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1  6


本技术涉及离心加工设备,具体为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


背景技术:

1、管式离心机在使用时有时需要使用低进料速度运行,由于设备的局限性,管式离心机在低进料速度的情况下管线进料压力不够,无法把底部止回阀完全顶开,造成部分液体从底部流出,造成损失,影响对物料进行加工的效率,所以急需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包括防护卡架,所述防护卡架的内端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限位卡板,

3、管式离心机,所述管式离心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卡架的内端面,且所述管式离心机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限位导管,所述管式离心机的侧端面靠近顶部处设置有对接卡座,位于所述对接卡座的内端面底部螺纹连接有导料管,位于所述管式离心机的下端面中心处设置有止回阀;

4、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螺纹连接在所述止回阀的内端面。

5、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进料导管,且位于所述进料导管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对接导管。

6、优选的,所述管式离心机通过所述限位卡板进而固定卡接在所述防护卡架的内端面,能提高管式离心机限位在防护卡架内部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对接卡座的侧端面与所述防护卡架的内壁进行挤压贴合连接,能提高管式离心机在防护卡架内部限位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进料导管的内管径为3mm,能有效提高进料的压力,方便后续顶开止回阀。

9、优选的,所述防护卡架的内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对接导管相适配的导向槽,方便后续对对接导管进行快速便捷的导向。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管式离心机底部进料导管的内管径从原来的10mm改为3mm,进而有效增大了进料管线的压力,方便后续快速便捷的顶开止回阀,完美解决了管式离心机底部漏液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对物料加工的效率。



技术特征:

1.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包括防护卡架(4),所述防护卡架(4)的内端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限位卡板(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离心机(6)通过所述限位卡板(3)进而固定卡接在所述防护卡架(4)的内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卡座(7)的侧端面与所述防护卡架(4)的内壁进行挤压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卡架(4)的内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对接导管(23)相适配的导向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管式离心机底部防漏液结构,包括防护卡架,所述防护卡架的内端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的限位卡板,所述管式离心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卡架的内端面,且所述管式离心机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设置有限位导管。本技术管式离心机底部进料导管的内管径从原来的10MM改为3MM,进而有效增大了进料管线的压力,方便后续快速便捷的顶开止回阀,完美解决了管式离心机底部漏液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对物料加工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安海谦,王鹏,况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普诺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3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8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