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膜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9  9


本技术属于胶膜成型,具体涉及一种胶膜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封装胶膜是光伏领域的核心辅材,其起到粘结基板和电池片的作用,将基板与电池片粘结在一起组成光伏组件。

2、在封装胶膜的相关制备工艺中,挤压机构包括一个压辊或者两个对称设置的压辊,并且压辊的设置使得输送网帘向下垂直输送,使得胶膜收到挤压。但是上述制备工艺胶膜在加压过程中,输送网帘的纹路在胶膜上挤压花纹不明显,尤其是在快速运转时,生产的封装胶膜表面平整度较差,压制花纹模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膜成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膜成型装置,其包括:输送网帘,其在上游段接收挤出的胶膜;驱动机构,带动输送网帘行进;挤压机构,设置在输送网帘的下游段对其上的胶膜进行挤压成型,其包括:非对称设置的位于输送网帘两侧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其中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所在的轴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夹角α的范围为20°~40°。

3、进一步,所述第二压辊的半径r2与第一压辊的半径r1的比值(r2/r1)≥1.0且≤1.6。

4、进一步,对于第二压辊的半径r2,60mm≤r2≤750mm。

5、进一步,所述第一压辊的轴心高度高于第二压辊的轴心高度且两轴心的高度差小于第二压辊的半径r2。

6、进一步,所述输送网帘的下游段进入挤压机构时呈一倾角设置,该倾角β的范围为1°~10°。

7、进一步,所述胶膜成型装置还包括:胶膜收卷机构;所述胶膜收卷机构适于收卷输送网帘上经挤压机构成型后的胶膜。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胶膜成型装置通过非对称设置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形成错位关系使得胶膜通过该错位关系在输送网帘上受到挤压,此种错位关系可以体现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在的轴心连线呈α角度设置,或者通过第一压辊使输送网帘进入挤压机构时呈一倾角β,使得输送网帘上的胶膜张紧后受到第二压辊足够的压力,胶膜在生产时不易滑动,进而使胶膜获得更高的平整度,降低了胶膜的收缩率,提高了胶膜品质。

9、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胶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胶膜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膜成型装置,本胶膜成型装置包括:输送网帘,其在上游段接收挤出的胶膜;驱动机构,带动输送网帘行进;挤压机构,设置在输送网帘的下游段对其上的胶膜进行挤压成型,其包括:非对称设置的位于输送网帘两侧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其中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所在的轴心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夹角α的范围为20°~40°,本胶膜成型装置通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相互挤压以使胶膜成型,为了提高挤压处输送网帘及其上胶膜的张力,将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在的轴心连线呈α角度设置,这种设计同时增加了胶膜与输送网帘之间的结合力,使胶膜的生产时不易滑动,从而提高产能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茹正伟,高凯,张岳兴,周乐,盛鹤祺,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7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