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包括小腿支撑件,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小腿支撑件会减小行人小腿受到的伤害。目前,为了提升小腿支撑件对行人小腿的减伤效果,会在小腿支撑件上设置加强筋,但是不同厂家在小腿支撑件上设置加强筋的方式以及加强筋的结构多种多样,减伤效果也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其能够提升对行人小腿的减伤效果。并且,本申请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车辆前端结构的一种车辆。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包括小腿支撑件,所述小腿支撑件包括:
4、前边缘,位于车辆的前端;
5、后边缘,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6、多个加强部,从所述后边缘延伸至所述前边缘,且全部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前边缘和所述后边缘之间成扇形分布。
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包括:
8、边界凸条,凸出的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件上,并从所述前边缘延伸至所述后边缘,且相邻两个所述边界凸条围成加强区域;
9、加强筋,在所述加强区域中沿折线连续设置。
10、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包括:
11、加强凸起,从所述前边缘延伸至所述后边缘;
12、加强筋,在所述加强凸起上沿折线连续设置。
1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边界凸条或加强凸起与所述小腿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边界凸条或所述加强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
14、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为连接于所述小腿支撑件上的加强板,并且,所述加强筋为连接于所述加强凸起上的加强条。
15、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为奇数个,并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加强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加强部两侧的侧边加强部,其中:
16、所述中间加强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边缘的中点和所述后边缘的中点连接,并且所述侧边加强部关于所述中间加强部对称设置。
17、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边缘为弧形边缘,并包括弯曲程度较小的平缓边缘以及位于所述平缓边缘两侧且弯曲程度较大的弯曲边缘;所述后边缘为u形边缘,并包括位于中间的横向边缘以及位于两侧的纵向边缘,其中:
18、位于所述横向边缘和所述平缓边缘之间的所述加强部垂直于所述横向边缘设置,位于所述纵向边缘和所述弯曲边缘之间的所述加强部,在所述纵向边缘上的间距小于在所述弯曲边缘上的间距。
1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边缘为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组件的下唇。
20、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件顶部的保险杠蒙皮,所述保险杠蒙皮与所述小腿支撑件螺纹连接或卡接。
21、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
22、本申请提供的新型的车辆前端结构,包括小腿支撑件,此小腿支撑件具有前边缘和后边缘,前边缘位于车辆的前端,后边缘用于与车身连接,加强筋设置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并且从后边缘延伸至前边缘,同时,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区域内,全部的加强筋成扇形分布。通过如此设置,在车辆的前端与行人的小腿发生碰撞时,因为加强筋从前边缘延伸至后边缘,所以可以更好的将撞击力传递到车身,同时也使自身具有较强的刚度,不仅不易破损或变形,而且还能够对行人的小腿更好的进行支撑,从而减小了对行人腿部的伤害。
1.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支撑件,所述小腿支撑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边界凸条或加强凸起与所述小腿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边界凸条或所述加强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为连接于所述小腿支撑件上的加强板,并且,所述加强筋为连接于所述加强凸起上的加强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奇数个,并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间加强部以及位于所述中间加强部两侧的侧边加强部,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缘为弧形边缘,并包括弯曲程度较小的平缓边缘以及位于所述平缓边缘两侧且弯曲程度较大的弯曲边缘;所述后边缘为u形边缘,并包括位于中间的横向边缘以及位于两侧的纵向边缘,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缘为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组件的下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件顶部的保险杠蒙皮,所述保险杠蒙皮与所述小腿支撑件螺纹连接或卡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