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拉丝设备

专利2025-04-09  12


本技术涉及钣金拉丝,尤其涉及一种钣金拉丝设备。


背景技术:

1、常规的钣金拉丝设备在对钣金进行加工时,通常是将钣金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当拉丝机上的磨砂轮对钣金进行打磨时,由于钣金表面光滑,导致与工作台面的摩擦小,从而使得钣金打磨时发生偏移,影响钣金表面的拉丝质量。

2、现有专利cn214603462u的一种不锈钢钣金表面拉丝处理装置,工作台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电磁铁,将金属板材放置在工作台板的上表面,通过控制开关使得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将金属板材吸附在工作台板上,从而实现了对金属板材的定位效果。

3、但在使用现有专利的一种不锈钢钣金表面拉丝处理装置的过程中,由于金属板材在拉丝时,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屑,金属屑散落至工作台各处,从而加大了清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拉丝设备,解决了由于金属板材在拉丝时,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屑,金属屑散落至工作台各处,从而加大了清理的难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钣金拉丝设备,包括工作台、安装架、拉丝机和固定装置,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拉丝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还包括集屑装置,所述集屑装置包括第一滑动板、第一滑轨、磁条、收集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磁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板上,所述收集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板移动。

3、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所述丝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板螺纹连接。

4、其中,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盒和刮板,所述收集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磁条的一侧;所述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收集盒的一侧。

5、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二滑轨、第二滑动板、弹簧和动力组件,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与所述固定板抵接;所述第二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动板和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滑动板移动。

6、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螺杆和转动盘,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板抵接;所述转动盘固定安装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并靠近所述固定板。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钣金拉丝设备,当进行钣金拉丝时,通过固定装置对钣金进行固定,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拉丝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通过拉丝机对钣金进行拉丝处理,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开有多组通孔,拉丝产生的金属屑通过所述工作台上的通孔落至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收集盒中,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远离所述拉丝机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滑动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板进行滑动,所述磁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板上,所述第一滑动板的滑动带动所述磁条进行滑动,残留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金属屑通过移动的所述磁条进行吸附,所述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当所述磁条移动到所述刮板的位置时,吸附在所述磁条上的金属屑通过所述刮板进行刮落,并落至所述收集盒中,从而实现了对拉丝产生的金属屑的收集效果,进而减小了金属屑的清理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钣金拉丝设备,包括工作台、安装架、拉丝机和固定装置,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拉丝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钣金拉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拉丝设备,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拉丝机安装在安装架上,固定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一滑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位于工作台远离安装架的一侧,第一滑动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上,磁条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动板上,收集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上,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动板移动,通过固定装置度钣金进行固定,随后通过拉丝机对钣金进行拉丝加工,加工产生的金属屑通过工作台上的通孔下落,并通过收集组件进行收集,残留在工作台表面的金属屑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滑动板上的磁条进行吸附,再次通过收集组件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了对拉丝产生的金属屑的收集效果,进而减小了金属屑的清理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庆,李苏微,朱庭新,林雨森,晏清宇,颜星轲,黄华,罗文军,牛宇新,钟剑锋,郭永杭,王润,章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27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7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