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无损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在石油、天然气等许多领域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传输方式。但是管道多在环境敏感恶劣区域,运输距离长。在复杂的作用场景下,管道的失效因素复杂多样,容易发生突发性事故。管道内无损检测技术是维护管道安全,进行早期损伤检测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相应的检测手段相对落后,方法单一,无法提前有效预知管道内部破坏情况,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于管道早期缺陷进行有效的检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利用铁磁材料自身磁信息的变化和损伤部位的对应关系对构件进行缺陷的检测评估。金属磁记忆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不用对构件进行检测前的处理,特别是能够对早期损伤和隐性损伤以及损伤程度进行估,对隐患部位进行有效预判,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免事故的发生。

磁记忆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在机械、容器、再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实现自行走、可变径、全截面扫描、与其它技术领域相结合的长距离管道内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自行走、可变径及全截面扫描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包括中心筒体及若干伸缩杆,其中,各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于中心筒体的侧面,各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磁记忆检测小车,其中,磁记忆检测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底部的行走轮、摄像头、磁记忆探头、用于带动小车本体前行的驱动轮、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系统、用于检测小车本体行程的行程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小车本体的底部与待测管道内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小车本体的顶部与伸缩杆相连接;

各伸缩杆分为若干组,其中,各组伸缩杆沿中心筒体的轴向依次分布,且同一组中的各伸缩杆沿周向依次分布,不同组中的各伸缩杆错开分布;

控制系统与距离传感器、伸缩杆、驱动系统、摄像头及磁记忆探头相连接。

小车本体的底部为曲面结构。

小车本体与伸缩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

中心筒体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电源通过电源线与电动机相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相连接。

控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卡及数据线与伸缩杆、驱动系统、摄像头及磁记忆探头相连接,控制系统连接有存储设备。

小车本体底部设置有照明装置。

各小车本体上的磁记忆探头数目均为五颗。

小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对应一颗磁记忆探头,其中,各磁记忆探头的一端螺纹套接于对应的孔洞内,各磁记忆探头的另一端伸出到对应的孔洞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在具体操作时,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杆进行伸缩,使得行车轮及驱动轮与管道内壁相接触,以适应不同半径的管道,另外,通过驱动系统驱动驱动轮转动,从而驱动本实用新型沿管道的轴向进行移动,同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及磁记忆探头对管道内壁进行数据的检测及采集,各伸缩杆分为若干组,其中,各组伸缩杆沿中心筒体的轴向依次分布,且同一组中的各伸缩杆沿周向依次分布,不同组中的各伸缩杆错开分布,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自行走、可变径及全截面扫描的特点,以满足检测的要求。

进一步,小车本体与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保证行走的稳定性与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磁记忆检测小车1与控制系统6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磁记忆检测小车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磁记忆检测小车、2为伸缩杆、3为弹簧、4为刻度线、5为中心筒体、6为控制系统、7为数据线、8为行走轮、9为驱动轮、10为电动机、11为磁记忆探头、12为摄像头、13为行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包括中心筒体5及若干伸缩杆2,其中,各伸缩杆2的一端均固定于中心筒体5的侧面,各伸缩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磁记忆检测小车1,其中,磁记忆检测小车1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底部的行走轮8、摄像头12、磁记忆探头11、用于带动小车本体前行的驱动轮9、用于驱动驱动轮9转动的驱动系统、用于检测小车本体行程的行程传感器13以及用于检测小车本体的底部与待测管道内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小车本体的顶部与伸缩杆2相连接;各伸缩杆2分为若干组,其中,各组伸缩杆2沿中心筒体5的轴向依次分布,且同一组中的各伸缩杆2沿周向依次分布,不同组中的各伸缩杆2错开分布;控制系统6与距离传感器、伸缩杆2、驱动系统、摄像头12及磁记忆探头11相连接,其中,小车本体的底部为曲面结构;小车本体与伸缩杆2之间通过弹簧3相连接。

中心筒体5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10,电源通过电源线与电动机10相连接,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驱动轮9相连接;控制系统6通过数据采集卡及数据线7与伸缩杆2、驱动系统、摄像头12及磁记忆探头11相连接,控制系统6连接有存储设备。

小车本体底部设置有照明装置;各小车本体上的磁记忆探头11数目均为五颗。

小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对应一颗磁记忆探头11,其中,各磁记忆探头11的一端螺纹套接于对应的孔洞内,各磁记忆探头11的另一端伸出到对应的孔洞外。

伸缩杆2上设置有用于测量伸缩杆2的伸缩量的刻度线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中心筒体5放置于待检测管道内,控制系统6控制各伸缩杆2伸长,同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小车本体的底部与管道内壁之间的距离,直至各小车本体上的驱动轮9及行走轮8与管道内壁相接触,控制系统6开启电动机10工作,电动机10带动驱动轮9转动,驱动轮9带动小车本体、伸缩杆2及中心筒体5在管道内行进,其中,在行进过程中,通过摄像头12实时检测管道内壁的图像信息,然后将检测到的图像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6中,通过各磁记忆探头11对管道内壁进行无损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6,同时通过行程传感器13实时检测小车本体的行走距离,以实现损伤位置的确定,然后通过控制系统6显示管道内壁的图像信息以及管道内壁的无损检测结果,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全方位的发现管道早期的损伤,且能够检测不同半径的管道,适应性较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筒体(5)及若干伸缩杆(2),其中,各伸缩杆(2)的一端均固定于中心筒体(5)的侧面,各伸缩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磁记忆检测小车(1),其中,磁记忆检测小车(1)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底部的行走轮(8)、摄像头(12)、磁记忆探头(11)、用于带动小车本体前行的驱动轮(9)、用于驱动驱动轮(9)转动的驱动系统、用于检测小车本体行程的行程传感器(13)以及用于检测小车本体的底部与待测管道内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小车本体的顶部与伸缩杆(2)相连接;

各伸缩杆(2)分为若干组,其中,各组伸缩杆(2)沿中心筒体(5)的轴向依次分布,且同一组中的各伸缩杆(2)沿周向依次分布,不同组中的各伸缩杆(2)错开分布;

控制系统(6)与距离传感器、伸缩杆(2)、驱动系统、摄像头(12)及磁记忆探头(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小车本体的底部为曲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小车本体与伸缩杆(2)之间通过弹簧(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筒体(5)内设置有电源,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10),电源通过电源线与电动机(10)相连接,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与驱动轮(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6)通过数据采集卡及数据线(7)与伸缩杆(2)、驱动系统、摄像头(12)及磁记忆探头(11)相连接,控制系统(6)连接有存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小车本体底部设置有照明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小车本体上的磁记忆探头(11)数目均为五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小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对应一颗磁记忆探头(11),其中,各磁记忆探头(11)的一端螺纹套接于对应的孔洞内,各磁记忆探头(11)的另一端伸出到对应的孔洞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径管道内无损检测装置,各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于中心筒体的侧面,各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磁记忆检测小车,其中,磁记忆检测小车包括小车本体以及设置于小车本体底部的行走轮、摄像头、磁记忆探头、用于带动小车本体前行的驱动轮、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系统、用于检测小车本体行程的行程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小车本体的底部与待测管道内壁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小车本体的顶部与伸缩杆相连接;控制系统与距离传感器、伸缩杆、驱动系统、摄像头及磁记忆探头相连接,该装置具有自行走、可变径及全截面扫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苏三庆;秦彦龙;王威;刘馨为;邓瑞泽;左付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