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磁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漏磁检测是当前较为成熟且工业应用最广泛的管道内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能检测出管道内外壁的腐蚀、机械损伤等金属损失缺陷,对被检测管道清洁度要求低,可用于输油管道或输气管道。通过漏磁检测,可以对缺陷进行识别、定位和量化统计,是指导管道合理维修、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通常使用漏磁检测器作为漏磁检测的检测工具,由于漏磁检测器自身无法提供动力,在漏磁检测过程中依靠管道内输送流体产生的压力差驱动漏磁检测器在管道内运动,来检测管道壁上的各种缺陷。但是目前该检测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当漏磁检测器与管道内壁的密封失效时,容易造成漏磁检测器卡在所述管道内无法移动;

2)在经过管道的弯头时,由于漏磁检测器的长度过长容易导致漏磁检测器卡在所述弯头处;

在以往的管道漏磁检测工作中,曾多次出现漏磁检测器卡管事件,导致无法实现有效检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漏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漏磁检测器能顺利通过管道。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能有效检测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装置,能够在漏磁检测器投入实际检测前对所述漏磁检测器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能够检测漏磁检测器的通过能力的强弱,辅助漏磁检测器的开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流体供给单元、发球筒、收球筒及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所述收球筒连通,所述流体供给单元与所述发球筒连通以为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一漏磁检测器从所述发球筒进入所述管道,并在所述流体的辅助下通过所述管道并进入所述收球筒中。

进一步,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收球筒焊接。

进一步,所述发球筒上设置有一进料口,所述收球筒上设置有一出料口,所述流体供给单元连通所述进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所述流体供给单元连通所述出料口以将所述流体回收。

进一步,所述收球筒上还设置有一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管道内的空气。

进一步,所述流体为水。

进一步,所述流体供给单元包括水箱及输送泵,所述水箱用于存储水,所述输送泵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水箱,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进料口连接以将所述水箱里的水输送至所述发球筒。

进一步,所述管道包括若干弯头及若干直管,相邻两根所述直管通过一个所述弯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管道的平面图案为u形、z型或s型。

进一步,所述发球筒上还设置有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内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发球筒及收球筒上均设置有快开盲板,所述漏磁检测器通过所述快开盲板进入或移出所述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中,包括流体供给单元、发球筒、收球筒及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所述收球筒连通,所述流体供给单元与所述发球筒连通以为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一漏磁检测器从所述发球筒进入所述管道,并在所述流体的辅助下通过所述管道并进入所述收球筒中。利用流体使得漏磁检测器前后两端产生压力差,从而驱动漏磁检测器在管道中移动,能够在漏磁检测器投入实际检测前有效检测漏磁检测器是否会存在卡管的现象,测试出漏磁检测器的通过能力的强弱,避免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辅助漏磁检测器的开发,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发球筒;20-收球筒;30-管道;40-漏磁检测器;50-水箱;60-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流体供给单元、发球筒10、收球筒20及管道30,所述管道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10及所述收球筒20连通,所述流体供给单元与所述发球筒10连通以为所述发球筒10提供流体,一漏磁检测器40从所述发球筒10进入所述管道30,并在所述流体的辅助下通过所述管道30并进入所述收球筒20中。通过流体供给单元提供流体漏磁检测器40前后两端产生压力差,进而驱动所述漏磁检测器40在管道30中运动,检测漏磁检测器40是否会存在卡管的现象,从而测试出漏磁检测器40在管道30内的通过能力,辅助漏磁检测器40的开发。若漏磁检测器40在移动过程中卡在管道30中,可进一步检测漏磁检测器40零部件的密封性,例如漏磁检测器40前端的动力皮碗尺寸是否合适,或者动力皮碗是否已经破损,以及漏磁检测器40是否过长,从而能够在漏磁检测器40投入实际检测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漏磁检测器40在实际检测时卡管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所述管道30的长度可以根据放置空间的大小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30的长度介于10m~50m之间。

所述管道30与所述发球筒10及收球筒20的两端焊接,由于漏磁检测器40通过所述发球筒10进入管道30及通过所述收球筒20移出管道30,考虑到漏磁检测器40的质量较大,为避免漏磁检测器40掉落,通过焊接将所述发球筒10及收球筒20与所述管道30的两端固定。并且,由于所述发球筒10及收球筒20与所述管道30为气密性连通,可绕所述发球筒10及收球筒20与管道30对接的端口进行环焊,避免密封性差影响漏磁检测器40前后两端的压差,导致漏磁检测器40卡在管道30内,影响检测结果。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发球筒10上设置有一进料口,所述收球筒20上设置有一出料口,所述流体供给单元连通所述进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发球筒10提供流体,所述流体供给单元连通所述出料口以将所述流体回收。需要测试时,所述流体供给单元通过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发球筒10提供流体,驱动所述漏磁检测器40在管道内移动,待漏磁检测器40进入收球筒20后,通过出料口将流体输送回所述流体供给单元,实现流体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可以设置在发球筒10的顶部或者侧壁上,以便于流体的进入,所述出料口可以设置于所述收球筒20的底部,以便于流体的回收。

进一步,所述收球筒20上设置有一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管道内的空气。在检测开始后,通过所述流体供给单元往发球筒10注入流体,同时打开所述排气口以排出管道内的空气,使漏磁检测器40前后产生压力差,避免由于空气压缩导致漏磁检测器40无法移动,影响测试结果。所述排气口可以设置在所述收球筒20的顶部或者其他位置,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不同即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实际检测时,一般是漏磁检测器40前端的动力皮碗的外沿与管道30内壁弹性密封,利用管内流体使得漏磁检测器40前后两端产生压力差以推动漏磁检测器40沿管道30运行,所述流体例如是石油或者天然气,但是在测试时,为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以及考虑到成本等因素,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为水,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使得实验安全性高,并且整个检测装置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当然,其它能使漏磁检测器40移动的流体也可以,本发明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请继续参照图1,所述流体供给单元包括水箱50及输送泵60,所述水箱50用于存储水,所述输送泵60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水箱50,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出料口连接以将所述水箱50里的水输送至所述发球筒10。通过输送泵60控制水的流量,从而能够控制管道30内的压力。具体的,所述发球筒10上还设置有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30内的压力,若管道30内压力过大,则漏磁检测器40的移动速度过快,容易对漏磁检测器40造成损伤,此时应该减小水的流量;若管道30内压力过小,则漏磁检测器40的移动速度过慢,甚至不再移动,容易对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造成影响,此时应该增大水的流量。

所述管道30包括若干弯头及若干直管,相邻两根所述直管通过一个所述弯头连接,实际检测时,出现拐弯的地方往往容易造成漏磁检测器40卡在管道30内,这是由于拐弯时漏磁检测器40的动力皮碗等与管道30内壁接触的部位的密封性容易受到影响,例如动力皮碗的弹性不够使得流体进入漏磁检测器40内,或者漏磁检测器40过长在拐弯时漏磁检测器40的两端容易顶住管道30的内壁,导致漏磁检测器40无法移动。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检测时管道30的工况,通过设置若干直管和弯头来实现管道30的拐弯,提高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精度。所述直管的材质例如是钢材,所述弯头为90°长半径弯头,所述直管与弯头可通过法兰进行气密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管道30的平面图案为u形、z形或者s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30的平面图案为u形,可以理解为,所述管道30在平面上的投影图案为u形,因为u形管道30既能够模拟出实际检测时管道30的工况,同时占用的空间也较小。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平面形状,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所述发球筒10及收球筒20上均设置有快开盲板,所述漏磁检测器40通过所述快开盲板进入或移出所述管道30,所述快开盲板是一种用于实现管道30的快速开启或关闭的机械装置,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漏磁检测器40将要进入管道30内进行检测时,所述发球筒10上的快开盲板打开,待漏磁检测器40进入发球筒10后快速关上,待漏磁检测器40检测结束后,通过排水口将水送回水箱,所述收球筒20上的快开盲板打开,快速取出漏磁检测器40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流体供给单元、发球筒、收球筒及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所述收球筒连通,所述流体供给单元与所述发球筒连通以为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一漏磁检测器从所述发球筒进入所述管道,并在所述流体的辅助下通过所述管道并进入所述收球筒中,利用水作为驱动漏磁检测器移动的流体,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的安全性,同时在收球筒上设置排料口连接流体供给单元,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能够在漏磁检测器投入实际检测前有效检测漏磁检测器是否会存在卡管的现象,测试出漏磁检测器的通过能力的强弱,避免人力及物力的巨大浪费,辅助漏磁检测器的开发。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供给单元、发球筒、收球筒及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所述收球筒连通,所述流体供给单元与所述发球筒连通以为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一漏磁检测器从所述发球筒进入所述管道,并在所述流体的辅助下通过所述管道并进入所述收球筒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收球筒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所述发球筒上设置有一进料口,所述收球筒上设置有一出料口,所述流体供给单元连通所述进料口以通过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所述流体供给单元还连通所述出料口以将所述流体回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球筒上还设置有一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所述管道内的空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供给单元包括水箱及输送泵,所述水箱用于存储水,所述输送泵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水箱,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进料口连接以将所述水箱里的水输送至所述发球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若干弯头及若干直管,相邻两根所述直管通过一个所述弯头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平面图案为u形、z型或s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筒上还设置有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管道内的压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球筒及收球筒上均设置有快开盲板,所述漏磁检测器通过所述快开盲板进入或移出所述管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流体供给单元、发球筒、收球筒及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球筒及所述收球筒连通,所述流体供给单元与所述发球筒连通以为所述发球筒提供流体,一漏磁检测器从所述发球筒进入所述管道,并在所述流体的辅助下通过所述管道并进入所述收球筒中。利用流体使得漏磁检测器前后两端产生压力差,从而驱动漏磁检测器在管道中移动,能够在漏磁检测器投入实际检测前有效检测漏磁检测器是否会存在卡管的现象,测试出漏磁检测器的通过能力的强弱,辅助漏磁检测器的开发,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锋;胡胜生;浦哲;任彬;侯少星;左延田;陈德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2841.html

最新回复(0)