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模具制造产品中的涉及到斜顶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
背景技术:
1、在手机制造领域,由于手机模具结构复杂,在中框/电池盖中使用的斜顶很多,斜顶主要的作用是用来解决产品上的倒扣。如一套1出2的电池盖模具,有40多支斜顶,因斜顶特征各异。需要做拉斜顶治具来辅助加工,目前常用的做法是采用整体式拉斜顶治具。而整体式的拉斜顶治具加工量非常大,加工成本高,耗时长。且加工出来的拉斜顶治具只是对应的产品结构模具制造时使用,无法达到通用,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方案提出了一种通用型拉斜顶治具,设计单体式的拉斜顶治具,适用于不同模具的不同斜顶的使用,极大节约了治具加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包括:
3、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至少设有一个上端开口的插接槽位,插接槽位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通孔;
4、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勾部,所述第一勾部用于勾住斜顶的下端设置的第二勾部;
5、外螺纹部件,所述外螺纹部件进入第一连接通孔,外螺纹部件的下端抵挡于第一连接通孔孔口,外螺纹部件的上端与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连接,以驱动活动块在所述插接槽位内上下运行,带动斜顶的上端凸块勾紧模仁的同时,支撑支架抵接于模仁底部,实现拉紧斜顶。
6、优选地,所述插接槽位为在所述支撑支架上前后两侧壁为缺口的u形槽位。
7、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在所述u形槽位内上下活动,所述活动块的第一勾部的勾口朝向所述u形槽位的缺口。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侧壁与所述u形槽位的侧壁均为相平行的平面侧壁,所述u形槽位的内侧与活动块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间隙,该间隙不足以活动块在u形槽位内周向转动。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为内壁为光面通孔,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有第一内螺纹通孔,所述外螺纹部件插接入第一连接通孔后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通孔连接,持续顺时针旋拧外螺纹部件,实现带动支撑支架向上移动直至支撑支架抵接于模仁底部,进一步顺时针旋拧外螺纹部件,带动活动块向下移动直至拉紧斜顶。
10、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为第二内螺纹通孔,所述活动块底部设有一凹槽,凹槽内镶嵌一轴承,所述外螺纹部件旋入第二内螺纹通孔后,外螺纹部件的上端与所述轴承的内环紧配连接,所述外螺纹部件在第二内螺纹通孔内通过逆时针旋出,以驱动支撑支架向上移动,直至支撑支架抵接于模仁底部,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带动活动块向下移动直至拉紧斜顶。
11、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部件为内六角螺栓,或者六角头螺栓,或者带旋拧手柄螺栓。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单体式的拉斜顶治具,其通用于不同的应用到斜顶的模具,从而降低了再加工制造拉斜顶治具的成本,提高加工效率,缩短模具加工周期。另外,本方案的拉斜顶治具装夹简单、方便快捷,其对每一个独立的斜顶能够对应起到拉紧作用,增加了可靠性。
1.一种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位为在所述支撑支架(03)上前后两侧壁为缺口的u形槽位(0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在所述u形槽位(031)内上下活动,所述活动块(02)的第一勾部(021)的勾口朝向所述u形槽位(031)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02)的左右侧壁与所述u形槽位(031)的侧壁均为相平行的平面侧壁,所述u形槽位(031)的内侧与活动块(02)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间隙,该间隙不足以活动块(02)在u形槽位(031)内周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032)为内壁为光面通孔,所述活动块(02)的底部设有第一内螺纹通孔(022),所述外螺纹部件(04)插接入第一连接通孔(032)后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通孔(022)连接,持续顺时针旋拧外螺纹部件(04),实现带动支撑支架(03)向上移动直至支撑支架(03)抵接于模仁(10)底部,进一步顺时针旋拧外螺纹部件(04),带动活动块(02)向下移动直至拉紧斜顶(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032)为第二内螺纹通孔,所述活动块(02)底部设有一凹槽,凹槽内镶嵌一轴承,所述外螺纹部件(04)旋入第二内螺纹通孔后,外螺纹部件(04)的上端与所述轴承的内环紧配连接,所述外螺纹部件(04)在第二内螺纹通孔内通过逆时针旋出,以驱动支撑支架(03)向上移动,直至支撑支架(03)抵接于模仁(10)底部,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带动活动块(02)向下移动直至拉紧斜顶(0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型拉斜顶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部件(04)为内六角螺栓,或者六角头螺栓,或者带旋拧手柄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