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10  10


本技术属于模具风冷,具体的说是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应用于超快速冷冲模为多工位生产方式。其中,级进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方式为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深等等。但是,适用于级进模方式生产的板料厚度为0.08~2.5mm。对于目前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普及大众势在必行。汽车的轻量化,是首要攻克的难关。在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前提是保证汽车的强度,保证这个前提的方式为使用热成型材料或取消部分零部件,其余零部件料厚增加。这就使得级进模生产的零部件的料厚不在局限于0.08~2.5mm之前。使用更厚的材料用级进模方式生产,这就会导致模具镶块由于摩擦导致镶块过热,进而使得镶块的本身硬度降低,这样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毛刺、废屑、产品型面不合格影响后序焊接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级进模模具,冷却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冷却机、风管和出风口,级进模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和第二模,第一模和第二模中心同轴,第二模上设有压缩空气冷却机,压缩空气冷却机与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出风口位于第二模一侧,出风口中心线与第二模上表面平行,出风口与第二模上表面距离为0-10mm,与第二模侧面距离为0-10mm,风管通过管夹固定在第二模上,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模上,还包括送料机,送料机设置在整个系统一侧,第一模和第二模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高速生产,可以减少冲床,场地面积,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模具内部环境良好的优点,可以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料厚较厚产品的生产。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级进模模具,冷却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冷却机、风管和出风口,级进模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和第二模,第一模和第二模中心同轴,第二模上设有压缩空气冷却机,风管上设有多个出风口。

3、进一步的,出风口法线与第二模表面平行。

4、进一步的,出风口法线与第第一模表面垂直。

5、进一步的,风管通过管夹固定在第二模上。

6、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模上。

7、进一步的,还包括送料机,送料机设置在整个系统一侧,第一模和第二模之间。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根据级进模针对生产板料较厚产品的需求,利用在设备上增加压缩空气冷却机,在模具内部均匀布置风管。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模具内部镶块进行降温、清洁等工作。从而降低镶块由于受热,导致镶块的硬度降低,对产品件产生的毛刺、废屑、产品型面不合格影响后序焊接等等问题的风险,解决了由于级进模生产速度快,镶块与板料之间摩擦生热,导致模具镶块硬度降低的缺点。具有可以高速生产,可以减少冲床,场地面积,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模具内部环境良好的优点。可以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料厚较厚产品的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系统和级进模模具,冷却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冷却机、风管和出风口,级进模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和第二模,第一模和第二模中心同轴,第二模上设有压缩空气冷却机,风管上设有多个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口法线与第二模表面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口法线与第第一模表面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风管通过管夹固定在第二模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送料机设置在整个系统一侧,第一模和第二模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快速冷冲模冷却系统,属于模具风冷技术领域,包括冷却系统和级进模模具,冷却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冷却机、风管和出风口,级进模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模和第二模,第一模和第二模中心同轴,第二模上设有压缩空气冷却机,压缩空气冷却机与出风口通过风管连接,出风口位于第二模一侧,出风口中心线与第二模上表面平行,出风口与第二模上表面距离为0‑10mm,与第二模侧面距离为0‑10mm,风管通过管夹固定在第二模上,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模上,还包括送料机,送料机设置在整个系统一侧,第一模和第二模之间;本技术具有可以高速生产,可以减少冲床,场地面积,可以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料厚较厚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刘京亮,于洪俊,张昱,吴全金,刘金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正轩车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7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