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的使用中,需要使用到通风管道来进行空气交换,而在长期的使用中,管道内会积累较多的灰尘,从而使中央空调吹出的空气带有较多灰尘,目前常用的清灰方法是通过管道清扫机器人进入到管道内部进行清扫,而在清扫的过程中会清扫下管道内壁附着的灰尘,使得灰尘掉落在管道内,现有的灰尘收集方式一般都是人工采用吸尘设备进行吸尘,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通风管道长度以及形状的不同,导致人工收集灰尘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设置在清扫机器人主体上,可以在清扫的过程中自动收集灰尘,同时还可以对漂浮在空气中灰尘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包括机器人主体、吸尘头以及静电集尘机构,所述吸尘头和静电集尘机构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所述静电集尘机构包括金属顶板、金属底板、伸缩机构以及电池组,所述金属底板的一侧与机器人主体侧面连接,另一侧与伸缩机构下端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与金属顶板一侧连接,所述金属顶板、金属底板以及伸缩机构围成静电集尘腔,所述电池组设置在伸缩机构中,并分别与金属底板以及金属顶板电连接,使得金属顶板和金属底板之间形成电场。

优选的,还包括集尘舱,所述集尘舱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并与吸尘头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表面,其出风方向面对静电集尘腔。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空心板以及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位于空心板内部,所述伸缩板插入到空心板中并与伸缩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包括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空心板内部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板底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静电集尘机构还包括动轮,所述动轮设置在金属顶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包括弹性碰珠以及若干定位槽,所述弹性碰珠设置在伸缩板侧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空心板的侧面,所述伸缩板插入到空心板中时,所述弹性碰珠嵌入到定位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包括两部分的集尘设备,均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机器人主体在进行清扫时,吸尘头可以将大部分的灰尘吸收,而在管道内部漂浮着部分无法被吸尘头吸收的灰尘,机器人主体在移动时,使其静电集尘腔同步移动,而在静电集尘腔内部会形成电场,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从而可以收集漂浮着的灰尘,提高集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器人主体,2为吸尘头,3为金属顶板,4为金属底板,5为电池组,6为静电集尘腔,7为集尘舱,8为风扇,9为伸缩板,10为空心板,11为伸缩弹簧,12为动轮,13为弹性碰珠,14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包括机器人主体1、吸尘头2以及静电集尘机构,所述吸尘头2和静电集尘机构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上;所述静电集尘机构包括金属顶板3、金属底板4、伸缩机构以及电池组5,所述金属底板4的一侧与机器人主体1侧面连接,另一侧与伸缩机构下端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与金属顶板3一侧连接,所述金属顶板3、金属底板4以及伸缩机构围成静电集尘腔6,所述电池组5设置在伸缩机构中,并分别与金属底板4以及金属顶板3电连接,使得金属顶板3和金属底板4之间形成电场。

本实施例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应用中央空调的风管清理中,机器人主体1可以对管道内壁附着的灰尘进行清扫,而清扫下来的灰尘可以被吸尘头2所吸收,而吸尘头2会存在一些死角,在其吸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漂浮在空中的灰尘,这些灰尘无法被吸尘头2所吸收,因此本实施例还设置了静电集尘机构,吸尘头2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前进方向的前方,静电集尘机构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前进方向的后方,从而机器人主体1在移动进行清扫时,吸尘头2无法吸收的灰尘可以由静电集尘机构进行收集。

静电集尘机构为凹腔式结构,包括上下的金属顶板3和金属底板4,金属顶板3通过伸缩机构与金属底板4连接,而金属底板4的一侧与机器人主体1为固定连接,金属顶板3、金属底板4以及伸缩机构组成了静电集尘腔6,通过电池组5为金属底板4和金属顶板3供电,使得静电集尘腔6内形成电场,含尘空气经过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带电粒子结合后,向金属顶板3和金属底板4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浮尘的收集,而伸缩机构可以调节金属顶板3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本实施例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管道的灰尘收集,适用性较强。

优选的,还包括集尘舱7,所述集尘舱7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内部,并与吸尘头2连接。

吸尘头2吸收的灰尘会进入到集尘舱7中进行收集,即吸尘头2和静电集尘机构的集尘设备不相同,静电集尘机构的灰尘会集中收集在金属顶板3和金属底板4上,所设置的静电集尘腔6可以供漂浮的灰尘进入,从而被静电集尘腔6内的电场所吸引。

优选的,还包括风扇8,所述风扇8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上表面,其出风方向面对静电集尘腔6。

风扇8可以加强漂浮的带尘空气快速进入到静电集尘腔6中,风扇8的出风口对准静电集尘腔6,可以将带尘空气吹入到静电集尘腔6中。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9、空心板10以及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位于空心板10内部,所述伸缩板9插入到空心板10中并与伸缩部连接,所述伸缩部包括伸缩弹簧11,所述伸缩弹簧11一端与空心板10内部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板9底面连接。

本实施例的伸缩板9可以在空心板10中进行伸缩,伸缩板9通过伸缩弹簧11与空心板10内部底面连接,从而对于不同高度的管道而言,伸缩板9均可以适用。

优选的,所述静电集尘机构还包括动轮12,所述动轮12设置在金属顶板3的上表面。

为了防止在机器人主体1移动的过程中,金属顶板3与管道内部顶面相接触而阻碍到机器人主体1的移动,在金属顶板3的上表面设置了动轮12,金属顶板3通过动轮12与管体内部顶面接触,减小摩擦力,方便机器人主体1的移动。

参照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所述伸缩部包括弹性碰珠13以及若干定位槽14,所述弹性碰珠13设置在伸缩板9侧面,所述定位槽14设置在空心板10的侧面,所述伸缩板9插入到空心板10中时,所述弹性碰珠13嵌入到定位槽14中。

本实施例的伸缩机构为人工进行调节方式,将伸缩板9插入到空心板10内部后,根据需要清洁的管道的高度,调节伸缩板9的高度后,使得弹性碰珠13嵌入到定位槽14中,实现伸缩板9的固定,而定位槽14为多组垂直排列设置,从而伸缩板9可以在不同的高度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吸尘头以及静电集尘机构,所述吸尘头和静电集尘机构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所述静电集尘机构包括金属顶板、金属底板、伸缩机构以及电池组,所述金属底板的一侧与机器人主体侧面连接,另一侧与伸缩机构下端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与金属顶板一侧连接,所述金属顶板、金属底板以及伸缩机构围成静电集尘腔,所述电池组设置在伸缩机构中,并分别与金属底板以及金属顶板电连接,使得金属顶板和金属底板之间形成电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尘舱,所述集尘舱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并与吸尘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表面,其出风方向面对静电集尘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板、空心板以及伸缩部,所述伸缩部位于空心板内部,所述伸缩板插入到空心板中并与伸缩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与空心板内部底面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板底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集尘机构还包括动轮,所述动轮设置在金属顶板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弹性碰珠以及若干定位槽,所述弹性碰珠设置在伸缩板侧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空心板的侧面,所述伸缩板插入到空心板中时,所述弹性碰珠嵌入到定位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管道清扫机器人灰尘过滤收集机构,应用中央空调的通风管道的清理,其中机器人主体可以沿着管道移动进行清扫,而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前方的吸尘头可以吸收管体内壁掉落的灰尘,而漂浮的灰尘可以进入到静电集尘腔中,在电场的作用下,尘粒被吸附到金属顶板以及金属顶板中,从而可以将难以收集的浮尘进行收集,另一方面,金属顶板通过伸缩机构来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高度的管道的使用,适用性较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苏佩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令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9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