载板(5)为柔性间距拼接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