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梁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梁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因其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成为了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交通代步工具。

车架是电动自行车的主体构件。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前叉套管、前横梁、鞍座立管和后架梁,前叉套管用于安装前叉,前横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前叉套管和鞍座立管,鞍座立管的后部焊接后架梁,鞍座立管的下部焊接五通管,后加梁用于安装后轮。

现技术中,为了保证前横梁和后架梁的强度,梁体一般设计较粗,且梁体上一般绑设有线路,如此不仅会限制车架的整体美观和重量,且其不便于提拉,必须设计独立提拉部,才能够满足电动自行车提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车架梁体粗大且不便提拉的问题的双梁车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梁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和后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后架梁是双梁杆构造,所述双梁杆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梁杆和下梁杆,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之间形成中缝。

本车架的前横梁和后架梁为双梁杆构造,如此在保证横梁和后架梁整体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上梁杆和下梁杆的横截面尺寸,不仅可以令车架的整体更佳轻便美观,且横截面尺寸较小的上梁杆更佳便于人们握持,令上梁杆可以作为提拉把手,电动车的布线可以设于下梁杆上,不会影响提拉。方便实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梁杆和下梁杆相互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梁杆和下梁杆的前后两端通过中间连接体焊接,所述中间连接体对应所述中缝侧部为弧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横梁的上梁杆和下梁杆为直杆;所述后架梁的上梁杆和下梁杆为弧形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包括两前横梁,两前横梁通过快拆合页联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叉套管;2、前横梁;2-1、上梁杆;2-2、下梁杆;2-3、中缝;3、鞍座立管;4、后架梁;5、快拆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现有车架梁体粗大且不便提拉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双梁车架,本车架中的前横梁和后架梁均可以作为提拉部实用,外形简约且实用。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书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双梁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包括前叉套管1、前横梁2、鞍座立管3和后架梁4,前叉套管用于安装前叉,前横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前叉套管和鞍座立管,鞍座立管的后部焊接后架梁,鞍座立管的下部焊接五通管,后加梁用于安装后轮。

所述前横梁和后架梁是双梁杆构造。所述双梁杆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梁杆2-1和下梁杆2-2,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之间形成中缝2-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梁杆和下梁杆相互平行。所述上梁杆和下梁杆的前后两端通过中间连接体焊接,所述中间连接体对应所述中缝侧部为弧形。即上梁杆、下梁杆以及设于前后两端的中间连接体焊接为一体构造的前横梁和后架梁。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横梁的上梁杆和下梁杆为直杆;所述后架梁的上梁杆和下梁杆为弧形杆。

本实施例中,双梁车架是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动车车架。即包括两前横梁,两前横梁通过快拆合页5联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梁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和后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后架梁是双梁杆构造,所述双梁杆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梁杆和下梁杆,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之间形成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梁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杆和下梁杆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梁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杆和下梁杆的前后两端通过中间连接体焊接,所述中间连接体对应所述中缝侧部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梁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的上梁杆和下梁杆为直杆;所述后架梁的上梁杆和下梁杆为弧形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梁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前横梁,两前横梁通过快拆合页联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梁车架,属于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和后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后架梁是双梁杆构造,所述双梁杆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梁杆和下梁杆,所述上梁杆与下梁杆之间形成中缝。本实用新型可以令车架的整体更佳轻便美观,且可以作为提拉把手,电动车的布线可以设于下梁杆上,不会影响提拉。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易生威;李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哥得圣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9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