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柄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轮车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柄后视镜。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上均设置有手柄后视镜,手柄后视镜是代步工具上的重要安全部件,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驾驶人员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摩托车后方交通情况,以便于提前做超车、变道、转弯等准备。手柄后视镜通常是安装在摩托车手柄端部靠近外侧位置,在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手柄后视镜在使用状态通常略微超出摩托车或者电动摩托车车架外,以避免摩托车驾驶员自身挡住来自其后方的光线而可以后视摩托车后方车辆,以缩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对于手柄后视镜,专利公告号为cn208264432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摩托车及电动车后视镜的防撞安全保护结构,它包括后视镜总成、支撑杆、锁紧螺母和中间连接螺栓,支撑杆的顶端与后视镜总成固定连接,支撑杆底端的螺纹杆上设有左旋外螺纹,锁紧螺母设有内螺纹,中间连接螺栓用于安装支撑杆,中间连接螺栓包括上部螺纹连接套筒和下部螺纹连接螺栓两部分,上部螺纹连接套筒内设有内螺纹,下部螺纹连接螺栓上设有右旋外螺纹,车柄总成上设有内螺纹。上述实用新型在后视镜总成受到不同方向施加的撞击力情形下,可使得支撑杆相应地按照不同的螺纹旋向朝相反方向松动,同时缓冲并卸除反馈力,起到对车辆和行人的双重保护作用,避免车辆行驶方向因撞击反馈力突然偏转,防止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后视镜总成在受到撞击转动后,驾驶人员需停车进行纠正,但是对于一些不能立即停车的道路上,驾驶人员不得不继续前进直至可停车调整,该段过程中势必存在驾驶风险,同时停车纠正的过程也较为耗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撞击转动后进行复位的手柄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柄后视镜,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柄总成上的安装柱、与安装柱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连接在连接杆远离所述在安装柱一端的后视镜总成,所述安装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在转动后复位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安装柱顶端转动连接使其可在后视镜受到撞击后进行转动,达到卸力目的。同时,在转动后借助安装柱内的弹性件可驱动连接杆转动复位,实现在碰撞发生后后视镜可自动复位,避免人工停车纠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柱顶端向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上绕设有螺纹槽,所述连接杆端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安装槽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周向杆体上设置有滑动伸入所述螺纹槽内的滑动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槽内壁上的螺纹槽以及转动杆周向杆体上的滑动凸起实现转动杆与安装柱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同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滑动凸起设置于所述安装块的周向外壁,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安装柱内以及所述安装块的端面,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杆的轴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安装块与其上的滑动凸起实现连接转动杆与安装槽的同时安装块将转动杆与安装槽外壁分隔,使弹性件顺利放置在安装槽内壁与转动杆外壁之间,并可抵触在安装柱内与安装块的端面,进而在轴向上推动安装杆进行移动,从而使沿轴向移动的安装杆进行转动,实现复位。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敞口上可拆连接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杆穿过的穿孔,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转动杆外的弹簧,所述弹簧轴向与所述转动杆一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块的端面并与安装块端面滑动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可拆连接在安装槽的槽口上时,其底面所固定连接的弹簧同轴套设在转动杆的杆体外,进而在杆体转动后沿轴向进行滑移时,降压缩弹簧,使压缩储存弹力,并在转动杆结束转动后释放弹力,使转动杆在轴向的弹力作用下回转,最终回到起始位置。

当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柱端面上开设有对应所述连接孔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内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穿孔,所述螺钉的头部将所述固定板抵紧在所述安装柱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螺钉与固定板上的连接孔实现固定板在同安装柱的可拆连接,在需要时快速进行固定板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底壁与所述安装块端面之间的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相同的所述弹簧,且该弹簧在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块到所述转动杆底端端面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底壁与安装块端面之间同样设置有弹簧,使转动杆在向两个方向转动、轴向上移动后均可通过两组弹簧分别实现复位,也使得本后视镜的可撞击能力更加出色。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凸起为滚动装嵌在所述安装块周向侧壁上的滚珠,所述螺纹槽为与所述滚珠适配的弧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滚柱与弧面槽的滚动摩擦,降低安装杆在轴向上移动时同安装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安装杆可顺利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后视镜在受撞转动后可在弹性件作用下自动进行复位;

(2)后视镜可进行双向转动与复位,进而使后视镜在受到前侧或后侧的撞击时均能进行转动缓冲,驾驶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柱;2、连接杆;3、后视镜总成;4、安装槽;5、螺纹槽;6、转动杆;7、安装块;8、滚珠;9、固定板;10、穿孔;11、弹簧;12、螺钉孔;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柄总成上的安装柱1、与安装柱1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2以及连接在连接杆2远离安装柱1一端的后视镜总成3,安装柱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2在转动后复位的弹性件。

参照图1与图2,安装柱1的顶端沿轴向向内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内壁上绕设有螺纹槽5。连接杆2的端部则一体设置有伸入安装槽4内的转动杆6,转动杆6直径小于安装槽4直径的同时,转动杆6的杆体中部一体成型有柱状、且同轴的安装块7。安装块7直径与安装槽4内径一致,当转动杆6伸入安装槽4时安装块7外壁与安装槽4内壁滑动贴触。安装块7的周向外壁上转动装嵌有多个可伸入螺纹槽5内的滚珠8,多个滚珠8在安装块7的周向外壁上螺旋间隔绕设,且多个滚珠8在安装块7轴向上截面的投影之间呈等角度间隔设置。同时,螺纹槽5呈与滚珠8适配的弧面槽,进而转动杆6借助安装块7与滚珠8实现在安装槽4内的螺纹转动配合,在转动杆6进行转动的同时转动杆6可在安装槽4轴向上进行移动。

参照图2,安装柱1的顶端端面上可拆设置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固定板9,固定板9上开设有供转动杆6穿过的穿孔10,弹性件则为两组套设在转动杆6外并分别处于安装块7上下两侧的弹簧11。弹簧11直径处于转动杆6与安装槽4内径之间,且轴向与转动杆6一致。处于安装块7上方的弹簧11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9上,另一端则抵接在安装块7的端面并与安装块7端面滑动接触。处于安装块7下方的弹簧11底端则抵接在安装槽4的底面,顶端则抵接在安装块7的下端面并与安装块7端面滑动接触,值得说明的是,安装块7下方的弹簧11在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大于安装块7到转动杆6底端端面的距离,进而使转动杆6底端与安装槽4槽底之间留有间隔。

转动杆6的杆体在后视镜总成3转动后将沿轴向进行移动,此时将压缩或拉伸安装块7两侧的弹簧11,储存弹力,并在转动杆6结束转动后释放弹力,使转动杆6在轴向的弹力作用下回转,最终回到起始位置。且安装块7两侧两组弹簧11的设置,使转动杆6在向两个方向上进行转动而在轴向上移动后均可通过两组弹簧11实现复位,也使得本后视镜的可撞击能力更加出色。

参照图2,为实现可拆安装固定板9,进而在需要时对后视镜进行拆卸。在安装柱1的顶端端面开设有螺钉孔12,并在固定板9上对应螺钉孔12开设有连接孔,固定板9与安装柱1之间则通过穿过连接孔与打入螺钉孔12内的螺钉13实现可拆连接,螺钉13的头部在连接时将固定板9抵紧在安装柱1的端面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柄总成上的安装柱(1)、与安装柱(1)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2)以及连接在连接杆(2)远离所述安装柱(1)一端的后视镜总成(3),所述安装柱(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2)在转动后复位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1)顶端向内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内壁上绕设有螺纹槽(5),所述连接杆(2)端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安装槽(4)内的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周向杆体上设置有滑动伸入所述螺纹槽(5)内的滑动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上同轴设置有安装块(7),所述滑动凸起设置于所述安装块(7)的周向外壁,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安装柱(1)内以及所述安装块(7)的端面,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转动杆(6)的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的敞口上可拆连接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杆(6)穿过的穿孔(10),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转动杆(6)外的弹簧(11),所述弹簧(11)轴向与所述转动杆(6)一致,所述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9)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块(7)的端面并与安装块(7)端面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柱(1)端面上开设有对应所述连接孔的螺钉孔(12),所述螺钉孔(12)内螺纹连接有螺钉(13),所述螺钉(13)穿过所述穿孔(10),所述螺钉(13)的头部将所述固定板(9)抵紧在所述安装柱(1)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底壁与所述安装块(7)端面之间的所述转动杆(6)上套设有相同的所述弹簧(11),且该弹簧(11)在压缩后的最小长度大于所述安装块(7)到所述转动杆(6)底端端面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凸起为滚动装嵌在所述安装块(7)周向侧壁上的滚珠(8),所述螺纹槽(5)为与所述滚珠(8)适配的弧面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柄后视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视镜在受撞转动后无法复位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手柄后视镜,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柄总成上的安装柱、与安装柱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连接在连接杆远离所述安装柱一端的后视镜总成,所述安装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在转动后复位的弹性件。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在转动后借助安装柱内的弹性件可驱动连接杆转动复位,实现在碰撞发生后后视镜可自动复位,避免人工停车纠正。

技术研发人员:邱一梦;朱一帆;章翔;章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伟友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30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