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
背景技术:
1、钢筋保护层是指钢筋的外边缘到构件表面之间的厚度,保护层厚度不足则可能出现露筋的现象。一般来说施工人员会在底筋与模板之间增设垫块,使得底筋与模板相分离从而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规范要求,以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而对于梁来说,除了保证梁底的钢筋保护层具有复合规范的厚度,还需要保证梁侧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2、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在进行梁筋绑扎时通常只在梁底模板与梁底筋之间设置水泥垫块以防出现梁底露筋的情况,但是缺乏对于梁侧的有效防护。这样,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存在梁筋发生偏位,致使两侧保护层厚度不足的现象出现;比如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伸入到梁筋之间的振动棒、人员在板面上走动时直接踩塔梁筋而产生的振动,上述干扰因素都存在导致梁筋发生偏位,进而导致两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出现。
3、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在板面浇筑过程中,梁筋因缺少侧面防护出现梁筋偏位、进而导致梁侧保护层厚度不足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能够有效地解决两侧钢筋朝向梁侧模板偏移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出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用于分隔钢筋与模板,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包括:
3、第一挡条,第一挡条用于承接钢筋中的底筋;
4、两条第二挡条,两条第二挡条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条的两端,且第二挡条垂直于第一挡条设置。
5、其中,第一挡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分别用于连接两侧的第二挡条。
6、第一挡条包括多个第一节,第一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多个第一件通过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依次相连;
7、位于第一挡条的一端的第一节的第一凸起部用于连接一侧的第二挡条,位于第一挡条的另一端的第一节的第一凹陷部用于连接另一侧的第二挡条。
8、第二挡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第二凸起部用于连接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用于连接第一凸起部;
9、第二挡条包括若干个第二节,第二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多个第二节通过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凹陷部依次相连。
10、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还包括:支撑条,支撑条连接在第一挡条上并位于两侧的第二挡条之间,支撑条用于支撑钢筋中的二排筋。
11、支撑条包括至少一根立杆以及至少一根承条,立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挡条上,承条连接在立杆背离第一挡条的一端。
12、立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节,第三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相配。
13、第一节上设置有与第三凸起部相配的第四凹陷部,承条上朝向立杆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三凹陷部相配的第四凸起部;
14、或第一节上设置有与第三凹陷部相配的第四凸起部,承条上朝向立杆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三凸起部相配的第四凹陷部。
15、承条背离立杆的一面上设置有圆弧凹陷,圆弧凹陷与钢筋中的二排筋相配。
16、进一步地,承条上背离立杆的一面上设置有第四凸起部或第四凹陷部。
17、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第二挡条能够在梁侧钢筋与梁侧模板之间形成间隔,防止梁侧钢筋朝向梁侧模板偏移,确保梁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保证整根梁的结构耐久性;此外,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分别由第一节与第二节组成,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节数量的方式来改变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的长度,从而使得整个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梁。
1.一种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用于分隔钢筋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条上并位于两侧的所述第二挡条之间,所述支撑条用于支撑所述钢筋中的二排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包括至少一根立杆以及至少一根承条,所述立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条上,所述承条连接在所述立杆背离所述第一挡条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节,所述第三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与所述第三凹陷部相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相配的第四凹陷部,所述承条上朝向所述立杆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陷部相配的第四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条背离所述立杆的一面上设置有圆弧凹陷,所述圆弧凹陷与所述钢筋中的二排筋相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条上背离所述立杆的一面上设置有所述第四凸起部或所述第四凹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