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延膜螺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25  61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制作,尤其指一种流延膜螺杆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921446265.9名称为《一种生产pe流延膜的螺杆》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pe流延膜的螺杆,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设置的传动段、防溢段、进料段、混炼段、出料段和均化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段设有进料螺棱,所述混炼段设有混炼螺棱,该混炼螺棱为双螺棱,混炼螺棱中间形成混炼槽,所述出料段设有出料螺棱,所述均化段设有均匀分布的棱形凸块,所述进料段的外径小于出料段的外径,所述混炼段的外径从右往左逐渐增大,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针对pe流延膜的特点设计特有的螺棱,保证pe流延膜的一致性、柔软性和抗拉伸性,提高产品质量。然而,该螺杆的混炼螺棱间距逐渐增大后没有其他变化,混炼效果还有改进空间,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混炼段螺棱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混炼效果好的流延膜螺杆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流延膜螺杆结构,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螺棱,所述螺棱包括进料段、混炼段、出料段和均化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段包括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所述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均包括主螺棱和副螺棱,主螺棱的螺棱高度高于副螺棱的螺棱高度,混炼一段主螺棱和混炼一段副螺棱之间的轴向间距逐渐增大,混炼一段主螺棱和混炼一段副螺棱在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连接处交合为单一螺棱,所述单一螺棱与混炼二段主螺棱光滑连接在一起。

3、作为改进,混炼一段对应的杆体直径可优选逐渐增大。

4、作为改进,混炼二段副螺棱的螺棱间距可优选大于混炼二段主螺棱的螺棱间距。

5、进一步改进,混炼二段主螺棱的前侧壁与混炼二段副螺棱的后侧壁之间形成的混炼螺旋槽的深度可优选先增大后减小。

6、进一步改进,混炼螺旋槽的深度最大处的深度可优选为8.5mm,深度逐渐增大过程中深度最小处的深度可优选为1.2mm,深度逐渐减小过程中深度最小处的深度可优选为6.5mm。

7、进一步改进,混炼二段主螺棱的后侧壁与混炼二段副螺棱的前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混炼螺旋槽的深度可优选逐渐减小。

8、作为改进,在混炼段与出料段之间的杆体上可优选设置有屏障段,在所述屏障段上分布有螺旋槽。增强液相物料流动性,避免堵塞物料,同时减少固相物料回流,提高出料质量。

9、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段可优选为单螺棱,出料段对应的杆体直径与混炼二段的杆体直径相同,屏障段的杆体直径大于出料段对应的杆体直径。

10、作为改进,均化段可优选为四螺棱,在所述均化段的螺棱上均匀地间隔设置有螺棱缺口。避免堵塞螺杆出料位置。

11、作为改进,在进料段前侧的杆体上可优选设置有挡流段,在所述挡流段的杆体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阻流槽。使用更安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混炼一段主螺棱和混炼一段副螺棱之间的轴向间距逐渐增大,混炼一段主螺棱和混炼一段副螺棱在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连接处交合为单一螺棱,所述单一螺棱与混炼二段主螺棱光滑连接在一起,物料能顺利地从混炼一段进入混炼二段,同时经过混炼一段处理的液相物料能在单一螺棱处自动与固相物料翻折到一起,使物料充分混合,更为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流延膜螺杆结构,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上的螺棱,所述螺棱包括进料段(a)、混炼段(b)、出料段(c)和均化段(d),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炼段(b)包括混炼一段(b1)和混炼二段(b2),所述混炼一段(b1)和混炼二段(b2)均包括主螺棱和副螺棱,主螺棱的螺棱高度高于副螺棱的螺棱高度,混炼一段主螺棱(11)和混炼一段副螺棱(12)之间的轴向间距逐渐增大,混炼一段主螺棱(11)和混炼一段副螺棱(12)在混炼一段(b1)和混炼二段(b2)连接处交合为单一螺棱(13),所述单一螺棱(13)与混炼二段主螺棱(14)光滑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混炼一段(b1)对应的杆体直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混炼二段副螺棱(15)的螺棱间距大于混炼二段主螺棱(14)的螺棱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混炼二段主螺棱(14)的前侧壁与混炼二段副螺棱(15)的后侧壁之间形成的混炼螺旋槽(16)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混炼螺旋槽(16)的深度最大处的深度为8.5mm,深度逐渐增大过程中深度最小处的深度为1.2mm,深度逐渐减小过程中深度最小处的深度为6.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混炼二段主螺棱(14)的后侧壁与混炼二段副螺棱(15)的前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混炼螺旋槽(17)的深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炼段(b)与出料段(c)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屏障段(e),在所述屏障段(e)上分布有螺旋槽(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c)为单螺棱,出料段(c)对应的杆体直径与混炼二段(b2)的杆体直径相同,屏障段(e)的杆体直径大于出料段(c)对应的杆体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均化段(d)为四螺棱,在所述均化段(d)的螺棱上均匀地间隔设置有螺棱缺口(19)。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流延膜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料段(a)前侧的杆体上设置有挡流段(f),在所述挡流段(f)的杆体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阻流槽(110)。


技术总结
一种流延膜螺杆结构,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螺棱,所述螺棱包括进料段、混炼段、出料段和均化段,所述混炼段包括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所述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均包括主螺棱和副螺棱,主螺棱的螺棱高度高于副螺棱的螺棱高度,混炼一段主螺棱和混炼一段副螺棱之间的轴向间距逐渐增大,混炼一段主螺棱和混炼一段副螺棱在混炼一段和混炼二段连接处交合为单一螺棱,所述单一螺棱与混炼二段主螺棱光滑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物料能顺利地从混炼一段进入混炼二段,同时经过混炼一段处理的液相物料能在单一螺棱处自动与固相物料翻折到一起,使物料充分混合,更为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夏瑜键,夏增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07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