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柱膜,尤其是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属于空气包装。
背景技术:
1、气柱膜,主要用于对物品的缓冲包装。使用时先将气柱膜充气,然后将充气的气柱膜绕包在物品上,最后用胶带将气柱膜固定住。这种形式的包装适合包装规整且较小的物品,如奶粉罐、玻璃杯等。
2、也有将气柱膜用作二级缓冲结构进行包装的,用以部分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聚苯乙烯发泡衬垫。
3、比如先在一个稍大的箱子里放置一片矩形气柱膜做衬底,然后把物品放在一个小箱子内或以其他方式初步包装后放入稍大的箱子中,再在两个箱子的侧壁和盖面之间填放气柱膜,最后封箱以实现对物品的缓冲包装。
4、如上所述,如果每对侧壁之间都放置一块气柱膜,则四个气柱膜之间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内部箱子的保护力度往往达不到所需要求。而若以一个整体的气柱膜折叠放入四周形成整体保护,则一般的气柱膜往往难以弯曲。现有技术中有能够弯曲的气柱膜,但这种气柱膜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弯曲,无法做到自然弯曲。而为了更好的提供缓冲保护,通常会先放置四周的气柱膜衬垫,然后再将小箱子(或其他初步的包装结构)放入,这样才能够在尺寸上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如果先放小箱子再放气柱膜衬垫,则在尺寸比较紧凑的情况下气柱膜难以塞入。因此,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的整体气柱膜因不能自然弯曲,而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包括具有多个气柱的气柱膜本体,所述气柱膜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排的自然折叠线,每排所述的自然折叠线由分布在每一个气柱上的异形热封点组成;所述异形热封点的两端的气柱部分相通;所述的异形热封点包括第一热封边界、第二热封边界以及形成在第一热封边界和第二热封边界之间的与所述气柱的主体部分相隔绝的热封主体部;所述的第一热封边界线/第二热封边界线包括第一上斜线/第二上斜线和第一下斜线/第二下斜线。
4、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然折叠线是指,在无外应力作用下,能够使气柱膜呈现出60~120°,尤其是90±5°弯曲的,由多个异形热封点排列构成的折叠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斜线/第二上斜线和第一下斜线/第二下斜线直接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斜线/第二上斜线和第一下斜线/第二下斜线的夹角α为100~150°。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斜线/第二上斜线和第一下斜线/第二下斜线在所述气柱的宽度方向的居中部位相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上斜线/第二上斜线和第一下斜线/第二下斜线圆滑过渡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异形热封点的形状为菱形。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异形热封点的形状为异菱形。
11、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异菱形是指,由n个半菱形结构组成的多边形。基于上述概念,正规的菱形是指n=2的异菱形;n优选为偶数,更进一步的,n优选为2,4,6,8。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自然折叠线与所述设置方向与所述的气柱的延伸方向垂直。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菱形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异形热封点上下两端的间距不大于所述气柱膜宽度的5/7。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封点设计为菱形或异菱形结构,使得气柱膜能够在无持续外应力作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90±5°的自然弯曲;从而在用作箱子内衬时,可实现尺寸的优化配置,从而提供更好的缓冲包装效果。
1.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包括具有多个气柱(10)的气柱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膜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排的自然折叠线(100),每排所述的自然折叠线(100) 由分布在每一个气柱(10)上的异形热封点(20)组成;所述异形热封点(20)的两端的气柱部分相通;所述的异形热封点(20)包括第一热封边界(201)、第二热封边界(202)以及形成在第一热封边界(201)和第二热封边界(202)之间的与所述气柱(10)的主体部分相隔绝的热封主体部(203);所述的第一热封边界(201)/第二热封边界(202)包括第一上斜线(2011)/第二上斜线(2021)和第一下斜线(2012)/第二下斜线(20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斜线(2011)/第二上斜线(2021)和第一下斜线(2012)/第二下斜线(2022)直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斜线(2011)/第二上斜线(2021)和第一下斜线(2012)/第二下斜线(2022)的夹角α为100~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斜线(2011)/第二上斜线(2021)和第一下斜线(2012)/第二下斜线(2022)在所述气柱(10)的宽度方向的居中部位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斜线(2011)/第二上斜线(2021)和第一下斜线(2012)/第二下斜线(2022)圆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热封点(20)的形状为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热封点(20)的形状为异菱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的四个角均为倒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然弯曲的气柱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热封点(20)上下两端的间距不大于所述气柱膜宽度的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