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可通过漏磁信号的检测对金属构件的早期损伤和应力集中部位进行有效的检测。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如射线、涡流、磁粉、超声等,需要对被检测构件进行特殊的处理,步骤较繁琐。且传统无损检测方法对已经形成的宏观缺陷比较有效,对早期损伤和微观裂纹无法进行有效识别。相比于其它无损检测技术,金属磁记忆检测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无须对构件进行检测前的处理,因而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磁信号检测装置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对板状构件或带有板状零件的构件进行磁信号检测时,难以保证在移动探头的同时探头和待测点所在面始终保持垂直,且移动过程中进行检测时难以固定探头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解决在移动探头时探头和待测点所在平面保持垂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检测时在移动探头过程中探头位置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可伸缩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轨道,两个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构成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设置在待测构件上,第一轨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对应设置在待测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用于夹持待测构件,第二轨道上设置有探伤检测装置,探伤检测装置位于待测构件的上方,且能够沿第二轨道移动用于完成检测。

具体的,第一轨道包括固定节,固定节上套装有第一伸缩节,第一伸缩节上套装有第二伸缩节,第二轨道包括可伸缩部分和固定部分,可伸缩部分套装在固定部分内,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轨道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节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定子,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定子,第二连接定子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定子之间,通过连接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伸缩节和第二伸缩节均为u型结构,第一伸缩节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螺帽与第一伸缩节连接,第一滚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第二伸缩节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螺帽与第二伸缩节连接,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二转轴上。

具体的,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探伤检测平台,探伤检测平台的两侧设置有能够沿第二轨道移动的滑块,探伤检测平台上竖直设置有用于检测的笔试探头。

进一步的,探伤检测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笔试探头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

更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槽固定设置在探伤检测平台上,探伤检测平台一侧的滑块上设置有滑动推轴,滑动推轴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槽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滑块为t型结构,上部的水平段与第二轨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通过在可伸缩的第二轨道两端设置同样可伸缩的第一轨道,能够调节检测装置的大小,适应不同的待测构件,通过在第一轨道上设置的两个滚轮将待测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夹持住,通过上方可沿第二轨道移动的探伤检测装置实现对待测构件的检测,不但解决了手持扫描探头对板状构件或带有板状零件的构件进行磁信号检测时,在移动探头的同时探头和待测点所在面难以始终保持垂直的问题,还可在检测过程中保证探头的准确位置,并且能够通过滚轮轨道的伸缩调整提离值的大小,从而减少人为操作对试验结果所造成的误差,使试验数据更加可靠。

进一步的,可伸缩的第一轨道由固定节、第一伸缩节和第二伸缩节套装构成,结构简单,可伸缩调节范围可控,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铰接连接,连接可靠,便于拆卸。

进一步的,设置固定的第一限位槽和可移动的第二限位槽配合,能够适应不同要求的探头需要,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携带方便,易于使用,有效减少人为操作对试验结果可能造成的误差,使试验过程更为准确,试验数据更加可靠。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第一轨道示意图;

图6为第二轨道示意图;

图7为探伤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8为测量时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图;

图9为测量时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10为测量时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第一轨道;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二轨道;5.探伤检测装置;6.固定节;7.第一伸缩节;8.第二伸缩节;9.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螺帽;12.第一连接定子;13.连接转轴;14.第二连接定子;15.滑块;16.探伤检测平台;17.第一限位槽;18.第二限位槽;19.滑动推轴;20.推轴螺帽;21.笔试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有术语“中心”、“前”、“后”、“左”、“右”、“上”、“下”、“纵向”、“横向”、“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以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便于简化描述为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适用于板状构件或带有板状零件的构件,在无须自身配有轨道的情况下,依靠所带有的滚轮夹持在板状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并以构件作为轨道,能够保证探头在移动过程中和待测点保持垂直,从而进行准确的磁信号检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可伸缩的第一轨道1、可伸缩的第二轨道4和探伤检测装置5;探伤检测装置5设置在可伸缩的第二轨道4上,且能沿第二轨道4左右移动,第一轨道1包括两个,竖直对称设置在第二轨道4的两端并与第二轨道4铰接连接构成倒u型结构,两个第一轨道1的中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滚轮2,两个第一轨道1的底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滚轮3,通过调节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伸缩长度将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卡装在待检测构件上,通过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夹持在待检测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通过移动待测构件上方设置的探伤检测装置5完成对待测构件的金属磁记忆检测。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第一轨道1包括固定节6,固定节6上套装有第一伸缩节7,第一伸缩节7上套装有第二伸缩节8,固定节6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定子12,第二轨道4包括可伸缩部分和固定部分,可伸缩部分套装在固定部分内,第二轨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定子14,每个第二连接定子14对应设置在第一轨道1的两个第一连接定子12之间,通过连接转轴13活动连接。

第一伸缩节7和第二伸缩节8均为u型结构,第一滚轮2设置在第一伸缩节7的水平部,通过第一转轴9与第一伸缩节7连接,第一转轴9通过一个螺帽11与第一伸缩节7紧固连接;第二滚轮3设置在第二伸缩节8的水平部,通过第二转轴10与第二伸缩节8连接,第二转轴10通过另一个螺帽11与第二伸缩节8紧固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7,探伤检测装置5包括两个t型结构的滑块15,两个滑块15的水平段间隔设置在第二轨道4上,位于第二轨道4中间的滑动区,两个滑块15的竖直段之间水平设置有探伤检测平台16,探伤检测平台1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第一限位槽17与探伤检测平台16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槽18通过滑动推轴19与探伤检测平台16活动连接,滑动推轴19水平设置在探伤检测平台16上,一端贯穿一侧的滑块15,通过推轴螺帽20与对应的滑块15活动连接,通过旋转推轴螺帽20调节滑动推轴19的长度进而调节第二限位槽18的前进距离,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为半圆形结构,笔试探头21竖直设置在探伤检测平台16上,笔试探头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与探伤检测平台16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两个第一轨道1上设置的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夹持在待测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再调整第一轨道1上第二伸缩节8的长度,使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夹紧待测构件,同时调整第一轨道4的长度,令两个第一轨道1紧贴待测构件的边缘两侧,即保证两个第一轨道1与待测构件垂直。

调整第二伸缩节7的长度,不仅能控制提离值的大小,还可使第二轨道4与待测点所在平面保持平行,同时使笔试探头21和待测平面保持垂直。

固定探头时,将笔试探头21紧贴探伤检测平台16上的第一限位槽17,然后推动滑动推轴19,使滑动推轴19上固定探头的第二限位槽18贴紧笔试探头21,再转动滑块15上固定滑动推轴19的推轴螺帽20固定滑动推轴19,即令笔试探头21固定。

进行检测时,推动探伤检测装置5,使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在构件表面上滚动,同时探伤检测装置5在第二轨道4上滑动,即令笔试探头21对准待测点,从而准确地进行磁信号检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构造简单,便于携带,不但解决了对板状构件或带有板状零件的构件进行磁信号检测时,难以保证在移动探头的同时探头和待测点所在面始终保持垂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检测时移动探头过程中难以固定探头位置的问题,从而减少人为操作对试验结果可能造成的误差,使试验过程更为准确,试验数据更加可靠。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第二轨道(4),第二轨道(4)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轨道(1),两个第一轨道(1)与第二轨道(4)构成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设置在待测构件上,第一轨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轮(2),第一轨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3),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分别对应设置在待测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用于夹持待测构件,第二轨道(4)上设置有探伤检测装置(5),探伤检测装置(5)位于待测构件的上方,且能够沿第二轨道(4)移动用于完成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1)包括固定节(6),固定节(6)上套装有第一伸缩节(7),第一伸缩节(7)上套装有第二伸缩节(8),第二轨道(4)包括可伸缩部分和固定部分,可伸缩部分套装在固定部分内,第二轨道(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轨道(1)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节(6)的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定子(12),第二轨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连接定子(14),第二连接定子(1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定子(12)之间,通过连接转轴(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节(7)和第二伸缩节(8)均为u型结构,第一伸缩节(7)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的一端通过螺帽(11)与第一伸缩节(7)连接,第一滚轮(2)设置在第一转轴(9)上;第二伸缩节(8)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一端通过螺帽(11)与第二伸缩节(8)连接,第二滚轮(3)设置在第二转轴(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探伤检测装置(5)包括探伤检测平台(16),探伤检测平台(16)的两侧设置有能够沿第二轨道(4)移动的滑块(15),探伤检测平台(16)上竖直设置有用于检测的笔试探头(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探伤检测平台(1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笔试探头(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槽(17)固定设置在探伤检测平台(16)上,探伤检测平台(16)一侧的滑块(15)上设置有滑动推轴(19),滑动推轴(19)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槽(1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18)为半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15)为t型结构,上部的水平段与第二轨道(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金属磁记忆检测装置,包括可伸缩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轨道,两个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构成倒U型结构,倒U型结构设置在待测构件上,第一轨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滚轮,第一轨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对应设置在待测构件边缘的上下两侧用于夹持待测构件,第二轨道上设置有探伤检测装置,探伤检测装置位于待测构件的上方,且能够沿第二轨道移动用于完成检测。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携带方便,易于使用,有效减少人为操作对试验结果可能造成的误差,使试验过程更为准确,试验数据更加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苏三庆;邓瑞泽;王威;胡敬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