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工业产品的厂房空调机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平板显示、光电子器件等生产项目,需要多种不同用途的新风机组系统和组合式空调机组。其中,这类项目的厂房,有三类组合式空调机组需要室外新风,第一类:由于不同的生产工序都对洁净度级别、温度、相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保证房间内温度、相对湿度要求,该类厂房一般采用空调新风机组在室外引入新风,新风经过进风段、过滤段、盘管段、加湿段、风机段、出风段等送入厂房内,用以保证洁净室内的正压及相对湿度要求;第二类:这类厂房还存在很多化学品存储房间,这类房间需要全新风系统,保证这些房间的温度、相对湿度;第三类:这类厂房还存在有需要新风与回风一次、两次混合的组合式空调机组。目前,以上三类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新风接入方式普遍采用外墙开设防雨百叶窗进行取室外新风进入空调机组进风段。该新风接入方式中,外墙的防雨百叶窗容易积灰,遭遇雨水冲刷后泥水沿外墙面滴落留有污痕,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并且风雨较大时,防雨百叶窗处容易出现雨水侵入,导致室内出现积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该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中,空调机房的一侧凸出下方的厂房的外墙形成有探出部,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置的进风口以给空调机组的进风段提供新风,避免了在下雨天雨水从进风口侵入室内,且减少了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开洞,有利于保证整体布置结构的外墙面的美观性,还有利于使空调机房的外墙面保持干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包括:

厂房;

位于所述厂房上方且与所述厂房相邻的空调机房,所述空调机房的一侧形成有探出所述厂房的外墙的探出部,且所述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有进风口;

设于所述空调机房内的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进风段,所述进风段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上述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中,具有上下相邻的厂房和空调机房,空调机房位于厂房上方,其中,该厂房可以使用于生产作业的生产厂房,也可以是储存物品的存储厂房,或者其它用途的厂房,空调机房的一侧形成有探出厂房的外墙的探出部,即,空调机房一侧的外墙相对下方的厂房的外墙向外凸出,超出下方的厂房的外墙,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设置有进风口,空调机房内设置有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进风段与进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外界连通,可以给空调机组提供新风,即,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空调机组的进风段,上述进风口设置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与现有技术中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设置进风口相比,本申请中将进风口设置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可以避免下雨天雨水从进风口侵入室内,避免室外雨水通过百叶窗和风管进入空调组内,且减少了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开洞,有利于保证空调机房的外墙面的美观性,另外还避免了由于进风口处被冲刷流出雨水在空调机房的外墙面以及下方的房间的外墙面上留下污痕,有利于使空调机房的外墙面维持洁净、美观。

因此,上述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中,空调机房的一侧凸出下方的厂房的外墙形成有探出部,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置的进风口以给空调机组的进风段提供新风,避免了在下雨天雨水从进风口侵入室内,避免室外雨水通过百叶窗和风管进入空调机组内,且减少了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开洞,有利于保证整体布置结构的外墙面的美观性,还有利于使空调机房的外墙面保持干净。

可选地,所述空调机房内设有与所述探出部相对的隔断墙,以使所述隔断墙与所述探出部形成独立空间,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隔断墙朝向所述探出部的一侧,所述隔断墙上具有沿垂直于所述隔断墙的方向贯穿的开口,所述进风段与所述开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隔断墙为墙体或者金属壁板。

可选地,所述进风段通过通风组件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通风组件的一端口与所述进风段连接,另一端口与所述开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风段为新风段或混风段。

可选地,所述进风段通过通风组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通风组件的一端口与所述进风段连接,另一端口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风组件为联箱或风管。

可选地,所述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有洞口以形成所述进风口,所述洞口朝向所述探出部室内的一侧设有格栅板。

可选地,所述洞口朝向所述探出部室内的一侧设有反沿,且所述反沿沿所述洞口周边设置,所述格栅板设于所述反沿朝向所述探出部室内的一侧且与所述洞口相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的一种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的一种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包括:厂房1;位于厂房1上方且与厂房相邻的空调机房2,空调机房2的一侧形成有探出厂房的外墙的探出部21,且探出部21的下楼板23上设有进风口24;设于空调机房2内的空调机组3,空调机组3包括进风段31,进风段31与进风口24连通。

上述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中,具有上下相邻的厂房1和空调机房2,空调机房2位于厂房1上方,其中,该厂房可以使用于生产作业的生产厂房,也可以是储存物品的存储厂房,或者其它用途的厂房,空调机房2的一侧形成有探出厂房的外墙的探出部21,即,空调机房2一侧的外墙22相对下方的厂房1的外墙11向外凸出,超出下方的厂房的外墙11,即,在空调机房2与下方的厂房1之间的楼板也会凸出下方厂房1的外墙,即探出部21的下楼板凸出厂房1的外墙,在空调机房2的探出部21的下楼板23设置有进风口24,空调机房2内设置有空调机组3,空调机组3的进风段31与进风口24连通,进风口24与外界连通,可以给空调机组3提供新风,即,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空调机组的进风段,上述进风口24设置在空调机房2的探出部21的下楼板23上,与现有技术中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设置进风口相比,本申请中将进风口设置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可以避免下雨天雨水从进风口侵入室内,避免室外雨水通过百叶窗和风管进入空调组内,且减少了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开洞,有利于保证空调机房的外墙面的美观性,另外还避免了由于进风口处被冲刷流出雨水在空调机房的外墙面以及下方的房间的外墙面上留下污痕,有利于使空调机房的外墙面维持洁净、美观。

因此,上述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中,空调机房的一侧凸出下方的厂房的外墙形成有探出部,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置的进风口以给空调机组的进风段提供新风,避免了在下雨天雨水从进风口侵入室内,避免室外雨水通过百叶窗和风管进入空调组内,且减少了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开洞,有利于保证整体布置结构的外墙面的美观性,还有利于使空调机房的外墙面保持干净。

具体地,对上述空调机房的探出部,是空调机房的一侧相对其下方相邻的厂房的外墙向外凸出的一部分,即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外墙和下楼板均凸出下方厂房的外墙,其中,可以是空调机房一侧的整面外墙向外凸出超过下方厂房的外墙形成探出部,也可以是空调机房一侧的局部外墙向外凸出超过下方厂房的外墙形成探出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机房的探出部是相对下方厂房的外墙向外凸出,所以,下方的厂房的外墙相对空调机房的外墙向内凹进去,也相当于空调机房的外墙相对下方厂房的外墙向外凸出,故,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具体设置时,只要相对下方机房的向外凸出,可以使突出部的下楼板暴露在房间外界,可以给空调机房内的新风组件提供新风即可,本实施例不做局限。

具体地,空调机组的进风段与进风口连通,即进风段可进风口之间可以有空气流通,如图1所示,可以是将空调机组设置在进风口附近,将进风段的进口直接与进风口连接并连通,新风直接从进风口进入进风段,或者是,如图5所示,空调机组设置在空调进房内的固定位置,进风段的进口没有与进风口直接练连接,即新风通过进风口进入空调机房,然后空调机房内的新风进入进风段,均是进风段与进风口的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空调机组3中,进风段31可以通过通风组件与进风口24连通,通风组件的一端口与进风段连接,另一端口与进风口连接,使用一个通风组件连通进风段与进风口,连接灵活性更好,具体地,通风组件可以为联箱4或风管5。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述空调机房2内设有与探出部21相对的隔断墙25,以使隔断墙25与探出部21形成独立空间,且进风口24位于隔断墙25朝向探出部21的一侧,隔断墙25上具有沿垂直于隔断墙25的方向贯穿的开口251,进风段31与开口251连通。在空调机房内设置隔断墙将空调机房的探出部隔离成一个独立的小房间,该独立的小房间下楼板上具有进风口,与外界连通,空调机组的进风段与隔断墙上的开口连通,与小房间连通获取新风,且进风段也可以通过通风组件与隔断墙上的开口连通,通风组件的一端口与进风段连接,另一端口与开口连接,其中,对进风段与隔断墙的开口的连通方式并不局限。

具体地,上述隔断墙可以为建筑的墙体或者金属壁板,本实施例不做局限。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空调机组中,进风段31可以为获取新风仅为空调机组提供新风提供的新风段,也可也是为获取新风并与空调机组中的其它气流混合的混风段,本实施例中的进风段具有获取新风的功能即可,本实施例并不做局限。

如图3所示,进风段31通过风管5与进风口24连通,尤其是进风段31为混风段时,采用风管5或联箱将混风段与进风口24连通,连接方便,且便于空调机组在空调机房内的布置。

结合图1,根据图6所示,探出部21的下楼板23上设有洞口231以形成进风口24,洞口231朝向探出部21室内的一侧设有格栅板232,且格栅板232的角部设置有预埋角钢板233,格栅板232搭设在预埋角钢板233上与预埋角钢板233连接,连接稳固。

具体地,作为进风口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探出部的下楼板上的洞口朝向探出部室内的一侧可以设置百叶风口或者防雨百叶,本实施例不做局限,其中当采用风管或联箱连通进风段和进风口时,可以将联箱或风管直接与洞口连接,安装简便。

具体地,结合图1,根据图7所示,上述探出部21的下楼板23上的洞口231朝向探出部21的一侧可以设置反沿234,且反沿234沿洞口231周边设置,格栅板232设于反沿朝向探出部室内的一侧且与洞口231相对,其中,在格栅板232的角部设置有预埋角钢板233,格栅板232搭设在预埋角钢板233上并与预埋角钢板233连接,连接稳固,另外,在反沿背离下楼板23的表面设置有预埋钢板23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厂房;

位于厂房上方且与所述厂房相邻的空调机房,所述空调机房的一侧形成有探出所述厂房的外墙的探出部,且所述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有进风口;

设于所述空调机房内的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进风段,所述进风段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房内设有与所述探出部相对的隔断墙,以使所述隔断墙与所述探出部形成独立空间,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隔断墙朝向所述探出部的一侧,所述隔断墙上具有沿垂直于所述隔断墙的方向贯穿的开口,所述进风段与所述开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墙为墙体或者金属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段通过通风组件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通风组件的一端口与所述进风段连接,另一端口与所述开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段为新风段或混风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段通过通风组件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通风组件的一端口与所述进风段连接,另一端口与所述进风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为联箱或风管。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有洞口以形成所述进风口,所述洞口朝向所述探出部室内的一侧设有格栅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朝向所述探出部室内的一侧设有反沿,且所述反沿沿所述洞口周边设置,所述格栅板设于所述反沿朝向所述探出部室内的一侧且与所述洞口相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厂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该厂房布置结构包括:厂房;位于厂房上方且与厂房相邻的空调机房,空调机房的一侧形成有探出厂房的外墙的探出部,且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有进风口;设于空调机房内的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进风段,进风段与进风口连通。该厂房空调机房的布置结构中,空调机房的一侧凸出下方的厂房的外墙形成有探出部,在空调机房的探出部的下楼板上设置的进风口以给空调机组的进风段提供新风,避免了在下雨天雨水从进风口侵入室内,且减少了在空调机房的外墙上开洞,有利于保证整体布置结构的外墙面的美观性,还有利于使空调机房的外墙面保持干净。

技术研发人员:李拨;阎冬;肖红梅;李鹏;李传琰;王威;王江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