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试剂包及血气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检测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试剂包及血气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医疗诊断中,对病人血液一些指标的测定在病情诊断和治疗中十分重要,如ph值、血细胞比容、离子浓度(k 、na 、cl-、ca2 )、葡萄糖、乳酸、以及o2、co2分压等等。电化学传感器因其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医疗分析和临床诊断中,生化测试卡是电化学传感器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包括设有液体流道的流道板,一般液体流道至少包括盛放待测液(如血液)的主流道、盛放参比液的参比流道和排出废液的废液流道,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电化学传感器在装配时主流道位于参比流道上方,由于重力及接触渗透等原因,主流道内的待测液流经参比流道上方时会向下渗入参比流道内,污染参比液及对应于参比液设置的电极,影响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流道内的待测液流经参比流道上方时会向下渗入参比流道内,污染参比液及对应于参比液设置的电极,影响测量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用于与检测仪配合使用进行检测,包括流道板、滤芯和电极片,所述流道板的上端面形成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包括用于盛装待测液的主流道、用于盛装参比液的参比流道、用于废液排出的废液流道和过渡流道,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形成有待测液进口、参比液进口和废液出口,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主流道、所述废液流道和所述废液出口依次连通设置,所述参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参比液进口连通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流道与所述废液流道连通设置;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过渡流道上,所述滤芯沿所述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主流道内的待测液的分子直径,并大于位于所述参比流道内的参比液的分子直径,所述电极片密封设置于所述流道板上,所述电极片靠近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对应所述液体流道设置有电极点,其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电极点对应电性连接的电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在过渡流道上安装滤芯,其中滤芯沿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具有微孔,微孔的孔径小于位于主流道内的待测液的分子直径,并大于位于参比流道内的参比液的分子直径,可以有效地阻止主流道内的待测液进入参比流道,同时可以使参比流道内的参比液顺利通过,主流道和参比流道产生的废液均可在外接动力下于废液流道汇合并排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待测液渗入参比流道中污染参比液及对应电极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生化测试卡的试剂包和血气分析仪。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流道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x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生化测试卡的一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极片靠近流道板一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极片远离流道板一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生化测试卡的另一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试剂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血气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100,包括流道板1、滤芯2和电极片3。

其中,所述流道板1的上端面形成有液体流道11,所述液体流道11包括用于盛装待测液的主流道111、用于盛装参比液的参比流道112、用于废液排出的废液流道113和过渡流道114,所述流道板1的一侧形成有待测液进口1a、参比液进口1b和废液出口1c,所述待测液进口1a、所述主流道111、所述废液流道113和所述废液出口1c依次连通设置,所述参比流道112的一端与所述参比液进口1b连通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流道114与所述废液流道113连通设置。

所述滤芯2具有多个微孔且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114内用于阻止流经所述主流道的液体进入参比流道112内并使从参比流道112内经过渡流道114流到废液流道112的液体通过,具体的,所述滤芯2沿所述过渡流道114的长度方向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主流道内的流经溶液的分子直径,并大于所述参比流道内的参比液的分子直径。

所述电极片3密封设置于所述流道板1上,从而使流道板1上的液体流道11形成了密闭液路管道,其中电极片3与流道板1之间的密封部件13包括但不限于双面胶、液体胶或弹性体;其中所述电极片3靠近所述流道板1的一侧对应所述液体流道设置有电极点31,其远离所述流道板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电极点31对应电性连接的电极32。

具体的,所述电极片3上开设有导电通孔33,所述电极点31通过所述导电通孔33与对应的所述电极3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导电通孔33的内壁镀覆导电材料,利用导线电极点31和导电材料、电极32和导电材料分别连接,从而使电极点与对应的电极电性连接,在使用是,检测仪通过连接端(pogopin)与电极片3的电极32对接时,即可实现生化测试卡100与检测仪之间的信息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电极点之间相互干扰,在电极片3靠近所述流道板1的一侧设有屏蔽膜,所述屏蔽膜上对应所述电极点31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电极点的直径配合;其中,所述屏蔽膜可以但不限于为电极片本身自带绝缘膜涂层、或者是镀覆在电极片表面的薄膜绝缘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生化测试卡100还包括加热体4,具体的,所述加热体4贴覆在所述电极片3远离所述流道板1的一侧。

其中,所述加热体4上设有温度传感器41和信息存储芯片42(即ic卡),所述温度传感器41与所述加热体4的端部电性连接以用于与检测仪实现信息传输,同时为了实时监测电极片的温度,温度传感器41紧贴电极片3设置;更具体的,温度传感器41通过设置在加热体上的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至位于加热体延伸端上的导电连接部43(金pad),该信息存储芯片42与上述导电连接部43电性连接,以实现温度传感器41和信息存储芯片42的电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存储芯片42中存储有生化测试卡100的各项信息如测试卡及试剂包的类型、批次、日期等相关信息以及加热体的温度信息等,信息存储芯片42与检测仪之间通过导电连接部43(金pad)电性连接用于实现信息存储芯片42与检测仪之间的信息传输。

在电极片上直接贴覆加热体,从而可直接对生化测试卡内液体通道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并且贴在电极片上的温度传感器能实时反馈通道内液体温度,加热方式直接快速准确,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生化测试卡100安装至检测仪上使用时,检测仪通过生化测试卡100上的信息存储芯片42获取相应的各类相关信息及此时测试卡的温度,并根据温度传感器41感测的温度采用预先设定的方式控制加热体4的加热状态,进而保证液体流道11中的液体处于可工作的恒温状态。

为保证加热体4能够对液体流道11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加热体4的加热区域至少覆盖所述液体流道11。

为保证加热体4相对电极片3的加热接触面平整以增大加热接触面积,所述加热体4靠近所述电极片3的一侧镀覆有金属导热层,所述金属导热层通过柔性导热硅胶贴覆于所述电极片3上。

优选的,所述金属导热层可以但不限于是铜膜。所述电极片3为液路管道充当导热媒介,优先采用导热性好的陶瓷材料,同时也可使用铝基材料,根据电路走向,材料需进行相应的不导电或导电处理。

如图1所示,所述生化测试卡100还包括压罩5,所述压罩5的侧边设有卡扣51,所述流道板1上设有与所述卡扣51配合的卡槽12,所述压罩5通过卡扣51与卡槽12的配合安装于所述流道板1上。

可以理解的是,卡槽12设置的位置为电极片3贴覆到流道板1上后流道板1露出的外围边界部分即可。所述压罩5通过卡扣51与卡槽12的配合卡套在流道板1上,从而将加热体4和电极片3压紧在流道板1上,保证生化测试卡100各个部件之间密封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在过渡流道上安装滤芯,其中滤芯沿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具有微孔,微孔的孔径小于位于主流道内的待测液的分子直径,并大于位于参比流道内的参比液的分子直径,可以有效地阻止主流道内的待测液进入参比流道,同时可以使参比流道内的参比液顺利通过,主流道和参比流道产生的废液均可在外接动力下于废液流道汇合并排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待测液渗入参比流道中污染参比液及对应电极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包200,该试剂包200包括了如实施例1公开的生化测试卡100。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气分析仪300,该血气分析仪300包括了如实施例2公开的试剂包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用于与检测仪配合使用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道板,所述流道板的上端面形成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包括用于盛装待测液的主流道、用于盛装参比液的参比流道、用于废液排出的废液流道和过渡流道,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形成有待测液进口、参比液进口和废液出口,所述待测液进口、所述主流道、所述废液流道和所述废液出口依次连通设置,所述参比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参比液进口连通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过渡流道与所述废液流道连通设置;

滤芯,所述滤芯具有多个微孔且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内用于阻止流经所述主流道的液体进入所述参比流道内并使从所述参比流道内经过渡流道流到所述废液流道的液体通过;

电极片,所述电极片密封设置于所述流道板上,所述电极片靠近所述流道板的一侧对应所述液体流道设置有电极点,其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电极点对应电性连接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贴覆在所述电极片远离所述流道板的一侧,所述加热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体的端部电性连接以用于与所述检测仪实现信息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沿所述过渡流道的长度方向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主流道内的流过的液体分子直径,并大于所述参比流道内参比液的分子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靠近所述流道板的一侧设有屏蔽膜,所述屏蔽膜上对应所述电极点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与电极点的直径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的加热区域至少覆盖所述液体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靠近所述电极片的一侧镀覆有金属导热层,所述金属导热层通过柔性导热硅胶贴覆于所述电极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信息存储芯片,所述信息存储芯片设置在所述加热体的端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信息存储芯片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测试卡还包括压罩,所述压罩的侧边设有卡扣,所述流道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压罩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安装于所述流道板上。

9.一种试剂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包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

10.一种血气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气分析仪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滤芯的生化测试卡,解决了待测液流经渗入参比流道内,会污染参比液及对应于参比液设置的电极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流道板、滤芯和电极片,流道板的上端面形成有液体流道,液体流道包括用于盛装待测液的主流道、用于盛装参比液的参比流道、用于废液排出的废液流道和过渡流道;滤芯滤芯具有多个微孔且设置于所述过渡流道内用于阻止流经所述主流道的液体进入所述参比流道内并使从所述参比流道内经过渡流道流到所述废液流道的液体通过;电极片密封设置于流道板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生化测试卡的试剂包和血气分析仪。

技术研发人员:方义;王颖;商远福;郭绪智;谭文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9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