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24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市场摩托车转向机构(立柱)和车架立管的配合普遍使用的是推力球轴承(俗称滚珠)。这种推力球轴承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紧急制动中会产生窜动给行驶造成安全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包含一立柱和一车架立管,所述的立柱可转动地与所述的车架立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上凸和一前叉钢碗上凹,所述的前叉钢碗上凸与前叉钢碗上凹之间设有一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车架立管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下凹,所述的前叉钢碗下凹内设有一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前叉钢碗上凹与所述的车架立管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前叉钢碗下凹与所述的车架立管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该摩托车转向机构和车架立管的配合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将原有车辆的推力球轴承改为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方便可靠,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包含一立柱1和一车架立管5,立柱1可转动地与车架立管5相连接,可以使车辆发生转向运动。

该立柱1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上凸2和一前叉钢碗上凹4,该前叉钢碗上凸2与前叉钢碗上凹4之间设有一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该车架立管5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下凹6,该前叉钢碗下凹6内设有一第二圆锥滚子轴承7。

该前叉钢碗上凹4的圆柱体过盈压入车架立管5上端的孔内。

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由外圈和内圈组成,其中外圈和前叉钢碗上凸2过盈配合在一起;

内圈和前叉钢碗上凹4的圆柱体过盈配合在一起。

前叉钢碗上凸2的中心有m25x1的内螺纹,内螺纹和立柱1通过螺旋配合在一起。该前叉钢碗下凹6的圆柱体过盈压入车架立管5的下端的孔内。

第二圆锥滚子轴承7也由外圈和内圈组成,其中外圈和前叉钢碗下凹6的孔过盈配合在一起,内圈和立柱1过盈配合在一起。

该摩托车转向机构和车架立管的配合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将原有车辆的推力球轴承改为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方便可靠,简单易行。

该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包含一立柱(1)和一车架立管(5),所述的立柱(1)可转动地与所述的车架立管(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上凸(2)和一前叉钢碗上凹(4),所述的前叉钢碗上凸(2)与前叉钢碗上凹(4)之间设有一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所述的车架立管(5)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下凹(6),所述的前叉钢碗下凹(6)内设有一第二圆锥滚子轴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钢碗上凹(4)与所述的车架立管(5)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钢碗下凹(6)与所述的车架立管(5)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包含一立柱和一车架立管,所述的立柱可转动地与所述的车架立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上凸和一前叉钢碗上凹,所述的前叉钢碗上凸与前叉钢碗上凹之间设有一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车架立管的底部设有一前叉钢碗下凹,所述的前叉钢碗下凹内设有一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转向机构轴承的装换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该摩托车转向机构和车架立管的配合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将原有车辆的推力球轴承改为圆锥滚子轴承,结构方便可靠,简单易行。

技术研发人员:穆宗信;曹晖;殷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