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0  6


本技术涉及公路建设涉水路堤防护,具体涉及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规划发展,道路不可避免涉及涉水路堤,涉水路堤由于常年或季节性浸水,受流水冲刷、拍击和淘洗,易造成路基浸湿、坡脚淘空,或水位骤降时路基内细粒填料流失,从而致使路基失稳,边坡崩塌。为确保路基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在路堤安装实心桩体、浆砌石、钢筋石笼等防护形式。传统防护施工,体量大,耗材多,耗费人工,采用浆砌石等圬工防护后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协调,后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砌体护坡脱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通过在砖体内部中空结构内种植亲水性植物,可降低溪水雨水等对坡脚土壤的冲刷,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能够减少混凝土的用量,进而降低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包括砖体、挡水透气顶帽和根系缠绕杆组,所述砖体为内中空结构,且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碎石、砂石以及种植土;所述根系缠绕杆组设置于所述砖体的中空结构内;所述砖体顶开设填充孔,且所述挡水透气顶帽设置于所述填充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相应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砖体的中空结构内填充种植土并进行生态植被的种植,利用植被的根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紧实度,可降低溪水雨水等对坡脚土壤的冲刷,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固定桩能够将土体与水体隔断,达到排涝、蓄水、保护土体和整洁河岸的基本需求。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5、所述根系缠绕杆组包括中心立杆和立杆突刺,所述中心立杆设置于所述砖体内中空结构的中心,所述立杆突刺倾斜连接于所述中心立杆。

6、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突刺设置有若干道,且若干所述立杆突刺沿所述中心立杆的竖直方向上进行分层设置,相邻两层立杆突刺之间间距相等,同层内立杆突刺等幅间隔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突刺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立杆,所述立杆突刺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

8、进一步的:所述挡水透气顶帽包括连接块和毛刷,所述连接块于所述中心立杆连接,并固定于填充孔的中心;

9、进一步的:所述毛刷沿着所述连接块的轴向设置,且所述毛刷能完全遮挡所述填充孔。

10、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立杆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头,且所述连接块中央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头适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头插入所述固定孔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砖体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且所述透水孔均匀间隔的开设于所述砖体的侧壁。

12、进一步的:所述砖体侧壁还设置有插接条和插接凹槽,多道所述插接条绕所述砖体的轴线均匀等间距的设置,且相邻两道所述插接条的中间位置设置一道所述插接凹槽。

13、进一步的:所述砖体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14、一种采用所述固定桩的系统,所述系统由若干固定桩拼接而成,相邻固定桩之间将一道固定桩上的插接条插入另一道固定桩上的插接凹槽内进行固定。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通过在砖体的中空结构内填充种植土并进行生态植被的种植,利用植被的根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紧实度,可降低溪水雨水等对坡脚土壤的冲刷,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

17、2、本实用新型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固定桩能够将土体与水体隔断,达到排涝、蓄水、保护土体和整洁河岸的基本需求。

18、3、本实用新型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毛刷的设置既能够挡住雨水、河水对中空结构顶部和内部土壤和生态植被的冲刷,同时又能够实现透光和透气,保证植被在中空结构内能够正常的生长。

19、4、本实用新型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中空结构内根系缠绕杆组的设置能够为植被根系的缠绕提供生根点,从而使得植物根系更加牢固的固定在砖体内,防止大雨、大浪拍打植物茎秆将植物拔出砖体。



技术特征:

1.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1)、挡水透气顶帽(2)和根系缠绕杆组(3),所述砖体(1)为内中空结构,且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碎石、砂石以及种植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系缠绕杆组(3)包括中心立杆(31)和立杆突刺(32),所述中心立杆(31)设置于所述砖体(1)内中空结构的中心,所述立杆突刺(32)倾斜连接于所述中心立杆(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突刺(32)设置有若干道,且若干所述立杆突刺(32)沿所述中心立杆(31)的竖直方向上进行分层设置,相邻两层立杆突刺(32)之间间距相等,同层内立杆突刺(32)等幅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突刺(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中心立杆(31),所述立杆突刺(32)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透气顶帽(2)包括连接块(21)和毛刷(22),所述连接块(21)于所述中心立杆(31)连接,并固定于填充孔(11)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杆(31)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头(33),且所述连接块(21)中央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头(33)适配的固定孔(23),所述固定头(33)插入所述固定孔(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4),且所述透水孔(4)均匀间隔的开设于所述砖体(1)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侧壁还设置有插接条(12)和插接凹槽(13),多道所述插接条(12)绕所述砖体(1)的轴线均匀等间距的设置,且相邻两道所述插接条(12)的中间位置设置一道所述插接凹槽(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锥状结构。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任意一项所述固定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若干固定桩拼接而成,相邻固定桩之间将一道固定桩上的插接条(12)插入另一道固定桩上的插接凹槽(13)内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涉水生态固定桩及其系统,包括砖体、挡水透气顶帽和根系缠绕杆组,所述砖体为内中空结构,且所述中空结构内填充有碎石、砂石以及种植土;所述根系缠绕杆组设置于所述砖体的中空结构内;所述砖体顶开设填充孔,且所述挡水透气顶帽设置于所述填充孔。若干固定桩相互咬合可形成一排或多排固定桩系统。本技术通过在砖体的中空结构内填充种植土并进行生态植被的种植,利用植被的根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紧实度,可降低溪水雨水等对坡脚土壤的冲刷,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固定桩能够将土体与水体隔断,达到排涝、蓄水、保护土体和整洁河岸的基本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梁瑶,宋川,唐晓波,李雨翔,任剑,吴兵,李为,贠志强,李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5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8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