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快递物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快递物品安装系统采用x光安检机扫描物品得到x光谱图像,然后通过人工判断是否属于违禁物品,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置流程。这种系统中人为因素(如检测人员的注意力、检测人员的职业水平等)对检测准确率存在很大影响;同时系统没有对检测物品进行编码,建立物品x光谱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关联,也没有建立历史数据库,不能对安检流程进行溯源,不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对快递包裹进行编号,建立快递包裹x光光谱图片和可见光图片的关联,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同时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的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前端感知设备、x光安检机、在位传感器,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和x光安检机按输送方向先后设置,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前端感知设备,所述x光安检机位于所述传送带旁,所述在位传感器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前端感知设备上,所述前端感知设备设置有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用于捕获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的相机模块,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分别和所述相机模块、在位传感器、x光安检机连接,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后台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包括安装盒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连接在安装盒上,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多个竖向排列的连接孔,所述在位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在任一所述连接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相机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
进一步地:所述x光安检机的传输接口与前端感知设备的传输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和后台系统通过4g蜂窝网络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盒的四个角上,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在位传感器,两个所述在位传感器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快递单号识别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前端感知设备和x光安检机按快递包裹的输送方向先后设置,传送带贯穿前端感知设备,x光安检机设置在传送带旁,在位传感器设置在前端感知设备上,前端感知设备上设置有算法处理与控制和用于捕获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的相机模块,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后台系统,利用在位传感器检测快递包裹到位并发送触发信号给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控制相机模块对快递包裹进行拍照成像得到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然后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对可见光图片进行解码生成唯一的数字编号,快递包裹输送至x光安检机的位置时,x光安检机扫描快递包裹获得x光光谱图片,x光安检机向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发送视频信号,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截取x光光谱图片,随后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分析x光光谱图片,并判断是否为违禁品,若为违禁品,则生成警告信号发送至后台系统,同时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还将唯一的数字编号与可见光图片、x光光谱图片进行关联保存回传至后台系统。从而实现对快递包裹进行编号,建立快递包裹x光光谱图片和可见光图片的关联,并传送至后台系统建立历史数据库,实现对安检流程进行溯源,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同时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端感知设备和在位传感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带,2-前端感知设备,21-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2-相机模块,23-安装盒,24-支撑腿,3-x光安检机,4-在位传感器,5-后台系统,6-快递包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传送带1、前端感知设备2、x光安检机3、在位传感器4,前端感知设备2和x光安检机3按输送方向先后设置,传送带1贯穿前端感知设备2,x光安检机3位于传送带1旁,x光安检机3的传输接口与前端感知设备2的传输接口连接,在位传感器4高度可调地设置在前端感知设备2上,前端感知设备2设置有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用于捕获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的相机模块22,快递单号识别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分别和相机模块22、在位传感器4、x光安检机3连接,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还连接有后台系统5,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和后台系统5通过4g蜂窝网络连接。
传送带1用于输送快递包裹,在位传感器4用于检测到快递包裹到位时发送触发信号给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在位传感器4为红外位置传感器,x光安检机3用于扫描快递包裹获取快递包裹的x光光谱图片,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用于分析可见光图片中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进行解码得到唯一的数字编号,分析x光光谱图片,并判断是否是违禁物品,若为违禁物品,生成警告信号传送至后台系统5,同时还将唯一的数字编号与可见光图片、x光光谱图片进行关联并保存回传至后台系统5。
利用在位传感器4检测快递包裹6到位,在位传感器4发送触发信号给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控制相机模块22对快递包裹6进行对焦与拍照成像,得到快递包裹6的可见光图片,然后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对可见光图片进行解码得到唯一的数字编号,然后快递包裹6继续向前输送至x光安检机3的位置,x光安检机3对快递包裹6进行扫描获取快递包裹6的x光光谱图片,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从x光安检机3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中截取一张快递包裹6的x光光谱图片,随后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分析该x光光谱图片,并判断是否为违禁品,若为违禁品,则生成警告信号发送至后台系统5,同时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还将唯一的数字编号与可见光图片、x光光谱图片进行关联保存回传至后台系统5。从而实现对快递包裹6进行编号,建立快递包裹6x光光谱图片和可见光图片的关联,并传送至后台系统5建立历史数据库,实现对安检流程进行溯源,便于进行监管和问题取证,同时降低人工判别时出现的错误率。
前端感知设备2包括安装盒23和支撑腿24,支撑腿24连接在安装盒23上,传送带1贯穿支撑腿24,支撑腿24上设置有多个竖向排列的连接孔(图未示),在位传感器4通过螺栓连接在任一连接孔上,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相机模块22分别设置在安装盒23上。
在支撑腿24上设置多个竖向排列的连接孔,将在位传感器4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腿24上的任一连接孔上,实现在位传感器4的安装高度可调,根据现场传送带1的高度将在位传感器4安装在适宜的高度,便于在位传感器4对快递包裹6进行到位检测。
支撑腿24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24分别连接在安装盒23的四个角上,两个相邻的支撑腿24上分别设置在位传感器4,两个在位传感器4相互对称。
在两个相邻的支撑腿24上分别设置在位传感器4,两个在位传感器4相互对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分别单独控制两个在位传感器4,使用时,当其中一个在位传感器4发生故障无法使用时,另外一个在位传感器4可正常使用,避免漏检快递包裹6。
本发明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的检测步骤如下:
s1:将快递包裹6放置在传送带1上,且使快递包裹6上的快递单号识别码朝上;确保相机模块22拍照面有快递包裹6的快递识别码;
s2:在位传感器4检测到快递包裹6时,发送触发信号给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
s3: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控制相机模块22进行对焦与拍照成像,得到快递包裹6的可见光图片;
s4: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分析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进行解码得到唯一的数字编号;快递单号识别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s5:x光安检机3扫描快递包裹6,得到快递包裹6的x光光谱图片;
s6: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后续延迟一段可配置的时间后,从x光安检机3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中截取一张快递包裹6的x光光谱图片;
s7: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分析x光光谱图片,并判断是否为违禁品,若为违禁品,则生成警告信号传送至后台系统5,同时还将唯一的数字编号与可见光图片、x光光谱图片进行关联并保存回传至后台系统5,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21通过目标检测算法分析x光光谱图片。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1.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前端感知设备、x光安检机、在位传感器,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和x光安检机按输送方向先后设置,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前端感知设备,所述x光安检机位于所述传送带旁,所述在位传感器高度可调地设置在所述前端感知设备上,所述前端感知设备设置有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用于捕获快递包裹的可见光图片中的快递单号识别码的相机模块,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分别和所述相机模块、在位传感器、x光安检机连接,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还连接有后台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包括安装盒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连接在安装盒上,所述传送带贯穿所述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多个竖向排列的连接孔,所述在位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在任一所述连接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相机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光安检机的传输接口与前端感知设备的传输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算法处理与控制单元和后台系统通过4g蜂窝网络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盒的四个角上,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在位传感器,两个所述传感器相互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快递邮品违禁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单号识别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