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利于作物生长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对作物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物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但现有的水培蔬菜技术,存在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且仅适用各别区域地区,对占地的利用率小。此外,现代化温室无土栽培的经济投入大,回报高的同时风险也高,需要经营者掌握一定的无土栽培技术,所以准入门槛也相对较高。因此,提供一种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该装置包括栽培架1、栽培槽2、回流管3、上水水管4、水箱5和收集水管7,栽培架1通过多个隔板分为多层结构,栽培槽2放置在每个隔板上,隔板下布置有反光板;相邻两层栽培槽2通过一个回流管3连通,并且中间层的栽培槽2的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2连通,中间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2连通;最上层的栽培槽2一端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2通过回流管3连通,最上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与上水水管4的一端连通;上水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送水管道4-1与水箱5连通;最下层的栽培槽2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2连通,最下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与收集水管7一端连通,收集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箱5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栽培槽2为水槽结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8m、0.6m和5cm,栽培槽2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通孔距离栽培槽2的槽底距离为3cm,并且回流管3通过插装在通孔内实现与栽培槽2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栽培槽2内放置有定植板,所述的定植板上开有多个定植孔,并且定植板为聚苯乙烯泡沫板。

优选的:所述的水箱5通过水箱支架5-1安装在栽培架1的下层的栽培槽2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栽培架1上还设有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为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的水箱5内安装有水泵8、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水泵8设置在水箱5的顶板上,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设置在水箱的底部,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水泵8的进水管与收集水管7连通,水泵8的出水管与送水管道4-1连通,水箱5内盛装营养液。

优选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温加热器10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水箱5内还安装有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分别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栽培架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5m、0.5m和2m,隔板将栽培架1分隔为5层,每层间隔距离为0.5m;栽培架1的下方安装有滚轮1-1,滚轮1-1设置有脚轮夹紧装置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该装置为立体多层式,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通过水泵可将培养液在各层的培养槽之间循环,可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并且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更加可以保证产量。并且本装置还可以将无土栽培从温室大棚栽植拆分成若干块,搬进农户家中种植,可减少农户的先期投入,其次运用智能手机作为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媒介,实现对无土栽培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农户不需要前期学习无土栽培技术,只需按照手机app指导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傻瓜式”栽植,节省了栽植农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为更多农户加入到无土栽培中提供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栽培架,2-栽培槽,3-回流管,4-上水水管,5-水箱,6-控制箱,7-收集水管,8-水泵,9-温度传感器,10-水温加热器,1-1-滚轮,1-2-脚轮夹紧装置,4-1-送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包括栽培架1、栽培槽2、回流管3、上水水管4、水箱5和收集水管7,栽培架1通过多个隔板分为多层结构,栽培槽2放置在每个隔板上,隔板下布置有反光板;相邻两层栽培槽2通过一个回流管3连通,并且中间层的栽培槽2的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2连通,中间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2连通;最上层的栽培槽2一端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2通过回流管3连通,最上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与上水水管4的一端连通;上水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送水管道4-1与水箱5连通;最下层的栽培槽2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2连通,最下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与收集水管7一端连通,收集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箱5连通。如此设置,该装置为立体多层式,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植物的根系置于栽培槽内,并且通过水泵可将水箱5内培养液在各层的培养槽2之间循环,可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并且隔板下面布置了反光板,可通过调节反光板的角度控制日光照射时间,反光板将日光反射到下层作物上延长下层作物的受光时间。

所述的栽培槽2为水槽结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8m、0.6m和5cm,栽培槽2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通孔距离栽培槽2的槽底距离为3cm,并且回流管3通过插装在通孔内实现与栽培槽2的连通。如此设置,栽培槽2分层设置增大空间利用率,并且各层的培养槽2之间通过回流管3连通,实现水箱5内培养液在各层培养槽2之间循环。

所述的栽培槽2内放置有定植板,所述的定植板上开有多个定植孔,并且定植板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如此设置,定植板为白色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用以固定植株。定植板上有许多定植孔,定植孔孔距因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异。

所述的水箱5内安装有水泵8、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水泵8设置在水箱5的顶板上,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设置在水箱的底部,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水泵8的进水管与收集水管7连通,水泵8的出水管与送水管道4-1连通,水箱5内盛装营养液。所述的栽培架1上还设有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为单片机。如此设置,栽培架1上还设有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为单片机,单片机分别与水泵8、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连接,通过单片机通过控制水泵来实现营养液的循环频率和速度;并且单片机可以定时采集温度传感器9反馈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并控制水温加热器10来实现水箱5内培养液的温度调节,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更加可以保证产量。水箱5的框架钣金厚度为3mm,保证了框架的稳定性,整体框架结构与各个构件安装位置充分利用好空间,通过上水水管4进水,收集水管7集水,从上向下连续流动,营养液持续给蔬菜提供营养。

所述的水箱(5)内还安装有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分别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连接。如此设置,单片机定时采集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等各个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将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单元实时传输给数据接收单元(农户手机),数据接收单元(农户手机)将数据传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回传至数据接收单元(农户手机),单片机连接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等传感器,可以随时对营养液的浓度、酸碱度、温度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记性存储,并且将数据实时传输给数据接收单元(农户手机),农户手机都将下载安装专门的服务app,通过手机app将各个终端的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回传给农户手机,指导农户及时对营养液的配比参数进行调整,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生产,运用智能手机作为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媒介,实现对无土栽培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农户不需要前期学习无土栽培技术,只需按照手机app指导进行操作即可实现“傻瓜式”栽植,节省了栽植农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所述的水箱5通过水箱支架5-1安装在栽培架1的最下层的栽培槽2的下方。

所述的栽培架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5m、0.5m和2m,隔板将栽培架1分隔为5层,每层间隔距离为0.5m;栽培架1的下方安装有滚轮1-1,滚轮1-1设置有脚轮夹紧装置1-2。如此设置,滚轮1-1更方便将该装置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并且脚轮夹紧装置1-2便于该装置位置的稳定。并且在栽培架1的横梁和纵梁之间可以增加加强筋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架(1)、栽培槽(2)、回流管(3)、上水水管(4)、水箱(5)和收集水管(7),栽培架(1)通过多个隔板分为多层结构,栽培槽(2)放置在每个隔板上,隔板下布置有反光板;相邻两层栽培槽(2)通过一个回流管(3)连通,并且中间层的栽培槽(2)的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2)连通,中间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2)连通;上层的栽培槽(2)一端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2)通过回流管(3)连通,上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与上水水管(4)的一端连通;上水水管(4)的另一端通过送水管道(4-1)与水箱(5)连通;下层的栽培槽(2)一端通过回流管(3)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2)连通,下层的栽培槽(2)的另一端与收集水管(7)一端连通,收集水管(7)的另一端与水箱(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2)为水槽结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8m、0.6m和5cm,栽培槽(2)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通孔距离栽培槽(2)的槽底距离为3cm,并且回流管(3)通过插装在通孔内实现与栽培槽(2)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2)内放置有定植板,所述的定植板上开有多个定植孔,并且定植板为聚苯乙烯泡沫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5)通过水箱支架(5-1)安装在栽培架(1)的下层的栽培槽(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架(1)上还设有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为单片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5)内安装有水泵(8)、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水泵(8)设置在水箱(5)的顶板上,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设置在水箱的底部,温度传感器(9)和水温加热器(10)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水泵(8)的进水管与收集水管(7)连通,水泵(8)的出水管与送水管道(4-1)连通,水箱(5)内盛装营养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温加热器(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5)内还安装有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电导率仪、ph值计和温度湿度计分别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架(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5m、0.5m和2m,隔板将栽培架(1)分隔为5层,每层间隔距离为0.5m;栽培架(1)的下方安装有滚轮(1-1),滚轮(1-1)设置有脚轮夹紧装置(1-2)。

技术总结
智能化家用型立体式无土栽培设备,包括栽培架、栽培槽、回流管、上水水管、水箱和收集水管,栽培架通过多个隔板分为多层结构,栽培槽放置在每个隔板上,隔板下布置有反光板;相邻两层栽培槽通过一个回流管连通,并且中间层的栽培槽的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连通,中间层的栽培槽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连通;上层的栽培槽一端与其相邻的下层的栽培槽通过回流管连通,上层的栽培槽的另一端与上水水管的一端连通;上水水管的另一端通过送水管道与水箱连通;下层的栽培槽一端通过回流管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栽培槽连通,下层的栽培槽的另一端与收集水管一端连通,收集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连通,只需按照手机APP指导进行操作即可实现栽植,节省了栽植农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为更多农户加入到无土栽培中提供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秦好刚;曹祖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智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