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厂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洁净厂房。
背景技术:
洁净室通常采用三层夹心结构,三层夹层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夹层、中间层、及下夹层。其中上夹层作为静压箱将经过调整温湿度和过滤微尘后的空气由风机送至中间层。参考图1,中间层包括有一个洁净区1作为工艺区,且洁净区1的底板为带孔楼板,使风机吹出的空气经过洁净区1后,通过带孔楼板上的孔通入到下夹层中。下夹层作为回风层,且在下夹层与上夹层之间设置有连通上夹层及下夹层的回风夹道2,回风层将收集到的空气通过回风夹道2送回到上夹层,从而实现洁净空气的循环使用。同时为了布置服务于洁净区1的净化空调机组、变电站、更衣室等辅助设施,通常在洁净区1的外侧设置有支持区3,以用于容纳净化空调机组、变电站、更衣室等辅助设施。当洁净区1规模较大时,对支持区3的面积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有时会在洁净区1的两个长边都布置有支持区3。
但是由于洁净区的气流组织原因,洁净区1的宽度通常不超过90m,而洁净厂房的长度也不宜过长,否则会遇到消防方面和平面运输距离过长的问题。因此,洁净厂房通常规模(面积)不能太大(不超过3万平方米)。如需要时只能另外建造一座洁净厂房,占地面积大且建造费用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洁净厂房,以提高单个洁净厂房中洁净区的面积,减少洁净厂房的占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洁净厂房,该洁净厂房包括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洁净室,每个洁净室包括依次层叠的回风层、中间层、静压箱、以及回风夹道。其中,中间层具有洁净区,洁净区的下方通过带孔楼板与回风层连通,洁净区的上方具有吊顶、以及安装在吊顶上且与静压箱连通的风机过滤单元。静压箱用于给洁净区输送洁净空气,回风层用于回收洁净区内的空气,回风夹道用于连通回风层与静压箱。洁净厂房还包括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之间且用于容纳净化空调机组的共用支持室,其中,上述净化空调机组用于将室外空气处理为洁净空气,并送至静压箱。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洁净室,且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之间设置用于容纳净化空调机组的共用支持室,以减少洁净厂房的占地面积,扩大单个洁净厂房的洁净区面积。通过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共用两个洁净室之间的共用支持室,提高共用支持室的面积利用率,减少建造成本。通过设置净化空调机组,将室外空气经过调整温度和湿度以及过滤后处理为洁净空气,并将洁净空气送至静压箱。通过采用静压箱给洁净区输送洁净空气,以保证中间层的洁净区形成符合要求的洁净生产区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共用支持室内还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洁净区的至少一个洁净通道,方便两个洁净区之间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便于洁净厂房的分期建设和扩建扩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沿至少两个洁净室的排列方向上,至少两个接近区中的每个洁净区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至少一个洁净通道中的每个洁净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洁净区的侧壁上。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面积为s1,每个侧壁上接近通道的廥面积之和为s2;其中,s2≤15%s1,以保证每个洁净区内的洁净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洁净通道设置有用于开合每个洁净通道的第一防火门,以便于在使用部分洁净室时,将洁净通道关闭,从而使各个洁净室独立的工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洁净通道中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自动传送装置,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自动传送装置传送物品。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共用支持室内还设置有底层避难走道、以及与底层避难走道连通的安全疏散楼梯,且安全疏散楼梯与洁净室连通,以便于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使工作人员通过共用支持室的安全疏散楼梯及底层避难走道离开洁净厂房,缓解消防压力。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安全疏散楼梯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合安全疏散楼梯的第二防火门,以在不使用安全疏散楼梯及底层避难走道的时候,将安全疏散楼梯关闭,以保证洁净通道及洁净区的洁净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洁净区具有将洁净区与回风层隔开的带孔楼板,且带孔楼板上设置有连通洁净区及回风层的通孔,以实现洁净区与回风层的连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沿至少两个洁净室的排列方向上,共用支持室的宽度为24m-36m,以减少共用支持室的宽度,提高共用支持室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洁净厂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洁净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洁净厂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洁净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洁净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洁净厂房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洁净室11-洁净区111-侧壁
12-静压箱13-回风层14-回风夹道
15-净化空调机组16-变电站17-更衣室
20-共用支持室30-单侧支持室40-洁净通道
41-自动传送装置50-底层避难走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洁净厂房,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洁净厂房应用于工业加工及制造技术领域,通过洁净厂房提供一个无菌无尘的制造环境,以满足某些器件的加工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洁净厂房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洁净厂房包括至少两个洁净室,且至少两个洁净室10沿宽度方向并排排列。其中,洁净厂房具有两个长度较长且位置相对的长边、以及分别连接两个长边且位置相对的两个短边,洁净厂房的长度方向指长边的延伸方向,洁净厂房的宽度方向指短边的延伸方向。在具体确定洁净室10的个数时,洁净室10的个数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等至少两个中的任意值。如图2所示出的洁净厂房,其包括有4个洁净室10。应当理解的是,洁净室10的个数并不限于图2示出的4个。继续参考图2,两个洁净室10并排排列,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间隔设置,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之间留有用于设置共用支持室20的空间,其中,共用支持室20用于设置净化空调机组15、变电站16、更衣室17、底层避难走道、以及与底层避难走道连通的安全疏散楼梯等辅助设施。
在设置每个洁净室10时,参考图3,每个洁净室10包括从下至上(以图3中的洁净厂房为参考)层叠的回风层13、中间层以及静压箱12。其中,中间层具有洁净度较高的区域,该区域为洁净区11。静压箱12用于向洁净区11输送洁净空气,回风层13与洁净区11连通以回收洁净区11的空气。另外,中间层还具有连通回风层13及静压箱12的回风夹道14,使回风层13所回收的空气通过回风夹道14传输给静压箱12。静压箱12再将洁净空气输送给洁净区11,空气在静压箱12、洁净区11、以及回风层13之间循环流动,从而提高空气的利用效率。
具体设置时,如图3所示,洁净区11在竖直方向(以图3示出的位置为参考)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端面位于下面,作为洁净区11的底面,另一个端面位于上面,作为洁净区11的吊顶。位于下面的端面为洁净区11的地面,用于放置机床、机器人等生产设备。在具体设置时,洁净区11通过带孔楼板与位于洁净区11下方的回风层13隔开,在带孔楼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洁净区11及回风层13的通孔,以实现回风层13与洁净区11的连通。其中,上述带孔楼板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用于支撑及隔离的板体结构。带孔楼板上的通孔的个数及尺寸具体结合洁净区11的空间面积确定,在此不做限制。另外,位于上面的端面为洁净区11的吊顶,其用于支撑和遮挡洁净区11上方的静压箱12。在具体设置时,洁净区11在洁净厂房的宽度方向上还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111,两个侧壁111可以作为支撑吊顶的支撑结构。静压箱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用于稳定风速及通风的箱体结构。静压箱12可以通过螺栓紧固、吊装等方式固定在静压箱12的天花板上。在吊顶上安装有与静压箱12连通的风机过滤单元,静压箱12内的空气经过风机过滤单元的处理后通入到洁净区11内,以提高从静压箱12内输出的空气的洁净度。其中,上述风机过滤单元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风机过滤装置。参考图3,在每个侧壁11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回风层13及静压箱12的回风夹道14。其中,回风夹道14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用于通风的夹道。通过回风层13回收后的空气经过处理后通过回风夹道14传输给静压箱12。
参考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洁净厂房还包括用于将室外空气净化为洁净空气,并将洁净空气输送给静压箱12的净化空调机组15,其中,净化空调机组15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净化空气的设备。通过设置的净化空调机组15室外的空气进行净化,并通过加压方式将洁净空气传输到静压箱12,静压箱12对洁净空气的流速进行处理后,通过风机过滤单元通入到洁净区11,以使洁净区11的空气为洁净空气。且回风层13通过回收洁净区11的空气,使洁净区11的空气实现流动,使洁净区11的空气保持不断的更新,从而保证洁净区11的洁净度。
在具体放置净化空调机组15时,参考图2及图3,洁净厂房还包括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之间且用于容纳净化空调机组15的共用支持室20。通过设置多个洁净室10,且多个洁净室10并列排列且间隔设置,从而在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之间留有用于设置共用支持室20的空间。在设置共用支持室20时,参考图3,包括上、中、下三层,其中,共用支持室20的上层(以图3示出的洁净厂房为参考,位于共用支持室20最上方的中间)与静压箱12位于同一层;共用支持室20的中间层与洁净区11位于同一层;共用支持室20中的下层与回风层13为同一层。
放置在共用支持室20内的净化空调机组15用于辅助与该共用支持室20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的洁净空气的供应。具体的,每个共用支持室20内的净化空调机组15的组数为两组,其中一组用于给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中的一个洁净室10供应洁净空气,另一组用于给另一个洁净室10供应洁净空气。在放置两组净化空调机组15时,可以将两组净化空调机组15放置在一起,具体的,两组净化空调机组15混合放置。也可以将其中一组净化空调机组15放置在共用支持室20的一侧,经另一组净化空调机组15放置在共用支持室20的另一侧。总之,具体放置两组净化空调机组15时,以尽量减少净化空调机组15的占用空间,提高共用支持室20的面积利用率为原则。
在具体确定每个共用支持室20的宽度时,每个共用支持室20的宽度可以设置为24m-36m,具体的,每个共用支持室20的面积可以设置为24m、26m、28m、30m、32m、34m、36m等介于24m-26m之间的任意值。应当理解的是,共用支持室20的宽度具体与洁净区11的面积有关,在洁净区11的面积较大时,由于需要的洁净空气的量也较多,从而需要的净化空调机组15中的空调机的数量也增多,从而使净化空调机组15占用的空调也较大,因此设置较大的共用支持室20,以容纳占用面积较大的净化空调机组15。在洁净区11的面积较小时,由于需要的洁净空气的量也较少,从而需要的净化空调机组15中的空调机的数量也较少,从而使净化空调机组15占用的空间也较少,因此可以设置较小的共用支持室20即可容纳占用面积较小的净化空调机组15。
另外,参考图2及图3,在至少两个洁净室10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洁净室10(至少两个洁净室10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洁净室10以外的其他洁净室10)的相对的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共用支持室20,以放置净化空调机组15,从而便于净化空调机组15的放置。
参考图2,在至少两个洁净室10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洁净室10中,在每个洁净室10的外侧(洁净室10背离共用支持室20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单侧支持室30,用于放置净化空调机组15,以使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洁净室10也存在两个单独的空间以放置净化空调机组15,从而可以增加净化空调机组15放置位置,便于放置净化空调机组15。在具体确定单侧支持室30的宽度时,单侧支持室30的宽度可以设置为15m-18m,具体的,单侧支持室30的宽度可以为15m、16m、17m、18m等介于15m-18m之间的任意值。
参考图2及图3,在共用支持室20内还可以设置变电站16,以对输送到洁净厂房内的供电电压进行调整,以转换为符合净化空调机组15的工作电压。
继续参考图2及图3,在共用支持室20内还设置有更衣室17,以便于工作人员在进入洁净区11之前,先更换工作服装,从而保证洁净区11的洁净度。
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洁净厂房还包括连接至少两个洁净室10的洁净通道40,以便于相邻两个洁净区11之间的工作人员及货物的流动。具体设置时,参考图4,每个洁净通道40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的侧壁111上,即在共用支持室20内设置有一个连通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的洁净通道40,该洁净通道4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洁净区11连通,该洁净通道4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洁净区11连通,且在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的每个洁净区11的侧壁111上开设有开口作为洁净通道40的端口。在具体设置洁净通道40时,洁净通道40的个数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等。参考图2,在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之间设置有两个洁净通道40,应当理解的是,洁净通道40的个数并不限于图2示出的两个。在具体确定洁净通道40的位置时,洁净通道4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洁净室10内的设备的放置位置、货物的运输位置等具体确定。
在具体确定洁净通道40在每个洁净区11的开口大小时,洁净区11上设置有洁净通道40开口的侧壁111的面积为s1,该侧壁111上所有洁净通道40的端口面积之和为s2,其中,s2≤15%s1。通过使洁净通道40的端口的面积小于洁净区11上该侧壁111的面积的15%,以保证洁净区11内的洁净度,防止因洁净通道40的面积较大,而导致洁净区11内的空气的洁净度不符合加工要求。在具体确定每个洁净区11的侧壁111上洁净通道40的开口面积之和s2时,洁净通道40的开口面积之和s2可以设置为5%s1、7%s1、9%s1、10%s1、11%s1、13%s1、15%s1等小于等于15%s1的任意值。
参考图5,在具体设置洁净通道40时,可以设置多个洁净通道40中的部分洁净通道40或全部洁净通道40设置自动传送装置41,在需要使工件、设备等物品从一个洁净区11运送到另一个洁净区11时,可以通过自动传送装置41进行传送,从而便于物品在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之间的流通。设置时,自动传送装置41可以为吊装滑轨,具体的,在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之间设置一滑轨,该滑轨的两端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内,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吊装装置,通过吊装装置以吊装工件、货物等物品,之后通过吊装装置在滑轨上滑轨,以便于物品在相邻的两个洁净区11内流通。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仅仅示出了设置自动传送装置41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传输带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洁净通道40是否安装自动传送装置41是依据洁净通道40的功能确定,在开设的洁净通道40用于流通货物的,可以在该洁净通道40设置自动传送装置41;在开设的洁净通道40用于工作人员通过时,便可以不设置自动传送装置41。
另外,还可以在每个洁净通道40的端口处设置第一防火门,在不使用洁净通道40时,可以闭合第一防火门。另外,在只使用部分洁净室10时,可以通过关闭第一防火门,从而使处于使用中的洁净室10与未使用的洁净室10隔开,从而避免使用中的洁净室10对未使用的洁净室10形成干扰,根据实际决定开设的洁净室10的数目。
参考图6,在共用支持室20还设置有底层避难走道50、以及与底层避难走道50连通的安全疏散楼梯,其中,底层避难走道50设置在共用支持室20中的下层(与回风层13位于同一层),底层避难走道50的相对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洁净厂房外连通,且底层避难走道50通过安全疏散楼梯与洁净通道40连通,以便于在洁净区11发生火灾、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全疏散楼梯快速的离开洁净区11,并通过底层避难走道50离开洁净厂房,缓解消防压力。应当理解的是,安全疏散楼梯并不限于和底层避难走道50连通的设置方式,安全疏散楼梯还可以与洁净区11连通,以使在洁净区11工作的工作人员从洁净区11直接进入到安全疏散楼梯,并通过安全疏散楼梯进入到底层避难走道50内。
在具体设置底层避难走道50时,底层避难走道50的宽度为3m-4m,具体的,可以设置底层避难走道50的宽度为3m、3.2m、3.5m、3.7m、4.0m等介于3m-4m之间的任意值。底层避难走道50的高度可以设置在2.8m-3.2m,具体的,底层避难走道50的高度可以为2.8m、2.9m、3.0m、3.1m、3.2m等介于2.8m-3.2m之间的任意值。可以在安全疏散楼梯的入口处设置第二防火门,在不使用底层避难走道50及安全疏散楼梯的时候,将第二防火门关闭,在使用安全疏散楼梯及安底层避难走道50的时候,将第二防火门打开。
在上述的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洁净室10,且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之间设置用于容纳净化空调机组15的共用支持室20,以减少洁净厂房的占地面积,扩大单个洁净厂房的洁净区11面积。通过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10共用两个洁净室10之间的共用支持室20,提高共用支持室20的面积利用率,减少建造成本。通过设置净化空调机组15,将室外空气经过调整温度和湿度以及过滤后处理为洁净空气,并将洁净空气送至静压箱12。通过采用静压箱12给洁净区11输送洁净空气,以保证中间层的洁净区11形成符合要求的洁净生产区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列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洁净室,每个洁净室包括依次层叠的回风层、中间层、静压箱以及回风夹道;其中,所述中间层具有洁净区,所述洁净区的下方通过带孔楼板与所述回风层连通,所述洁净区的上方具有吊顶、以及安装在所述吊顶上且与所述静压箱连通的风机过滤单元;所述静压箱用于给所述洁净区输送洁净空气;所述回风层用于回收所述洁净区内的空气;所述回风夹道用于连通所述回风层与所述静压箱;
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洁净室之间且用于容纳净化空调机组的共用支持室;其中,所述净化空调机组用于将室外空气处理为洁净空气,并送至所述静压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支持室内还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洁净区的至少一个洁净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至少两个洁净室的排列方向上,所述至少两个洁净区中的每个洁净区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至少一个洁净通道中的每个洁净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洁净区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的面积为s1,所述每个侧壁上洁净通道的端口面积之和为s2;其中,s2≤15%s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每个洁净通道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每个洁净通道的第一防火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洁净通道中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有自动传送装置。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支持室内还设置有底层避难走道、以及与所述底层避难走道连通的安全疏散楼梯,且所述安全疏散楼梯与所述洁净室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疏散楼梯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合所述安全疏散楼梯的第二防火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区具有将所述洁净区与所述回风层隔开的带孔楼板,所述带孔楼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洁净区及所述回风层的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厂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至少两个洁净室的排列方向上,所述共用支持室的宽度为24m-36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