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矿石的冶金性能进行测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矿石在大批量应用时一般都需要进行进行样品检测,其中对燃烧后的矿石进行检测也是一种检测方式,目前的检测方式较为简单从而造成检测结果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解决如何对矿石进行燃烧后对其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包括天平、气管、热电偶、热电偶托板、气管夹套、炉体、升降机构;天平处于热电偶的正下方,气管与气管夹套连通,气管夹套内部中空,热电偶底部处于气管夹套内部并与其气管夹套内部具有间隙;气管夹套外侧具有透气孔,该透气孔与上述间隙连通;热电偶和气管夹套处于电偶外套内部;气管夹套与热电偶托板配合在一起;炉体固定在升降机构上,该炉体内部中空,侧面具有加热圈,气管夹套处于上述炉体的中心位置。
所述炉体顶部具有排气罩,该排气罩固定有点火装置。
所述炉体底部固定有一个升降板,该升降板与升降机构上的丝杆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天平用于对燃烧前后的矿石进行质量对比;气管连通气管夹套用于对矿石的燃烧起进行保护;热电偶和热电偶托板用于对矿石的燃烧温度进行检测;炉体用于当炉体通电状态,其内部的加热圈开始工作对气管夹套内的矿石进行检测;升降机构用于使炉体从上往下运动对矿石进行燃烧;排气罩和点火装置用于对产生的气体排出或者去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上述几个部件的配合作用,从而可以很好的对矿石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气管、热电偶、热电偶托板、气管夹套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将图1的机构去掉气管夹套后显示其内部的示意图;
图3是将图1的机构去掉气管夹套后的示意图;
图4是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侧向示意图;
图6是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7是电机工作状态的电气二次回路图;
图中1.天平、2.气管、3.气管夹套、31.间隙、32.透气孔、4.热电偶、5.热电偶托板、6.炉体、7.升降机构、71.丝杆、8.排气罩、9.点火装置、11.矿石放置架、12.升降板、13.电偶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7,图中的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主要包括天平1、气管2、气管夹套3、热电偶4、热电偶托板5、炉体6、升降机构7、排气罩8及点火装置9。
天平1用于对燃烧前后的矿石进行质量对比,其处于热电偶4的正下方。
气管2连通气管夹套3用于对矿石的密闭燃烧起进行保护,该气管2连通外界保护气源。气管夹套3内部中空,热电偶4底部处于气管夹套3内部并与气管夹套3内部具有间隙31;气管夹套3外侧具有透气孔32,该透气孔32与上述间隙31连通。热电偶4和气管夹套3处于电偶外套13内部;气管夹套3与热电偶托板5配合在一起。炉体6固定在升降机构7上,该炉体6内部中空,侧面具有加热圈,气管夹套3处于上述炉体6的中心位置。气管夹套3内部具有一个矿石放置架11,该矿石放置架11上放置有矿石。
热电偶4和热电偶托板5用于对矿石的密闭燃烧及对温度进行检测,热电偶4主要是检测矿石燃烧状态的温度参数。
炉体6用于当炉体6通电状态,其内部的加热圈开始工作对气管夹套3内的矿石进行燃烧检测。升降机构7用于使炉体6从上往下运动对矿石进行燃烧;该升降机构7为常规的机构,如采用电机、减速器、丝杆71的配合,图中电机与减速器因为属于常规技术,所以未在图中显示,其中丝杆71通过一个升降板12螺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在升降板12上的炉体6升降。
排气罩8和点火装置9用于对产生的气体排出或者去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平、气管、热电偶、热电偶托板、气管夹套、炉体、升降机构;天平处于热电偶的正下方,气管与气管夹套连通,气管夹套内部中空,热电偶底部处于气管夹套内部并与其气管夹套内部具有间隙;气管夹套外侧具有透气孔,该透气孔与上述间隙连通;热电偶和气管夹套处于电偶外套内部;气管夹套与热电偶托板配合在一起;炉体固定在升降机构上,该炉体内部中空,侧面具有加热圈,气管夹套处于上述炉体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顶部具有排气罩,该排气罩固定有点火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矿石冶金性能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底部固定有一个升降板,该升降板与升降机构上的丝杆螺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